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读《摆脱贫困》受到的启示
读《摆脱贫困》受到的启示《摆脱贫困》这本书有一种亲切感。它的语言朴实,内容贴近每个人的生活,其中蕴含的许多价值观和逻辑思维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老干部和扶贫工作中。今天网友整理了阅读《摆脱贫困》的启示_《摆脱贫困》参考下载经验,供大家参考。让我们来看看!读《摆脱贫困》受到的启示1最近在全县第一书记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习近平同志著的《摆脱贫困》这本书。根据要求,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期间的讲话和文章,很受启发。结合第一书记工作和近期进村入户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以往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谈谈我读后的感想。第一要深入调查研究,摸准情况。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开展工作、指导工作、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和方法,是我们党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时我们搞调查,临行前没有提纲,不知道调查的重点是什么;调查中不深入基层,蜻蜓点水,隔着玻璃看一看,拿着报表算一算,不知道调查对象是谁;调查后结合实情思考、分析、研究的不多,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解决的方案是啥?作为第一书记的基本职责就是抓党建促扶贫,又是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我们调研对象不仅仅是村镇干部,更重要的是贫困户。通过调查,要知道贫困户为什么贫困?要知道他们的自身条件适合什么方法脱贫,要知道贫困户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愁什么?这样才能掌握实情有的放矢,因村因户施策;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精准扶贫。习近平同志当年对闽东九县的深入调查,才有了弱鸟先飞的思考和答案。第二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发展经济促脱贫。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经济多年持续中高速度增长,成就令世人瞩目。但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有的富甲一方成为土豪,有的贫穷落后为生计发愁。农村中因自然条件、因灾害、因大病、因教育而没有走上富裕之路的人和户还不少。我们这里不是老少边穷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按经济总量和平均数算一算,达不到贫困县、贫困镇的标准,但有些村的集体收入仍为零,贫困发生率较高,有些农户仍处在贫困线一下。当前我们县仍有190个村是贫困村,约占全县村居的五分之一,约占济南市贫困村的五分之一。面对我们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现状,要拿出更大的精力抓经济建设,县、镇(街道)、村通过发展经济,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和扶贫惠民政策的落实。习近平同志《摆脱贫困》一书中多次提到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提倡“经济大合唱”》一文中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也有主旋律——这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在闽东的一个乡搞调查时,看到这个乡政府的墙壁上挂了不少锦旗,又是优秀,又是第一,可惜都不是经济建设方面的。这就值得打问号了。能够说有主旋律吗?我看不能!挂了那么多锦旗,少了经济建设这一面就不风光。。。。。。第三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搞经济建设也好,搞扶贫开发也罢,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照搬别人的经验搞拿来主义行不通;不顾及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搞一种模式“一刀切”也行不通。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探索一条适合贫困村发展的路子。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加工业,都要推广“一村一品”(即每个村都要抓一种有特色的产品)。从外地的经验和教训看,凡是取得较大成绩的,都是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好结合文章。习近平同志在《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中,从闽东的大局出发,提出处理好六个关系,提倡因地制宜。在《闽东的振兴在于“林”》、《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现实选择》也是根据闽东的区域优势和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凡是有失误没达到预想效果的,都是囫囵吞枣,想当然造成的。有的贫困户没有劳动力、没有技术、没有资金,非要人家搞大棚蔬菜;有的贫困户没有饲养条件和防疫技术,非要送几只羊让人家喂养。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好心没办出好事来。有的贫困户有劳动能力,好吃懒做、怨天尤人,穷自在,等靠要思想严重,我们只好用政策兜底的办法使其脱贫;有的贫困户子女开豪车住洋房却不尽赡养义务,把包袱甩给政府,结果群众说扶贫就是养“懒人”、宠惯“不孝的人”。那么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呢?农村有比较形象的说法“看人下菜碟”,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扶贫方法。对懒惰造成贫困的主要扶“志’,重树他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信心;,对子女有赡养条件而不赡养的讲“孝道”和“法理”;对缺技术的要给予培训,使其有一技之长,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对有致富愿望,有技术而缺资金的,我们要资金上帮扶一把;对因病、因灾害、因教育而贫困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帮扶政策;对老少鳏寡要采取政策兜底的办法等等。对贫困村脱贫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壮大集体经济的命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将扶贫资金和当地的资源用在为贫困村、贫困户带来真金白银的产业上来。目前所有贫困村都安装了光伏发电,多多少少算是有了集体收入,把有限的资金当作火种,达到燎原之势。习近平同志《畲族经济更开放些》、《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等,对于指导我们发展经济,搞好扶贫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同志还在该书中论述了为官之道、廉政建设、民族工作、青年工作、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工作,读后受益匪浅,是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读《摆脱贫困》受到的启示2最近,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高度关注。该书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作品,过了1/4个世纪,时代巨变,时过境迁,这本书至今魅力依旧,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摆脱贫困》这本书记录的是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地区担任地委书记时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从起步到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面对大好机遇,却面临着全省发展不平衡,工农业基础薄弱的困难。习近平同志此时来到全省贫困地区的宁德,在这里担负起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集中全力摆脱贫困的历史重任。书中集中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包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在新形式下,这本书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一、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只有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实到实处。第二、在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自觉和价值重塑。