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基于信访数据分析北京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第6期2010年6月基于信访数据分析北京环境问题*王英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分析了2006—2009年北京环境信访数据,结果显示,北京的环境信访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和噪声问题方面,2者分别占信访总量的60%和34%。大气污染包括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锅炉烟尘、餐饮油烟、扬尘以及异味等。噪声问题主要是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以及交通噪声等。环境信访量的区域分布与污染源的数量以及人口密度相关。从区县分布来看,朝阳区和丰台区信访比例最高,分别占全市的20%和17%;远郊区县信访比例相对较低,延庆县不足1%。不同季节污染源排放强度及居民生活规律的差异造成北京环境信访量夏季高、冬季低,8月份信访量是2月份的5.0倍。奥运前,北京环境信访量不断攀升,其后有所回落,近几年集中信访突出。关键词北京信访大气污染噪声StudyonenvironmentalproblemsbasedonpetitiondatainBeijingWangYing.(CollegeofLifeandEnvironmentalSciences,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Beijing100081)Abstract:EnvironmentalpetitiondatainBeijingfrom2006to2009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mainenvironmentalproblemsinBeijingincludedatmosphericpollutionandnoisepollution,whosecorrespondingshareswere60%and34%.Atpresent,atmosphericpollutionincludedindustrialwastegas,trafficemission,boilersoot,greasydirtandsoot,dustandbadsmell.Noisesourcesincludedsocialactivitynoise,industrialnoise,buildingconstructionnoiseandtrafficnoise.Environmentalpetitiondistributionwascloselylinkedwithpollutionsourcenumbersandpopulationscale.Morethanonehalfofpetitionappearedinurbandevelopmentzone,with26%and13%innewurbandevelopmentdistrictandcorefunctionsdistrictrespectively.Only4%petitionwasinecologicalconservationzone.Differentpollutionsourceintensityandcitizens’dailyroutinescausedthatenvironmentalpetitionsweremuchmoreinsummerthaninwinter,andenvironmentalpetitioninAugustwasasfivetimesasthatinFebruary.Petitionrosebefore2008OlympicGamebutbegantodecreaseafter2008OlympicGame.Keywords:Beijing;petition;atmosphericpollution;noise为创建宜居环境,中国政府污染治理投入逐渐加大。2006—2007年全国环保投入达到5500多亿元,占GDP的1.24%。2001—2008年,北京用于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累计达到1487.7亿元,仅2008年环境保护投资就达到265.7亿元,占GDP的2.53%[1]。政府环保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但对普通群众来说,更多关注的是身边的具体环境问题,不同角度对环境治理效果的感受会出现偏差。此外,环境污染的历史旧账和增量压力难于在短期内明显改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环保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一定时期内会形成许多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基于为群众服务的职责,政府需要一个了解群众环保诉求并且予以办理的窗口,更好地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目前环境信访工作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保主管部门改善民生、加强监管执法、解决环境问题、做好环保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也是以人为本、提高环保部作者:王英,女,1972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与教学。**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No.CUN985-3-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No.B08044))。。1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第6期2010年6月门公信力的具体要求。北京通过接收来信、来访、来电等形式获取市民的环保投诉,并且专门开通了环保举报热线电话“12369”,目前每年都会受理1~2万件的环境信访。笔者试图通过近几年北京环境信访量的数据分析,探讨首都市民所关注的环境问题,及时了解环保热点、难点动向,为更好地治理北京的环境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文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是2006—2009年北京环境信访数据,通过分类统计,案例探讨等,研究北京环境问题的要素特征、区域分布,时间变化等,并对市民最关注的环境问题细化分解,对环境问题的源头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笔者的一些治理观点。1北京的环境信访概况2006年以来,北京环境信访共计7.4万余件。从要素类型分布看,包括大气、水、噪声以及辐射等,但群众信访主要集中于大气污染和噪声问题,2者共占环境信访总量的94%,其中大气污染又是重中之重,占总量的60%(见图1)。这种环境信访要素分布特征与我国其他大中城市相类似[2,3]。大气60%辐射2%其他1%水3%噪声34%图12006—2009北京环境信访要素分类Fig.1EnvironmentalpetitiontypesinBeijingfrom2006to2009北京城市大气污染主要受机动车尾气,燃煤和工业排放,以及地面扬尘等污染排放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急剧膨胀(2008年常住人口达1633万人),汽车保有量的显著增加(2008年底北京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50万辆)[4],北京大气污染形势依旧严峻,即使经过奥运环保措施的改善,2008年北京大气PM10年均浓度依然超标22%。