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推选】大班数学教案【热选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推选】大班数学教案【热选4篇】作为一名勤劳的人民教师,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精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篇】一、设计意图新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幼儿在认识5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的组成。通过学习,能使幼儿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下基础,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认识,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以及操作能力,从而促进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二、说教材(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材,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数字5的组成,知道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总数为“6”。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我确定了教学的重点:学习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教学难点: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二)为了完成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小鸡图片、小虫图片若干;画有算术题的作业纸每人一份;铅笔、橡皮、数字卡片若干三、说教法现代教学方法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追求整体效果的最优化。根据本活动内容、目标及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演示法、操作法、练习法和游戏法。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他们对数的组成的认识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输,必须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操作活动来进行。皮亚杰也曾说过:“数学开始于对于物体的动作”。足见操作法具有实践性、主动性和发现性等优点。每个幼儿的心理发展潜能是不同的,教学实践表明,幼儿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为此,我在教学最后环节,运用活动,让幼儿进行练习,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四、说学法根据教材特点,我启发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比较,在参考资料,少熬夜!操作中自主学习,使幼儿真正成学习的主人。在视觉、听觉与运动觉的结合中,回顾了5以内的组成。在操作中,幼儿自由探索6只小鸡的分法,并归纳小结,使幼儿获得的组成的经验更为清晰化、系统化。之后,在分组活动中,幼儿进行练习,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最后,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气氛中找合起来是6的朋友,真正实现了“学中玩”,“玩中学”。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5的组成(教师请幼儿玩碰球游戏,引起学习兴趣。)师:我的1球碰几球?(我的3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4球……(让孩子在动中复习了5的组成,调动了幼儿的视觉、听觉、运动觉,提高了幼儿多感官感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为后面学习6的组成打下基础。)(二)、初步理解“6”的组成1、师:今天草地上来了一群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呢?幼:一共有6只小鸡。2、师:你们看这里有两幢房子,怎样来安排6只小鸡住进这两幢房子呢,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你是怎么分的?谁来告诉我?(让幼儿帮助小鸡,一下子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3、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并说出分解方法,教师一一在黑板上记录幼儿所说的分法。4、师小结:这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的总数都是“6”。5、师:小鸡们都住进了新房子高兴极了,“咕噜噜——”它们的肚子饿了,这可怎么办呀?别担心,鸡妈妈给它们准备好了香喷喷的小虫呢!(教师出示画有6条小虫的图片)大班数学教案【第二篇】一、活动名称。比比谁最快。二、活动目标。1、正确认读1——10的数字,学习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2、能从不同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三、活动准备。1、画出楼房图,10种动物卡,1——10的数字卡。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1页,笔。四、活动过程。(一)动物排队。1、小动物们排好队伍准备去参加比赛,看看他们是怎样排队的。参考资料,少熬夜!2、将10种动物排成一行,指导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他们的位置,然后粘上相应的数字卡。3、教师任意说出某种动物的名称,幼儿说出该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4、变换排列方向,重新摆放数字卡。想一想,小兔刚才排在第几位?现在排在第几位?为什么不一样了呢?(排队的方向变了,位置也变了。)(二)比比谁最快。1、动物们开始进行跑步比赛了,咱们看看谁跑的最快。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指导幼儿观看画面,看清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把他们的名次记录在奖杯上。2、教师认真检查,给予指导帮助。(三)活动体验。带领幼儿到活动场地,每10人一组,看看自己排在第几位。大班数学教案【第三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大小、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概念”。但数学所特有的抽象性和精确性对幼儿来说是相对难理解的。