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生态工业 科技工作汇报【精选4篇】
生态工业科技工作汇报【精选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生态工业科技工作汇报【精选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科技工业局工作总结【第一篇】区科技工业局2010年度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区委六届六次全会、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工业经济强劲回升,节能会战攻坚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列全市第二,专利申报数高位增长,全国科普示范区、省知识产权示范区等各项创先争优活动稳步推进。一、科学调控、合力攻坚,确保完成节能降耗各项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我局以壮士断臂的决心,科学调控、合力攻坚,较好地完成了节能降耗各项目标任务。扣除宁波钢铁增量,上半年我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超额完成市政府给我区下达的考核任务。从监测数据分析,5月份以来,占全区能源消费85%以上的规上工业能耗呈现逐月降低的趋势,8、9月份已经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绝对量定额考核控制目标,10月份以后随着有序用电、停产限产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规上工业能耗将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用电量也可以控制在月度用电指标范围以内。《人民日报》、《浙江日报》、《宁波日报》等主流媒体在重要版面以较大篇幅对我区的节能工作进行了跟踪报道。(一)建立完善会战攻坚工作机制。今年以来5次召开全区性节能工作会议,层层签订节能及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把节能降耗作为硬指标、硬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企业,对年度考核未完成节能降耗刚性任务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不得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在省市节能减排会议电视电话会议后,8月17日又专门召开有500人参加的全区节能会战攻坚动员大会,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专门成立全区节能降耗会战攻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实行集中联合办公,加强动态监管、预警分析、能源调度和工作督查。对节能降耗工作,分管区长每星期研究1次以上,区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1次以上,区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1次,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二)切实加强有序用电管理。一是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科学调度用电指标。综合考虑全区千吨以上标煤重点耗能企业产值能耗、GDP贡献、税收贡献、污染排放、产业先进度等因素,科学合理下达企业剩余月份的用电总量指标,限制钢铁、印染等高耗能行业的用电过快增长,全力保障民生和经济效益突出的企业用电需求,达到“用电总量不突破、供电线路不拉线”的有序用电阶段性成效。二是对高能耗企业采取严厉的限电措施。控制区域内八大类高耗能企业、年耗能千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和2010年度为试生产的高耗能企业的生产用电,对列入省控名单的22家重点耗能企业严格执行限电方案,对109家列入区控范围的企业核定用电指标。三是严格控制三产行业、机关事业单位及景观灯用电。全区商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空调负荷全天停用二分之一,并且当气温低于32℃时,禁止开启空调;暂停全区景观灯照明,有全区性重大活动时再根据需要启用。(三)淘汰落后产能,限产高耗能企业。落实国家“关小扶大”、“限小扶优”产业政策,加快落后产能关停淘汰步伐。开发区热电拆除4台35t/h抛煤链条炉,宁波热电、明耀热电成功实现关停。善高化学也达成搬迁协议。参照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目录,淘汰S7系变压器253台、小型砖瓦窑5座,关停8台炼钢中频电炉。9月1日,宁波钢铁1#高炉顺利实现阶段性停机,每月减少用电量2160万度,宁波钢铁全年能耗将控制在220万吨标煤以内;亚洲浆纸实行20%限电,每月减少用电量1230万度。通过限产停产和限电措施,规上工业能耗将得到有效控制,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月度用电控制任务。(四)扎实推进工程性节能措施。一是全力推进重点节能项目。今年,我区有55个项目列入2010年市重点节能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节能总量万吨,分别占全市总量的19%、42%和56%。我们积极督促帮助企业加快节能项目建设,促进早投产、早见效。前8个月,已有台塑、宁波钢铁等50个节能改造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行,可月节约标煤6700吨。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实施宁波钢铁余热发电等重点循环经济项目,确保列入省“991行动计划”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早日投用,不断完善“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北仑模式”,争创全省、全国临港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五)积极构建智慧节能体系。一是完善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全面加强与浙江大学的合作,成功引进西门子、日立、SGS等节能中介服务机构,成立节能服务中心,对占全区能耗总量90%以上的25家耗能大户实施能效对标管理,在钢铁、纺织等行业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广力度,挖掘节能潜力。目前,已有94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80%千吨标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今年27家企业的清洁生产改造方案完成论证。有5家高耗能企业正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总投资额2000万元,每年可节约标煤5000余吨。二是建立节能电子监察服务体系。依托“北仑循环经济网”、“北仑节能服务网”,以能源在线诊断、在线申报、在线测算和量化计算模块等形式,搭建循环经济和节能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实时掌握企业节能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六)切实强化依法综合监管。一是开展节能专项行动。强化节能工作专项和综合性执法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及时督促抓好整改落实。组织区委、区政府节能专项督导组,对街道(乡镇)、主要涉能部门和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工作和淘汰落后产能情况进行实地跟踪督导。组织开展“百名专家(干部)进百家企业”专项活动,选派得力的优秀干部组成综合指导服务组,深入限产、停产企业一线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二是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明确并落实限产、停产企业的主体责任,促进限产、停产企业及时制订工作预案,合理安排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实现企业损失最小化,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七)开展节能全民总动员。全面加强节能降耗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动员,集全区力量共同打赢节能攻坚战。组织开展节能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宾馆活动和低碳经济科普展活动,政府机关和公用事业率先垂范,购买50辆公务自行车和70辆LNG绿色环保公交车,区行政大楼实施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积极倡导“节能、环保、安康”理念,加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消费模式。