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例谈
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例谈天津一中胡军近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开始在中学广泛推行,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尤其是网络教学也越来越走进中学课堂。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网络教学,都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我们现在的初始阶段的实行过程中,也都暴露了各自的某些不足和弱点。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整合,以便更大限度地挖掘网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成为了当前摆在我们中学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以笔者所作的一节网络型研究性学习课《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形成的认识与思考》为例。略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一、从学生认知水平和网络教学的特点出发去制定研究和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以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网络建设的现状和网络教学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求我们在制定研究目标或学习目标时应该首先考虑研究者的认知水平和网络教学的特点,以便能取得预期的成果。由于当时我带的研究性小组成员基本上都是高二文科班学生,历史课是他们的必修课,而且大部分同学都对研究中国近代历史颇感兴趣,再加上近代史上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文字、图片以及多媒体资料都较为丰富,适合于通过网络教学来完成学习目标。综合各种情况,我们最后选取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形成的认识与思考》这一研究课题,并制定了简明扼要、定位准确的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总体把握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史实以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2、通过学习研究,形成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演变学生自己的客观认识与理性思考。(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提炼、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客观地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辨证地分析和看待历史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研究,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其“创造性学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研究,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围绕学习和研究目标,师生共同制作课件和网页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当然我们可以在研究性课堂上直接利用internet上一些相关知开展研究,但是由于互联网上的资料较为零散和分散,知识与现行的中学学习内容缺乏衔接性和针对性,再加之本身研究性学习课时间有限,有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备的内容。因此制作适合于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网页和计算机课件是首要而且必备的环节。我们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研究成员大体上分为两组:一组主要负责收集各种历史资料(文字、声音、图片和录象资料),一组主要负责制作网页(包括制作一些必要的动画和多媒体资料)。在这过程中,我从总体上对学生的工作加以把握。由于是网络型的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尤其是制作网页的工具如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教师必须首先加以掌握。最后我们制作了一个网站形式的“帝国主义侵华史”多媒体网络课件。内容包括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历次侵略战争和侵略活动。每一次战争我们都设计了前言、侵略背景、侵略情况、战争结果、历史影响和他人评述等内容,而且在每一目内容里面都制作了相应的矢量动画、视频资料和大量的超级链接。同时还制作了一个聊天室和电子公告板,以供师生网上交流时使用。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查询功能,可以对网页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名词进行简单的查询。并且还把网页直接与互联网上一些历史专门网站进行了链结,避免了学生学习时的搜索之苦。整个网页的设计我们都主要围绕将要学习和研究目标做文章。而且在这过程中由于学生作了大量的收集和查询工作,实际上早已介入了本课题的研究。三、基于网络环境,开展研究性课堂学习对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当前中学教师中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是研究性学习,既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彻底走出去,不需要课堂。而有的则认为,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强调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学生可以走出课堂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但决不应该忽视研究性课堂上的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而且研究性学习应该走进常规课的教学和学习中。由于是在网络环境之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我们制订研究性学习目标时一个出发点是课题与教材有一定联系,因此笔者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做法。具体做法为:(一)引入学习,布置本课的研究任务与要求对于一节课来说,好的引入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研究和学习的兴趣。就这一点来说,网络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形成的认识与思考》这节课上,我运用Flash制作了一个西方侵略者在旧中国对中国进行侵略和屠杀的动画,从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同时在网上也出现了我事先布置的问题: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西方列强的历次侵略战争在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你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有着什么样的认识与思考?由于本课题内容繁多,线索复杂,我把学生分成三个组,让学生以中国社会性质演变的三个阶段去分组,既研究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形成影响一个组,研究边疆新危机、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一个组,研究帝国主义瓜分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一个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小组去开展研究。我要求学学生可以就老师留的这些问题,也可以自己设计相关问题去开展研究性活动。(二)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个人的研究活动在确定完研究小组后,还有一个程序不能忽略。比如某一小组主要研究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小组成员可能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角度去展开研究,具体怎么分工,应该由小组成员推选出研究小组的组长,并在组长的协调和组织下选择不同的方向进行研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我们提供的网络资料,去搜集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答案。也可以利用网络去一些历史专门网站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在研究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谈论,教师更多的是给予方向和思路方面的指导,同时更鼓励学生利用bbs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和看法。由于是在同一网络教室,当然允许学生面对面展开讨论,我们不必因为追求所谓完全的网络形式而放弃学生面对面讨论和研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本时段的研究和学习,每个同学基本上都应就本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三)采用研究小组研讨方式,形成小组研究成果在本时段,由于各小组成员已经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因此我充分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由各小组成员将各自研究成果汇总、集中进行研究、探讨,就本组的主要研究问题得出小组结论。最后各小组选派同学上台阐述本组的研究成果。在他们阐述观点的过程中,其他组别的同学或指导教师可以就他们的问题和观点通过网络进行质疑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在阐述完观点以后当面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质疑,由研究小组的同学负责解答。由于都对近代历史有兴趣,加之很多同学在制作网页阶段负责收集资料工作,他们可能不是这一小组的成员,但往往也能提出很有见地的问题。因此出现了“鸦片战争是一种外来文化的切入。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对古老的中国来说,应该是越早切入越好。这个大的冲击,无疑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挑战,它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物质文明,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精神文明。你们怎么解释?”等一些高水准的问题。而由于是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汇集小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和集体智慧,答辩组也往往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答。当然就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老师的某些提示和指导。各组成员都阐述完本组的观点、认识并接受完大家的质疑后,每一个同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形成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基本上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四)综合同学的认识和思考,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我个人认为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有型的成果,比如研究报告、论文以及各种实物展示等。另一种是学生的思想认识。对于前者,我一般布置让他们在课后以随笔、论文等落实下来,而对于后者,我往往是在课堂上就加以解决。在本节课上我最后让学生阐述他们对本研究课题的认识和思考以及教师自己的某些思考。在这个阶段往往是学生的观点交流最为深入而且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也是最能体现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中的优势的地方。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形成的认识与思考》我们集体有了以下一些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是一种落后制度和先进制度交锋所必然付出的代价!落后必然挨打!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并不因为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就停滞不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是以我们国家、民族的屈辱和血泪作为代价。借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教训,当代中国必须尽快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世界接轨…………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避免了网络教学缺乏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同学们在研究完本课题后基本上形成一个集体的研究成果并落实情感目标。基于网络环境之下的研究性学习,实际是尽可能地利用网络和研究性学习的各自优势,注重在网络环境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的一种研究和学习的模式。在我的实践过程中主要从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网络环境实施研究性学习这三大步骤来进行操作,而在第三阶段,亦即基于网络环境之下怎样实施研究性学习,又包括:情境引入问题布置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小组研究班内质疑形成成果这一大致性的过程。当然,由于我本身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探索者,而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研究能力有较高要求,同时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指导水平也存在着较高的要求。同时无论是制作网页还是具体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候都必须要有相应的时间保证等等。但不管如何,网络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是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较好模式,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展实践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为中学教育服务。本文发表在2002年第一期的《天津电教》上
本文标题: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究例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43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