在大班幼儿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数概念后,怎样唤起幼儿已有数学知识经验,通过联想、猜测、推理,将抽象的数概念融于数学游戏中,通过“根据同伴的'数字猜测自己的数字”,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猜猜你是几》。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排除的方法学习寻找缺失的数字。2.熟悉游戏的玩法并遵守游规则。活动准备10把椅子(椅背上有1—10的数字),头饰(数字1—10)。活动过程1.引出游戏——捉迷藏,并介绍游戏规则。(1)出示头饰,认认头饰上的数字,引出游戏——捉迷藏。师:“今天,朱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礼物——‘花’。你们看,这些花上还藏着数字呢。咦,都有哪些数字呢?”(反过来,花朝下,一一出示花。)(2)介绍游戏规则。示范戴一顶帽子:“花儿戴在头上,就是一顶数字帽子了。你们想不想和数字帽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好,那你们可要听清楚游戏规则:1.不能偷看自己的数字;2.不能说出别人的数字。明白吗?”析:礼物“数字花”变为“数字帽子”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他们对捉迷藏的游戏充满了期待。参考资料,少熬夜!2.游戏一:根据少1或者多1的关系,寻找缺失的数字。(1)利用数字10、9的头饰和两名幼儿做游戏,交流用什么方法猜数字的。师:“好,那我们先请2个小朋友来玩游戏。先看看这两个数字是几?(9、10)它1两谁大谁小?哪两个小朋友先来?每人一顶帽子,请你猜出自己的数字后,赶紧坐到自己的位置。”(贴有相应数字的位置。)师:谁来介绍一下猜数字的方法?师小结:“要知道自己的数字,先要观察同伴的数字,缺少的那个就是自己的数字。”析:游戏初始,幼儿要明确游戏规则及玩法,再先观察同伴的数字是几,继而推理出缺少的数字才是自己的。(2)和数字6、7、8做游戏,并验证方法。师:“很好!现在,请3个小朋友过来做游戏了。看看是哪三个数字?(6、7、8)有谁知道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秘密?(一个比一个多一:相邻数;多一和少一。)这么多秘密,我们记住它。我们还要记住游戏的规则!看谁坐得又快又对。开始!师:你为什么坐8?”(因为他们是6、7,所以,我就是8。)析:幼儿通过相邻数和数之间多一少一的逻辑关系,记住了是哪几个数。然后经过观察、思考。寻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个数一一缺失的数字。(3)利用数字1—5做游戏。师:“刚才呀,9、10、6、7、8、都玩过了,还有几个数字没玩过?(1、2、3、4、5)嗯,对了。那刚才没玩过的,都上来。”师:“有人坐错了吗?为什么?”析:幼儿玩过前面五个数字后,已经渐渐掌握了游戏的方法了,也猜测出还剩下的是哪5个数,这次没玩过的幼儿都勇敢地表示要加入游戏,而且显得自信满满。3.游戏二:利用单、双数寻找缺失的数字。(1)利用数字1、3、5、7、9进行游戏。师:“现在,我们玩难一点的——选一些数字玩(1、3、5、7、9)。这些数都是什么数?(单数)哪几个勇敢地上来?”“看谁猜得又快又对!”师:“谁说说,你怎么知道是9的?”师小结:“小朋友真厉害!你们知道了,要想猜到自己的数字是几,一定要记清楚原来有哪几个数字,然后再找一找,缺少的那个数字,就是你自己的数字。”(2)利用数字2、4、6、8、10进行游戏。师:“好,还剩下5个,会是什么数呢?(双数)(2、参考资料,少熬夜!4、6、8、10)这些都是双数。谁来挑战一下?看谁猜得又快又对!”析:幼儿思维活跃,并坚信自己猜出的答案。还大胆地把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进行完整地描述,对单双数的概念也进一步得到了理解与巩固。4.游戏三:利用随机的数字,寻找缺失的数字。(1)幼儿随意选择五个数字,一起进行猜数字游戏。师:“你们还想玩吗?还想怎么玩?(那我们10个数字一起玩)每人一顶帽子。相互看一看,自己再猜一猜,你应该坐哪里?”(2)请客人老师交换每个人头上的数字帽子,老师把几张椅子进行换位置,游戏再次进行。师:“一起把帽子拿下来,看看坐对了吗?”师:“游戏真好玩,那我们一起到教室里把好玩的游戏告诉其他小朋友吧!”析:利用随机数字进行游戏,再次挑战了幼儿的思维;通过换帽子和换椅子,又一次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活动中,幼儿始终表现积极,情绪高涨,活动结束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大班数学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幼儿在玩“羊肉串”的游戏活动中,练习数物对应。2.通过送“羊肉串”情节,幼儿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会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小棒每人每年10根,每根小棒上分别挂上数字1-10的数字牌。2.将泡塑纸剪成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小块若干。(羊肉块)3.布偶小狗、小猫、小羊、小熊、小兔、小猴各一,电话机一台。活动过程:一、出示布偶小狗,引起幼儿兴趣。师:小狗汪汪的羊肉馆生意可红火了。这不店里的羊肉串都卖光了。“(电话铃响)”瞧!电话铃又响了,小动物们又来订购羊肉串了。小狗的羊肉串来不及做,我们去帮帮它吧,好吗?二、幼儿制作羊肉串,教师巡回指导。1.老师提出制作要求A.每人做成10根羊肉串。B.每根羊肉串上的肉块数量和数字牌上的数目一样多。参考资料,少熬夜!2.教师分层指导(1)操作水平较低的幼儿引导他们根据小棒上的数字牌串上相应数量的羊肉块,练习数物对应。(2)操作水平较高的幼儿,在他们练习数物对应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练习间隔排列,如:方形、三角形间隔,或根据大小、颜色、间隔排列。A.幼儿将“羊肉串”按羊肉块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引导幼儿尝试两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按羊肉块数量从少到多排列。按羊肉块数量从多到少排列。请个别幼儿幼儿讲讲:你是怎样排列的?B.情景游戏:送“羊肉串”师:“羊肉串都做好了,我们现在帮忙将羊肉串送到每只小动物家里去好吗?1.小猫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的数量是4,找一找,你有没有小猫订购的羊肉串?2.个别幼儿送羊肉串。集体送羊肉串。同样的方法让幼儿送羊肉块数量是1、2的羊肉串。3.小熊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少1。4.小兔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多1。5.小猴订购的羊肉串有两种,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少1,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多1。6.同样方法让幼儿集体送羊肉串,老师检查纠正。三、结束游戏——小朋友今天帮了小狗汪汪的大忙小狗非常感谢你们,它给我们也送来了一些羊肉块,我们先放在活动区,等游戏的时候我们再玩,好吗?四、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让幼儿玩“羊肉串”的游戏。(如东县机关幼儿园沈辉)
本文标题:【推选】大班数学教案【热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07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