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徐绍史在X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1-以十八大精神统领国土资源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徐绍史(2013年1月11日)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总结2012年和回顾5年来的国土资源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推动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下面,我代表部党组讲四点意见。一、2012年工作和过去5年的基本总结2012年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全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打造服务大局的“六个平台”,亮点纷呈,成效突出。——保障发展作出新贡献。全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稳中有增,存量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量加大,土地出让合同价款2.69万亿元,新出让探矿权1006个、采矿权1768个,矿产品产量近100亿吨,支撑了经济平稳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取得新进展。落实“十二五”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中央财政拨付资金273亿元,启动-2-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完成了1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全国新增耕地700万亩。——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达360亿元(社会投入260亿元)。新增大中型矿产地近200处。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超过17亿吨,天然气7000亿立方米。鄂尔多斯大营铀矿实现历史性突破,鞍本、攀西地区铁矿、新疆坡北镍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内蒙古曹四岆钼矿、青海夏日哈木镍矿取得重大发现。——节约集约再上新台阶。建立节约集约用地8项制度。国家级开发区用地集约水平明显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形成新成果。节约集约模范市、县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成功举办节约集约论坛。——管理秩序呈现新局面。在54个城市开展例行督察,完成全国耕地占补平衡专项督察,开展省级政府2011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情况检查。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和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1.7%、37.3%。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8.1%。——服务民生再上新水平。严格规范征地管理,推动征地方式从单一货币安置向住房、社保、就业、留地、留物业等多元化保障方式转变。7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单列、应保尽保。成功预报地质灾害3532起,避免人员伤亡39964人、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总结定点扶贫经验,出台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乌蒙山片区、赣南苏区等地的扶贫-3-力度。——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开展“联创齐争”、“三进四同两送一改”活动,构建开放式党建工作新格局,树立国土资源系统良好社会形象。全系统受处理违纪违法人员同比下降12%,受理的信访举报案件数量下降30%。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行风评议名次上升的占83%。总结2012年,我们信心倍增,回顾过去5年,我们更加自豪。5年来,我们依法履职,改革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管理的新要求,探索出一条破解“两难”问题的新道路,保障了发展,保护了资源,服务了民生,维护了秩序,支撑了生态。这5年,是开创新局面的5年,是实现新跨越的5年。——创新“1+8”组合政策,统筹保障与保护关系,提高服务大局的水平。5年来,我们立足发展大局需要,科学分析资源国情和所处发展阶段,加大统筹保障与保护的力度,坚持控总量、扩增量、挤存量、放流量、提质量,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与地方共同探索形成了“1+8”组合政策:1是“增量计划”,8分别是“农村土地整治、增减挂钩试点、低丘缓坡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闲置土地处置、科学围填海造地和未利用地开发”。组合政策的实施,有力保障了合理用地需求,有效保护了耕地红线,促进了节约集约利用,支撑了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和生态文明建设。2008年至2011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560万亩,同期补充耕地1630.5万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4-面积下降了30%。截至2012年底,全国10个土地整治示范省和9个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新增耕地516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280万亩。2011年底,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创新地质找矿机制,推进找矿突破,努力提高矿产资源保障水平。5年来,我们立足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探索找矿突破路径。在大调查摸清家底基础上,部署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规范标准三个层面梳理总结、统一认识,结合地方探索实践,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形成了“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新机制,并根据国家小康社会发展阶段部署,提出“358”(三年重大进展、五年重大突破、八到十年重塑勘查开发格局)的目标,推动形成国家层面的找矿突破战略。实践表明,新机制有效促进了大突破。2008-2012固体矿产勘查投入累计1500亿元(社会投入超过1000亿元),较前五年增长近4倍,钻探工作量超过10000万米,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200多处。2008年至2011年,全国油气勘探投入2531亿元,新增石油地质储量50.1亿吨、天然气2.6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储量3080亿吨,部分大宗矿产储量增长大于消耗,供需矛盾得到缓解,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执法督察体系,提高监管效能,促进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5年来,我们立足建立良好稳定的国土资源管理-5-秩序,积极探索国土资源监管的规律和特点,形成了“全国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察、社会监督”为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探的立体监管网络。土地矿产卫片执法2009年起覆盖全国,国土资源审批、征转、供应、开发利用、抵押融资的全过程管制实行督察和监管,形成了审核督察、例行督察、专项督察为核心的土地督察业务体系。通过努力,建立了全国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构建计算机网络综合监管平台,开通部、省、市、县四级联网的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坚持每季度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一批重大案件,实行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集中约谈、进行问责,有力遏制违法势头。与前5年比,全国发现违法用地宗数、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3.6%、43.2%(55.6%),立案查处矿产资源领域违法案件的宗数下降50.6%。