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几个总选)。欢迎阅读,也希望你能喜欢。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活动过程: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7、剪贴花: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活动反思:在这堂课上幼儿是被理解、尊重、接纳。是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小小的自主发展。在这堂课上教师是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参考资料,少熬夜!是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师幼配合很好,教师能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2活动目标:1、能按形状给物体进行分类。2、会用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圆形、正方形。3、乐于讲述自己的发现给小朋友听。活动准备:1、饼干(圆形、正方形的小包装),食品盘子一个。2、几何图形片若干,小盘子若干(每个盘子里有6—7个几何图形片),碗宝宝(嘴巴分别是圆形和正方形的)若干。3、活动前组织幼儿将手洗净。活动过程:一、碗宝宝来作客,幼儿观察碗宝宝嘴巴的形状。1、用布遮住碗宝宝,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猜猜看,这里面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幼儿自由猜),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呀?哦,是两个可爱的碗宝宝,那小朋友看看这两个碗宝宝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碗宝宝,发现碗宝宝嘴巴的形状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二、碗宝宝吃“饼干”,按形状分图形片。1、观察“饼干”。教师出示图形片:碗宝宝肚子饿了,它们想吃东西了,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饼干”,看看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幼儿观察、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2、喂碗宝宝吃“饼干”。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喂碗宝宝吃东西吧!这个碗宝宝应该吃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幼儿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相同形状的“饼干”。幼儿边喂边说:碗宝宝,给你吃“XX饼干”。3、幼儿操作:喂碗宝宝吃“饼干”。要求:根据碗宝宝的嘴巴形状,喂其吃相同形状的“饼干”。三、幼儿吃饼干。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请每个小朋友拿一袋饼干,看看你拿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圆形的,还有正方形的。3、幼儿吃饼干。教师:吃的时候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句话:我吃的是XX饼干。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3活动目标: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活动准备: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2、出示图片(1)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2)“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4教学目标: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参考资料,少熬夜!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教学准备: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教学过程: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参考资料,少熬夜!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教学反思: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幼儿分辨高和矮的区别,和‘大小”也有相似之处,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础,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不是太广,再次实施起来就有些经验了。可万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儿所表露出来的现象却是比较笼统、模糊的。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5一、活动目的: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助人为乐的情感。3、感知圆形、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活动准备:圆形、正方形妈妈“哭”和“笑”的图片各一张;正方形圆形宝宝小卡片若干;圆形正方形小盆、饼干、盘子、椅子等;情境创设:图形宝宝的家。三、活动过程:1、幼儿入座老师带小朋友学小鸟飞进入活动室。忽然听到哭声,大家找一找。原来是图形妈妈在哭(出示图片圆形妈妈和正方形妈妈在哭)原来是他们的图形宝宝不见了。2、游戏:帮图形妈妈找宝宝小朋友们认识她们的宝宝吗?小结:圆形宝宝长得像妈妈,它的边是光滑的,没有角的。正方形宝宝长得像妈妈,它有四条相等的边,四个相同的角。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一找,看看它们藏在哪里。找到以后,排好队把它们送回到妈妈那里(相应的贴有图形大图形的小盆里)。然后,回到座位上。3、图形妈妈请客小朋友们帮图形妈妈找到了宝宝,图形妈妈高兴的笑了。(出示图片圆形妈妈和正方形妈妈笑了)图形妈妈要请小朋友去它们家里做客。老师带小朋友去,大家一定要有礼貌。带有而进入圆形家里,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家里什么是圆形的。钟表、桌子、小凳子、盘子、饼干等。带有而进入正方形的家里,引导幼儿观察正方形的家里什么是正方形的。桌子、椅子、手帕、盘子、饼干等。参考资料,少熬夜!请小朋友吃饼干,拿到饼干后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你的饼干是正方形还是圆形。4、延伸活动分组制作小饼干。(幼儿用图形模具泥塑各种几何图形)活动反思小班数学教育中的认识平面几何图形是的难点。并且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来达到教学目标,以故事情节贯穿活动始终,并创设情境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用图形妈妈的哭声吸引了幼儿,使幼儿有种帮助图形妈妈的渴望。从而去认真观察图形妈妈的特征;其次,通过送图形宝宝回家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通过游戏“到图形妈妈家做客”使幼儿在情境中兴味盎然地感受生活中的图形,幼儿在对各种几何图形的食品品尝的同时,又进一步认识了图形,能辨别各种图形的外形特征,正确说出其名称,让幼儿在品尝中学到知识,而又不觉得枯燥乏味。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的延伸活动又让幼儿感受到了操作、创作的乐趣。本次活动是根据本班幼儿具体情况来设计的,所以教学效果达到。但是,通过反思我认为在师幼协调互动方面还有所欠缺。
本文标题:小班第一学期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0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