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城镇环境规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城镇环境规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裴乐天摘要:城市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调控城市中人类自身活动,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城市环境。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必须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生态规律,否则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城市环境规划就是人类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城市居民与自然达到和谐,使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达到统一而采取的主动行为。关键词:城市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现状;发展趋势一、西方城镇环境规划的发展状况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日的不断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环境污染危害了人体健康,特别是一引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会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美、英、日等国家先后发生了闻名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一导致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因环境污染患癌症而死亡的人与日俱增。资源的耗竭和环境容量的减少,已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近十几年来,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己成为各国讨论的热点之一,其中日自论题就是如何使经济持续的发展。(1)美国环境规划的发展概况美国的环境规划研究进行得十分广泛,每个州都设立了环境规划委员会。环境规划委员会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成员由下面推荐,州长委派,权力较大,这类规划委员会工作有成效;另两类主要起顾问咨询作用,成分复杂,效果较差。美国的环境规划内容和特点可归纳如下:①环境立法,规划环境目标1975年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了环保署(E队)提出的“大气清洁法案”及其修正案。为了实现环境立法规定的大气环境分阶段目标,各州纷纷开展环境规划研究。各州在研究中,都以EPA规定的各阶段环境目标为区域性环境目标。②进行环境预测,并提出优化力一案美国在环境规划研究中,广泛采用模型预测的方法。研究经济增长、人口变化、城市规模扩大等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预测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然后,以区域环境目标为奋斗方向,探讨环境污染控制费用及比较各种控制污染措施的方法从中筛选出最优化方案。③研究能源与环境的关系,并以能源研究作为环境规划研究的基础为了制定今后的方针,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于1980年向总统提交了《2000年的世界》的研究报告,报告中广泛讨论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对2000年的世界人口、资源、能源和环境进行了动态模拟和预测。该报告中提出美国应发展无害或低污染工业,并要开展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这己成为美国全国性环境规划研究的基础。④积极开展环境规划方法的研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学院所属的能量系统和政策研究小组,建立了威斯康星州区域能量模型,这为区域环境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旧金山海湾地区建立多种模型,其中大气模型、水模型都是很成功的,但土地利用模型则较差,其原因在于政策多变,耗资巨大,而且模型无法满足不断变更的需要。(2)英国环境规划的发展概况英国环境规划最早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即英国西北部经济委员会组织的西北部经济规划,其中就开始考虑环境问题。曾提出系列研究报告,如“烟气控制”、“废弃土地问题”等。他们所提出的环境目标是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当地资源。除西北部经济委员会外,约史郡和汉伯萨德经济规划委员会在经济发展规划中也特别强调环境问题。英国环境规划的特点是:①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而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也重视环境规划,甚至分区规划中也必须包括环境规划。②新市镇规划中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英国在新市镇规划中,已经重视有关环境规划的研究。例如当沃林顿在提出作为新城市开发地址时,公众根据该地严重的大气污染状况,提出它不适合作为新市镇压的镇址。该地卫生部门提出了有关烟尘、二氧化硫、沉积物以及风向、几速等资料。地方当局组织了防止工作组来具体规划,合理解决当地污染问题,并提出控制环境污染方案。〔3)日本环境规划的发展概况日本十20世纪70年代初,对福井工业区、近袋工业区、周防滩工业区以及鹿岛工业区等的环境规划先后进行过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道德提出了各年份的环境目标。其次,对开发和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如大气、水、土壤),积极开展拟建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同时,采取各种污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减少污染的排放量,以便分别达到各开发区所规定的各年度环境目标。日本环境厅又推出了“区域环境管理规划编制手册”,明确了区域环境规划的基本观点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调整资源的中、长期供需平衡,做到合理分配。手册把环境规划分成综合型、指导型、污染控制型和特定的环境目标型,使日本的环境规划更加趋于成熟。日本环境规划特点是:①保护人体健康重十经济发展随着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环境污染感起来,加之几大公害病(如水误病、骨痛病等)的发生,使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有所加深。这样,日本提出只有在保护健康的前提上,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因此,一些环境对策是在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制定的,就是说,日本防治公害所采取的措施多是非经济性的。②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防治重点主要集中于汞、福、多氯联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几种曾引起过严重公害事件的物质上。近年来,加强了对河流有机物污染问题的研究和防治对策研讨。③重视直接的和行政的管理日本防治污染的政策基本上是依靠行政指导来贯彻执行的:④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标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环境标准,一种是排放标准。前者,基本上是一种目标,对污染者无约束力,但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后者,作为环境政策的手段,主要对污染进起约束作用。