北京工业规模庞大,首钢、燕化以及4大电厂(华能、国华、京能、高井等)污染大户排放显著;北京餐饮洗浴量多分散,局地污染严重;此外北京气候相对干燥,建筑扬尘、交通扬尘仍是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难题。北京噪声问题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以及交通噪声。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北京的噪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工业噪声有排放标准,且北京大部分工厂已搬离人口聚居区,问题相对不太突出。建设部门一般不批准夜间施工,施工噪声问题主要集中在昼间。社会生活噪声源多且分散,监管难度较大。但最难管理的是交通噪声,即使车辆噪声都符合相关标准,但汽车、道路以及周边环境的协同作用造成的超标主体难以认定,此外汽车的瞬间超标(如鸣笛)无法绝对避免。2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第6期2010年6月2环境信访区域分布及时间变化2.1环境信访区域分布北京市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把全市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区域。从功能区划来看,各功能区环境信访差异较大:城市功能拓展区所占比例最高,占全市环境信访量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发展新区和城市核心区,比例分别为26%和13%;生态涵养区最低,仅占全市环境信访量的4%(见图2)。从区县分布来看位于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朝阳区和丰台区比例最高,分别占全市的20%和17%;远郊区县比例相对较低,延庆县甚至不足1%。功能拓展区56%核心区13%发展新区27%生态涵养区4%图22006—2009北京环境信访区域分布Fig.2EnvironmentalpetitiondistributioninBeijingfrom2006to2009环境信访主要集中在功能拓展区,主要归因于该功能区近年来已成为北京城市建设发展最快的区域。1989年,北京规划市区1040km2范围内共有城市建设用地422km2;到2003年,北京规划市区1085km2范围内共有城市建设用地630km2,新增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功能拓展区。建筑面积的增加、道路的拓展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该区域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相应环境问题也最为突出。发展新区信访量仅次于功能拓展区,随着城市进一步向外扩展,该区域环境信访量也会相应增加。城市核心区虽拥有全市最密集的人口和最大的交通流量,但信访量相对较低。可能原因如下:一、该区域城市基础建设相对完善,配套设施相对齐全,相应在建工程较少;二是该区域环境管理要求相对严格,大部分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已基本外迁,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直接的源排放明显减少。生态涵养发展区从城市定位来看就不允许大规模开发建设,直接的污染排放相对较少,而且该功能区人口稀疏、居住区相对分散,环境信访最少。2.2环境信访的时间变化图3为2006—2009年北京环境信访量的逐月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环境信访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季低,以2月份为最低;夏季高,以7、8月份最高。2007—2009年8月份平均环境信访量是2月份的5.0倍,这说明北京的环境问题夏季特别突出,应予以关注。3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第6期2010年6月图32006—2009北京环境信访量逐月变化Fig.3Monthlyvariationsofenvironmentalpetitionfrom2006to2009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各种垃圾、弃物腐变加快,污染排放强度增加,各类烧烤(特别是露天烧烤)明显。市民活动范围增大、时间延长,开窗通风频次增加,所受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增多。夏季环境信访量增加最显著。冬季环境信访量明显减少大致有如下原因:(1)冬季室外作业或露天活动相应减少,特别春节前后,各污染源强明显降低;(2)冬季风力较大,城市污染扩散较快,而地面扬尘又明显低于春季;(3)冬季气温较低,各种垃圾、弃物腐变较慢;(4)冬季市民开窗通风时间和频次较少,受各类污染源的直接影响减少,各类大气污染、环境噪声问题信访明显下降。从年际变化看,2006—2008年北京环境信访量特别是夏季信访量逐年增多。2008年奥运前夕及奥运期间,北京环境信访陡然增多,7月信访量达到历史最高值(4.0万件);而且焦点问题突出,2008年7、8月间仅对朝阳区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和丰台区永合庄垃圾填埋场异味问题的投诉就超过2000人次。2009年夏季北京环境信访量显著回落。但近几年北京冬季环境信访量年际变化不大,每年2月份大约维持在5000件左右。近几年来北京环保信访量明显增多,反映了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一些市民希望籍此能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具体环境问题,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和丰台区永合庄垃圾填埋场异味问题的集中信访就反映了这种期待。但北京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相对落后,功能区划不尽合理,带来功能区混杂、交叉环境污染。部分工业企业距离居民区过近,在大气污染扩散不利的气象条件下,虽各污染源达标排放,但污染总量过大。居民区距垃圾填埋场较近,垃圾填埋场长期超负荷运转,未能100%按设计运行,周围相当范围内(特别在盛夏高温高湿条件下)确实存在明显异味影响以及局部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设计日处理量1×106kg的高安屯垃圾填埋场实际日处理量达到3×106kg。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相应的环境问题仍将存在,部分问题甚至会更突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造成部分区域企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再加上其工业布局不合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账太多,环境4环境污染与防
本文标题:基于信访数据分析北京环境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2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