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第6章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条约
第六章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条约学时:4重点:国际条约本章主要内容一、国际会议与外交二、国际组织及其活动程序三、联合国组织四、国际条约一、国际会议与外交国际会议的概念国际会议的类别国际会议的历史发展国际会议的筹备与发起国际会议的程序规则会议外交国际会议的概念界定:指三个以上国家代表为讨论和解决利害相关问题,并且制定相应措施而举行的会晤。名称:大会(公会)、会议会议外交:是指把国际会议作为外交交涉的一种手段,使一个国家通过参加国际会议,达到本国外交政策的目的国际会议的类别1、政府间、非政府间2、世界性、区域性3、同盟、中立、不结盟国家4、首脑、外长、大使、专家5、和平、政治、经济、外交、综合性6、“预备”、“讨论”、“协商”、“和平”7、专设、例行国际会议的历史发展战后国际会议和议会外交发展的特点:1、数量增加、范围扩大2、名称众多3、程序规则日益详细和复杂国际会议的筹备与发起筹备:妥善周密发起:1、发起国可能是一国或者多国或者国际组织2、途径:外交途径3、召开时间与地点的选择4、目的:讨论与解决特定的国际问题国际会议的程序规则(一)议事程序规则(二)国际会议的开幕(三)国际会议的代表(四)国际会议的主席(五)国际会议的议程(六)国际会议的组织形式(七)国际会议的位次国际会议的程序规则(八)国际会议的记录(九)国际会议的语言(十)国际会议的表决程序(十一)国际会议的选举(十二)国际会议是否公开举行(十三)国际会议的最后文件(十四)国际会议消息的发布会议外交目标:走廊外交集团外交二、国际组织及其活动程序——自习国际组织的概念国际组织的类别国际组织的起源国际组织的结构当代国际组织的特点国际联盟国际组织的概念界定:指多个国家之间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国际法上的共同同意并签署国际条约而组成的国际团体。别名:国际机构、国际团体含义:由广义、狭义之分简要区分:与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的概念国际组织的机制与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一,参加者:主要是国家第二,前提:经主权国家同意并签署国际协议第三,遵循原则:主权平等国际组织的类别1、按活动目的:普遍、专门2、按成员性质:政府、非政府3、按地理区域限定与否:世界、区域国际组织的起源自习!国际组织的结构结构:复合式的有机结构形态结构组成: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当代国际组织的特点(一)数量空前增加,成员国更加普遍(二)种类繁多(三)第三世界的崛起国际联盟建立时间、地位宗旨会员国类别:创始国、被邀请国、加入国退出国联的条件:1、2主要机构: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历史意义:三、联合国组织联合国组织及其主要机构联合国常驻代表团联合国程序中的主要问题及应付策略联合国面临的特殊问题国际组织在现代外交上的重要地位联合国主页中文版:联合国组织及其主要机构成立时间:宗旨:四项原则:七原则联合国是观测当代国际风云变幻的晴雨表联合国组织及其主要机构主要机构:1、大会2、安理会3、经社理事会4、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以及秘书处联合国常驻代表团职能:地点:纽约总部、日内瓦、维也纳办事处其他:联合国程序中的主要问题及应付策略议程:会员国、秘书长、联大总务委员会决议:1、组成:序言+正文2、对决议的态度3、制定过程:18点投票方式的演变类别:1、点名并且记录的投票2、秘密投票原则:2/3,简单多数,大国一致原则发言发言障碍:影响发言效果的诸多方面p229选举程序:原则联合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专题一:联合国安理会改革透析一、中国在安理会中的特殊地位二、相互竞争的改革方案与中国的立场三、构想一个有利于安理会发展的中国方案四、在联合国框架内发挥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一、中国在安理会中的特殊地位第一,中国是一个大国第二,中国是常任理事国第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第四,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中国是安理会中具有多重代表性的一员第一,中国地域、民族、文化和宗教界具有多样性第二,中国是安理会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中国将进一步融入世界(二)中国是安理会中影响力最受限制的一员第一,中国兼有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征第二,中国硬实力与软实力不如发达国家第三,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仍为西方国家所不容第四,中国还受到许多国内因素的制约,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人权问题等。(三)中国是自身作用与安理会作用密切相关的一员理事国地位与实际国际地位和能力的对比美国、英法、俄中结论:中国在安理会中地位的代表性大于实际作用和影响力国外学者的“误读”王逸舟的认识二、相互竞争的改革方案与中国的立场联合国宪章对“安理会”所作的规定组成:常任、非常任安理会与非安理会成员国的关系(一)安理会改革涉及的主要问题1979年联大将安理会改革问题列入议程1993年建立一个专门负责安理会扩大及相关改革事宜的工作小组(一)安理会改革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一,安理会扩大问题1、代表性不广泛、代表分配不均衡2、三种方案:三种方案第一种:充分扩大安理会的代表性,如24、25、26国方案。日、德第二种:暂时扩大非常任理事国保持原有常任理事国不变。意、巴、韩、马第三种:准安理会成员、常务安理会成员(一)安理会改革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一,安理会扩大问题1、代表性不广泛、代表分配不均衡2、三种方案:3、有关新增安理会成员资格3、有关新增安理会成员资格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对联合国的贡献(一)安理会改革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二,否决权问题1、支持保留否决权。有三类国家即:现任,预期进入,强调联合国力量和效率2、坚持取消否决权。如伊朗、古巴3、限制否决权:限制使用否决权范围、双重否决或者三重否决(一)安理会改革涉及的主要问题第三,工作方式与决策过程民主化问题(二)来自不同类型国家的改革方案1、5常任理事国的基本态度。基本观点:强调安理会的作用和地位,维护安理会的权威和效率,强调否决权的合理性,在扩大常任理事国数目和否决权方面态度慎重。(二)来自不同类型国家的改革方案第一,5常任理事国的基本态度。具体态度:美国:英法:英的两原则即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同时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时扩大。