由于日本较早地开展环境规划的研究工作,因此取得很大的成功,日本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污染趋势得以严格控制。二、中国城镇环境规划的现状目前,中国环境规划内容一般包括现状调查与评价、发展预测、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确定、环境功能区划、规划方案确定与优化和规划的实施与管理。不同行政范围、地域范围的环境规划内容有所不同,但是污染控制始终是环境规划非常重要的内容。史元强认为,在城市综合环境规划中还需要包括以下4个主要内容,有利规划得以实现:l)控制城市规模,“合理布局”,预防新污染;2)治理污水与利用污水相结合;3)从实际出发!多种途径解决大气污染问题;4)把治理企业污染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结合起来。近年来,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不断受到重视。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的作用体现在:能增加公众对环境规划的了解;公众参与能够维护公众自身的合法权益;公众参与能影响决策者的行为,从而使环境规划真正代表公众的意志。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往往不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的意愿,而是迫于公众的压力,因此可以说公众有能力影响决策者的行为。公众参与可以增加政府决策的公开性、透明度,使政府的规划更符合民意,更符合实际情况,减少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摩擦,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杜夏蕾等对环境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模式,包括公众参与的时间、参与的形式、参与的一般过程、政府对参与结果的回应以及对参与成本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除了在制度上加以设计和完善外,环境规划公众参与的实现还有赖于政府对自身角色的重塑、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的开展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的实践,必将经历从自发到自觉,从简约到丰富,从表层至深层,从伦理化到世俗化的过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公众参与环境规划将向更加“细化”、“物化”、“可操作化”方向发展,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公众参与环境规划管理,成为政府实施环境建设的有效手段。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环境非线性特征的研究也逐步展开。曾光明等考虑到非线性特征对环境投入的效益影响,认为与传统的环境管理或规划相比,这种考虑环境系统有关非线性特征影响的投入策略可以达到用较少的经费获得迅速的环境改善。三、小结①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注重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否则损失巨大、后果严重,城市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促进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②环境规划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众多方面,需要得到许多相关学科的支撑。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规划也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目前环境承载力理论、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理论、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构成了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③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环境规划的内容、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当前的环境规划仍存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型规划缺乏、技术方法研究多于理论研、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诸多问题。环境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环境规划的实施是环境规划作用发挥的关键,必须通过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建立环境保护监管新机制,严格环保执法,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加大环保投入,完善市场机制与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措施保障环境规划的顺利实施。参考文献:[l]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主编.环境规划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徐肇忠.城市环境规划[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RobertPMcintosh.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M].徐篙龄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全岚.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82一290.[51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7-14.[6]赵麦换.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初步研究一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D].西北大学,2001.[7]马乃喜.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4):330一334.[8]《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9]尚金城.环境规划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6.[10]国家环境保护局计划司《环境规划指南》编写组.环境规划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ll]傅国伟.当代环境规划的定义、作用与特征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1999,l9(l):72一76.[12]许凤霞.城市环境规划研究及实例分析〔D1、安徽理工大学,2006.[l3]马晓明.环境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4]曹勇宏,尚金城.论我国现代环境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J].环境科学动态,2005,(4):l-3.[l5]刘天齐,黄小林,宫学栋,邢连笔,石学军.区域环境规划方法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6]曹勇宏,尚金城.现代环境规划学及其创生[J].环境科学动态,2002,(l):14-18,[17]唐剑武,郭怀成,叶文虎.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7,17(l):6-9.
本文标题:城镇环境规划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