——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力维护人民群众权益。5年来,我们立足和谐国土建设,坚持保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专业优势,创新社会管理管理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坚持“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多元安置保障”,全力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2008年至2011年,征地补偿标准提高30%以上,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农民补助等支出3.5万亿元,2500多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5年成功避让地质灾害-6-560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20多万人,支援旱区应急找水打井4745眼,解决了7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房地产用地供应保持在较高水平,年均达到195万亩,促进了土地市场平稳发展。全国105个城市居住地价平均水平同比增幅由2010年的11%下降到2011年的6.4%、再下降到2012年的2.3%。——创新工作手段,夯实业务基础,不断增强事业发展后劲。5年来,我们立足事业持续发展需要,坚持打基础、立长远。加快资源调查评价,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实现了全覆盖,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现状调查、矿业权核查奠定了矿政管理的基础。加快信息化建设,初步建立了覆盖土地“批、供、用、补、查”以及矿业权和地质灾害等信息的计算机网络综合监管平台。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率均达到80%以上,宗地统一代码取得积极进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资源卫星发射强化了监管服务能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创新党建工作格局,促进党建科学化,提升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5年来,我们立足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重廉洁的队伍,大力构建开放式党建新格局,提升素质,强化能力。狠抓队伍建设提升战斗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创齐争”活动,-7-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协调能力均有明显提升,涌现出浙江地质七队、韦寿增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狠抓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促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主动谋划意识、工作协调能力、贯彻落实能力不断提高。狠抓廉政建设提升公信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源头防腐,扭转了腐败易发多发的势头。受到政纪党纪和刑事处分的人数同比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别上升16.9%、13.7%和1.5%,2011年同比下降了44%,2012又下降了12%,受到政纪党纪和刑事处分人数,占整个系统人数的比例仅0.088%。过去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土资源工作支撑了年均近10%的GDP增长和年均超过20%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障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维护了民众权益,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付出的辛勤劳动,向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界的朋友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5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有效应对“双重”压力,破解“两难”问题,全力服务发展大局,推动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同时,不断深化对国土资源工作规律性认识,为指导今后工作积累了新经验。第一、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是国土资源事业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内在源泉。过去5年,国土资-8-源工作面临的困难之多、压力之大、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我们本着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力戒由于精神懈怠给事业发展造成影响、埋下隐患,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化解压力,促进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主动担当,推动重大问题的解决,在关键时刻果断出台特殊支持政策,在服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坚决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应对各种大事、难事、急事时更加从容。这种精神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促进事业发展不断实现跨越的源动力。第二、理清工作思路、搞好工作布局,始终把握服务大局的方位,是国土资源事业不断实现新跨越的行动指南。十七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工作局面和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我们没有零敲碎打,而是注重把握住方向、准确地定位,理清工作思路、科学谋划布局,形成以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以顶层设计和基础工作为支撑的总体工作布局。在总体布局的指导下,我们谋划了服务大局的“双保工程”、“找矿突破战略”、“集约集约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纲要”、“国土规划”等一系列大事,这些重大举措不仅推高了国土资源工作,而且还强化了国土资源服务大局的历史方位,反过来又为完善工作总体布局提供实践基础,使总体布局成为国土资源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行动指南。第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加快制度供给,是国-9-土资源事业不断实现新跨越的核心动力。五年来,国土资源管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有的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障碍,退不得、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一方面,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推动职能转变,防止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固化和僵化,更加注重服务监管,更加注重制度设计,更加注重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解决不想改革、不敢改革、不会改革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工作上形成超前谋划——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政策储备——总结提升——制度供给的链条,防止制度的老化和碎片化,不仅使新机制这条主线由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一系列可以落地的政策措施,而且形成了“勇于革思想命、勇于削手中权、勇于去部门利”的生动局面,也使我们经受住了改革的考验。持续不断的制度供给,释放了改革红利,破除了前进中障碍,成为事业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第四、加大协同力
本文标题:徐绍史在X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1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