从文化建设入手提出小到一个地区大到整个国家的整体治理思想,在习近平同志任职宁德期间就有了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第三、要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要靠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得民心。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指出,领导干部要带领地方摆脱贫困,必须牢固树立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读《摆脱贫困》受到的启示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不论是在陕北梁家河当知青,还是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主政,一直把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最深的牵挂、最大的担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念兹在兹,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向贫困发起总攻,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带着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挚情感,为学习探究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理论渊源,我认真拜读了总书记的政治理论著作《摆脱贫困》,深切感受总书记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家国情怀、价值追求对做好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读后感到醍醐灌顶、耳目一新、如饮甘泉。一、摆脱贫困首要任务是摆脱思想和思路贫困。书中开篇列举了总书记当年在闽东九县调查时发现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问题,鲜明提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要淡化贫困意识”等思想。贫困县意识在过去一段时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个别地方领导以争取到“贫困县”的“帽子”为荣,不是主动挖掘潜力“丰满羽翼”,而是潜心钻研争取国家支助。现实生活中,这种“安贫乐道”的“穷自在”现象也不少,一些贫困群众习惯了“等靠要”的懒汉生活,没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总书记早就说过,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如果贫困户成天想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思想上禁锢行动上迟滞,再怎么帮扶也无法摆脱贫困。我体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奋斗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引导贫困群众用“辛劳指数”换取“幸福指数”,让脱贫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二、摆脱贫困关键之举是推进物质与精神同步脱贫。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输血”不“造血”,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是实现脱贫致富战略的必由之路,这是书中深入论述的一个重要理念。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基本实现了物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摆脱精神贫困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课题。比如,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贫乏,民间烧香拜佛现象仍有一定市场,打牌赌博屡禁不绝,婚丧喜庆大操大办时有发生,一些陈规陋习有蔓延趋势。我体会,扶贫工作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修路搭桥、给钱送物等单纯的物质输送上,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给养,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讲,重视和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认真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工作,让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并驾齐驱,以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助力脱贫攻坚,使贫困群众摆脱物质和精神贫困。三、摆脱贫困根本要求是必须持续真抓实干。书中深刻阐述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提倡干部行动至上、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目前,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还有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一些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很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只有咬住不放、持续用劲,才能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尤其要看到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国家的工作重心将由解决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扶贫工作只会加强不会停步。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员干部绝不能因为阶段性目标任务结束而产生松劲心理、懈怠情绪,要进一步做好挂牌督战工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要求,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统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攻坚更有成效、更可持续。(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读《摆脱贫困》受到的启示4前段时间,经友人介绍品读了《摆脱贫困》一书,该书收录了习总书记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29篇文章,记录了习总书记早期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该书用朴实的语言,将深邃的思想娓娓道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推动工作要有弱鸟先飞的意识习总书记在《弱鸟如何先飞》中写到,弱鸟渴望先飞,至贫可能致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关键看我们的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面广量大,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如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党组织活动缺乏吸引力、党组织凝聚力弱化等等。这些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解决?关键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只有让思想先行,培养实干创新、勇于开拓的魄力,才能突破和超越保守观念,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让观念先飞,才能塑造开拓创新精神,为推进工作提供智力支撑和内在动力。推动工作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坚硬如石,柔情似水。滴水终究可以穿石,水终究赢得了胜利,他推崇的是一种胸有宏图、持之以恒的精神。近年来,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中探索了许多经验做法,如党建+N,党员星级评定等做法。每一项符合基层的创新工作,每一个基层难题的解决,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滴水便难以成流,沙石也难以成塔。所以,我们要发扬咬压印、钉钉子的实干精神,切忌投机取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态
本文标题:读《摆脱贫困》受到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389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