积极落实建筑、交通、旅游等行业节能规定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强化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注重挖掘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支持”节能工作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二、加强培训、优化服务,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1-10月份,全区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产销率达到%,产销衔接良好;完成出口交货值亿元,增长%;规上工业用电量为亿度,同比增长%。(一)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一是推进“122”优势企业培植计划。制订《北仑区(开发区)优势企业培植工作意见》,确定“122”优势企业名单,明确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引导各类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帮助优势企业解决各类困难与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年新增产值上亿企业预计在25家左右。二是主动联系走访企业。安排时间,有选择性地走访区内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今年重点排出10家符合产业导向、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联系。其中继峰汽车零部件、凯耀电器等企业产值增长迅速,沃茨阀门成为新增产值上亿企业。同时不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活动,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为企业互动搭建交流平台。三是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搜集整理企业反映的问题,抓好企业反映困难、问题的解决与答复。重点是对今年7月15日华区长组织召开座谈会上企业反映的32个问题及由我局联系的“122”重点企业反映的15个问题逐一进行了回复。(二)加大调研力度,切实掌握生产经营状况。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抓好经济运行的动态分析和监测,特别是加强对“122”优势企业的动态跟踪。提高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质量,每月5日前根据网上平台中38家重点企业在内的近100家企业提供的产值、销售及利润等资料,撰写完成数据详实、观点鲜明的经济运行分析,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及时提出对策措施,当好领导的参谋。二是做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现状调研。分行业召开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以及部分新兴产业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介绍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同时安排人员走访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今后5年发展设想等。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配合浙江理工大学区域经济研究课题组完成《北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十二五”规划》,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三)鼓起企业技改创新,服务转型升级。一是指导帮助重点技改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根据国家、省市要求推荐上报重点技改项目,宁波宏协离合器有限公司、宁波辉旺机械有限公司及宁波君灵模具技术有限公司3个技改项目,分别可获得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下达的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改资金227万元、241万元及110万元。积极做好2010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永发集团与凯荣船用有限公司2个技改项目各获得国家工信部专项资金70万元。浙江成路担保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补助100万元。二是做好市级技改项目的申报及竣工验收。对2009年度列入市产业升级促调技改的7个项目按月跟踪进展,并配合市经委技改处对维科棉纺织、勋辉电器等竣工项目进行验收,目前已有2个项目共获得市级配套资金万元,其余项目也已竣工验收。同时积极指导企业申报2010年度宁波市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技改专项,共9个项目列入市级技改专项,其中5个项目已竣工验收。三是引导企业开发工业新产品。通过企业网上直接申报,经市级联合专家小组评定,目前止,我区共有64项新产品列入2010年度宁波市工业新产品前二批试产计划,全年列入宁波市工业新产品试产计划数将超过去年。海伯精密机械自主研发的电动船用推进器、雪龙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散热风扇总成等5家企业的5个新产品被认定为宁波市重点工业新产品,占到全市总量的20%,每个新产品可分别获得奖励资金20万元。宁波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HTM-35GE系列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及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Z系列吉利AT自动变速器被省经信委认定为国内首台套,宁波大港意宁液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吊管机双卷筒组合式液压绞车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内首台(套)产品,3家企业共获得奖励资金250万元。四是组织产业基地及两创示范企业申报。按照市经委有关要求,组织企业开展两创示范企业申报。雪龙集团、永发集团2家企业被评为综合性示范企业,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节能降耗型示范企业等专项性示范企业。同时我区被认定为宁波市汽车零部件特色优势产业基地。1个市级产业基地及6家两创示范企业共争取到市级扶持资金80万元。五是落实区级工业经济扶持政策。经过企业申报,通过我局与区财政局、发改局的联合审核,对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的年产6亿只SMD产品等21个技改项目按照北仑区2009年度工业经济扶持政策落实补助资金万元;对宁波华光不锈钢有限公司等27家年新增产值上10亿、亿元企业落实补助资金万元145万元;对宁波勋辉电器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管理人员参加EMBA培训补助资金万元。(四)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一是组织企业参加模博会。及时掌握企业拓展市场需求,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拓展市场。6月24-27日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模具之都博览会,北仑的模具企业共设近90个摊位,吸引许多客商驻足参观,模博会取得预期成效。二是组织企业参加“成都宁波周”活动。为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组织球冠集团、继峰汽车零部件等6家企业参加“成都宁波周”活动,通过经贸洽谈等多种形式搭建我区企业与内地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平台,会上签约项目2个,签约金额达到亿元。三是组织企业参加服博会。通过宣传发动,共组织8家企业参加第十四届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共设置展位53个,参展企业和展位数为历年最
本文标题:生态工业 科技工作汇报【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3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