俄:表示支持安理会在“有限规模”上和联合国内广泛一致前提下进行扩大(二)来自不同类型国家的改革方案第二,主要候选国家的态度和方案主要国家:德、日、印、尼、巴主要观点:在时间上,主张尽快扩大;在类别上,支持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两类同时扩大;在否决权上,主张与原常任理事国同等权利,但也表示愿意限制否决权的使用或不单独使用。(二)来自不同类型国家的改革方案第三,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性大国的态度主要国家:加、澳、新、巴、韩、马、墨、北欧等主要观点:对常任理事国的扩大并不积极,有的甚至反对;反对将否决权扩大,反对将国家实力及对联合国的财政贡献作为入常的标准;重点应放到促进安理会的民主进程,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扩大参与和协商。(二)来自不同类型国家的改革方案第四,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态度。目标:增加安理会中发展中国家的席位,体现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并要求限制或取消否决权,增加安理会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度(二)来自不同类型国家的改革方案第五,民间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主张。主张:逐步淘汰安理会、取消否决权、实行轮流选举、扩大民主和参与等主张(三)中国政府与学者的立场和方案第一,对安理会改革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第二,改革应该提高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效力和效率,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作用,而不是削弱他们的作用第三,照顾历史,兼顾现实。——否决权第四,代表性和地域平衡原则第五,充分协商原则第六,民主、参与和透明原则(三)中国政府与学者的立场和方案学者态度:1、与政府基本一致2、由被动变为主动3、现实主义立场三、构想一个有利于安理会发展的中国方案(一)对安理会改革前景的分析(二)对中国利益的权衡(三)对安理会发展需要的权衡(四)一个可能为中国接受的方案设想(一)对安理会改革前景的分析两个考虑:评估;实现的最好结果国际共识:第一,安理会需要改革,需要扩大。第二,安理会改革既要反应发达国家的要求,也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国际共识:第三,应该改进安理会工作方法,扩大民主、协商和参与,增加安理会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第四,各国均赞同限制否决权的使用。三条改革路线第一条路线是以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小组主导的改革路线——循序渐进。第二条路线采用迂回的方式,达到改革安理会的目的。他们强调民间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主张建立报告制度、会议制度以及其他新的机构,对安理会实施审查、监督和制约。三条改革路线第三条改革路线:反对主流改革方案和对联合国抱希望的国际政治行为体提出。主张对联合国进行激进的改组和重建,也包括消极地抛弃或不合作。(二)对中国利益的权衡首先,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一起仍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其次,中国可以和安理会框架内与更多大国进行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再次,中国不会对安理会改革构成主要障碍。(三)对安理会发展需要的权衡两个问题:第一,克服安理会存在的弊端、解决存在的矛盾第二,平衡不同利益集团的要求(三)对安理会发展需要的权衡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代表性的扩大和平衡问题第二,工作方法民主化和透明度的问题第三,解决效率和效力问题(四)一个可能为中国接受的方案设想增加一类没有完全否决权的“新常任理事国”类型,即许多方案提到过的“半常任理事国”或“准常任理事国”。半步——再走半步——一步到位四、在联合国框架内发挥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1、增加对联合国的财政贡献2、在解决全球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3、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和解1、增加对联合国的财政贡献——可参看《中国参与世界》[美]伊莉莎白·埃克诺米[美]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华宏勋等译新华2001国际问题参考译丛四、在联合国框架内发挥一个世界大国的作用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能否提高,取决于以下因素:1、国内的稳定与发展2、中国对联合国的态度3、其他常任理事国和成员国对中国的态度专题结束——进入教材国际组织在现代外交上的重要地位四、国际条约注:此本内容需参考《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969年5月23日订于维也纳)——[本公约于1980年1月27日生效]国际组织在现代外交上的重要地位一、国际社会更加密切化和组织化二、有利于建设国际新秩序,维持国际和平安全。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四、国际条约国际条约的概念国际条约的名称国际条约的分类国际条约的运行路径——条约的缔结、形式、认证、签署、批准、加入、接受和赞同、保留、效力、生效、无效和实效、解释、登记等国际条约的概念国际条约是两国或多国间关于确立、改变或废止它们相互间权利和义务的协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条、第6条内容:国家间公法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必须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国际条约的名称条约:公约:协定:议定书:决议书:联合宣言、声明或公报:国际条约的名称换文:宪章、盟约、规约:备忘录:国际条约的分类按参与国的数量:双边、多边按内容分类:契约性条约、立法性条约按有效期限分类:永久、临时;无限和有限国际条约的运行路径国际条约的运行路径——条约的缔结、形式、认证、签署、批准、加入、接受和赞同、保留、效力、生效、无效和实效、解释、登记等条约的缔结全权代表——全权证书下列人员由于所任职务毋须出具全权证书,视为代表其国家:(a)国家元首,政府首长及外交部长,为实施关于缔结条约之一切行为;(b)使馆馆长,为议定派遣国与驻在国间条约约文;(c)国家派往国际会议或派驻国际组织或该国际组织一机关之代表,为议定在该会议,组织或机关内议定之条约约文。条约的形
本文标题:第6章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条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33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