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院系:理学院项目研究的意义现如今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逐渐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现在大量的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室外颗粒物浓度研究,而室内颗粒物方面的研究十分有限。由于人们长时间处于室内空间之中,研究室内环境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化学组成将对颗粒物迁移、产生机理及对健康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目前关于室内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远远不及对室外大气颗粒物污染的调查和研究,没有系统性的数据,评定指标也比较单一或者笼统,对室内颗粒物的来源、组成以及室内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课题研究目标本课题以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室内的颗粒物进行研究,以获取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提出高校室内空气颗粒物的防控措施。(1)通过调查问卷或者邀请志愿者对教室环境进行主观评估;(2)对本校不同教室空气中的颗粒物、室内环境因素等进行连续测量;(3)通过数据分析对教室内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粗细颗粒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环境因素;(4)对室内颗粒物污染控制,消减室内颗粒物污染和改进IAQ(室内空气质量)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内容问卷部分满意6%基本满意56%不满意34%很不满意4%学生群体对室内空气品质满意状况的评价问卷部分知道56%知道一点40%完全不知道4%学生对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的认识严重58%一般36%不严重4%无所谓2%学生对室内污染物影响人体程度问卷部分经常3%偶尔54%没有43%学生对室内环境的不适反应知道65%不知道35%严重11%一般52%轻微37%学生对PM2.5对人体危害的认知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危害程度问卷部分满意4%基本满意73%不满意17%很不满意6%教师群体对室内环境质量评价知道63%知道一点37%完全不知道0%教师对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伤害的认知严重87%一般13%不严重0%无所谓0%教师对室内污染物对人体影响程度的认识问卷部分教师对PM2.5对人体危害的认知度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危害程度知道80%不知道20%严重44%一般35%轻微17%不清楚4%经常4%偶尔50%没有46%教师对室内环境的不适反应教师对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为63%,略高于学生群体56%,教师人群中没有完全不知道空气污染危害以及对人体影响,而学生中对室内环境污染认知有4%表示不清楚,对人体影响则有2%表示无所谓。教师对室内空气质量满意程度为73%,明显高于学生群体56%的基本满意度。教师和学生两种人群对室内环境不适反应相差不大。二室内、外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不论室内还是室外PM2.5和PM10的均值都比较高,均已超国家规定的浓度限制(PM2.5的二级限值应小75μg/m³,PM10二级限值应小于150μg/m³)。但比较后发现,室内较室外PM2.5和PM10均较小。而且就PM2.5而言室内外的差值不大,较为接近。三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1.室内PM10与PM2.5浓度的关系3-233-263-273-283-294-94-104-114-124-134-14050100150200PM净重/标况体积日期pm2.5pm10可见室内PM10和PM2.5波动较大。并且室内的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通过计算PM2.5/PM10的比值可以看出室内颗粒物的比值在46.8%—97.4%之间波动。2、室外PM10与PM2.5浓度的关系3-233-263-273-283-294-94-104-114-124-134-1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PM净重/标况体积日期PM2.5PM10从图中可看出室外PM10和PM2.5浓度的变化趋势也与室内PM2.5与PM10颗粒物浓度一致,但是波动幅度较大,与室内PM2.5/PM10比值相比,总体上室内大于室外,这从说明室内的可吸入颗粒物主要以PM2.5为主,并且室外的细颗粒物浓度低于室内。3、室内与室外PM10和PM2.5浓度的关系3-233-263-273-283-294-94-104-114-124-134-140.00.51.01.52.02.53.03.5pm2.5/pm10日期室外室内PM2.5/PM10的比值一般以室内大于室外,这就说明了室内可吸入颗粒物主要以细颗粒物(颗粒物粒径2.5μm)为主,室外也以细颗粒物为主。另外从此图中的室内外PM2.5/PM10均大于50%,原因可能是由于室内特殊条件极其通风情况,窗体渗透率,人的活动量等因素引起的。4、室内与室外PM10和PM2.5浓度的对比3-233-263-273-283-294-94-104-114-124-134-14050100150200250300350400PM净重/标况体积日期室外PM2.5室外PM10室内PM2.5室内PM10从图中可以看出室内、外PM10浓度变化趋势一致,而室内、外PM2.5浓度的变化趋势则不同。但不管是PM10还是PM2.5室内浓度和室外浓度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研究还表明室内颗粒物浓度随室外颗粒物浓度波动,但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表4-1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室内温度PM10PM2.5相对湿度N11111111正态参数a,b均值19.572773.965581.531224.4455标准差1.3327365.6951054.844548.11337最极端差别绝对值0.2850.2900.1760.369正0.2550.2900.1760.369负-0.285-0.215-0.131-0.180Kolmogorov-SmirnovZ0.9440.9600.5841.224渐近显著性(双侧)0.3350.3150.8840.100a.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b.根据数据计算得到。表4-2环境参数和颗粒物值之间的相关性PM2.5(μg/m³)室内温度(℃)相对湿度(%)PM10(μg/m³)PM2.5Pearson相关性10.681*0.744**0.753**显著性(双侧)0.0210.0090.008N11111111室内温度Pearson相关性0.681*10.668*0.715*显著性(双侧)0.0210.0250.013N11111111相对湿度Pearson相关性0.744**0.668*10.947**显著性(双侧)0.0090.0250.000N11111111PM10Pearson相关性0.753**0.715*0.947**1显著性(双侧)0.0080.0130.000N11111111*.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4.3.2Pearson相关分析对环境变量和PM值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下表说明其相关性:结论:教室内的PM10和PM2.5质量浓度受室内相对湿度、温度和窗户的开闭等因素的影响。春季教室内的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而与室内温度相关性不是很明显。防控策略与建议一、减少或消除室内颗粒物污染源,主要包括烟草烟雾控制和建筑通风系统的清理;二、控制颗粒物由室外向室内的传输量,以降低大气悬浮颗粒物的对室内的影响;三、室内的空气应进行净化,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浓度。
本文标题:室内颗粒污染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