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汇报(精选5篇)
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汇报(精选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汇报(精选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街道全民创业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1各塔埠街道全民创业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近年来,各塔埠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区关于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的工作安排,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紧密结合辖区实际,通过政策宣传发动、摸排创业资源、主动协调服务等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好服务。在全民创业工作中,街道认真领会有关文件工作精神,创新工作思路,鼓励广大群众创业兴业,并将全民创业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和当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主导产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激活民资,增强群众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努力在全街道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积极推进了街道辖区全民创业活动的开展。现将街道去年全民创业暨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多方宣传,掀起全民创业高潮为认真做好全民创业工作,街道成立了全民创业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街道、社区全民创业行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为鼓励辖区居民群众的创业热情,积极动员辖区居民群众参与到全民创业行动中来,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妇联、工会等部门职能优势,组织社区开展了多形式、多方位的全民创业知识、政策和技能宣传培训活动。一是利用社区内阅报栏、墙报和板报集中宣传等方式,向辖区群众广泛宣传市、区开展全民创业行动的内容、政策和要求,营造全民创业氛围。二是通过技能培训、参观走访和邀请辖区创业成功的下岗人员与辖区有创业意愿的群众现场交流等形式,激发群众参与自主创业的热情。通过多方位、多形式的宣传,为全民创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2010年至今新增就业再就业148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23人,困难人员再就业880人,组织再就业培训850人,新成长劳动力330人,组织创业能力培训150人,促进了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深入辖区,摸排资源,努力增强创业服务能力为提升向创业人员及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街道年初开展了对辖区的创业资源进一步步摸底排查工作。首先、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所有上规模的企业的闲臵厂房、场地进行了摸底,把摸排出来的企业有意愿出租的楼房、库房和场地等进行了登记造册,不仅为下一步引进新经营户和向来街道辖区投资的经营户推荐场地做好了前期准备,同时也为辖区企业盘活闲臵资产拓宽了渠道,受到了闲臵房屋企业业主的欢迎。其次,发挥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职能作用,及时收集、整理和向社区群众发布就业信息,指导和引导群众再就业。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为就业者提供更多岗位。街道对于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招商服务小组定期与投资商联系,积极协调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及用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企业顺利落户。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共享资源和便利条件,为龙胜畜禽有限公司解决用水用电问题、为睿和机械项目协调工农关系问题等。加强与各级机关部门的交往合作,为投资项目相关手续的办理提供指导与协调服务,为招商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创业环境。“十大农业项目”中的龙盛畜禽扩建项目,投资8000万元,目前正在试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为社会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十大工业扩建项目”中的睿和机械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该项目已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可提供工作岗位200个。四、以发展特色加工业为契机,稳定就业。街道官庄社区的四姐手工坊由市二麻厂下岗女工皱晶创建,生产20余种仿珍珠镶包,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年销售额过百万。箱包生产简单易学,无需投入资金,非常适合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在工坊的发展过程中,街道积极为工坊提供各方面支持与扶助。针对其流动资金紧缺,协调劳保、金融财政等部门,帮助工坊争取创业小额担保免息贷款,5万元免息贷款已到位;工坊工人紧缺,街道发动各社区联系介绍辖区下岗或待业人员在工坊灵活就业,并在街道年初的“春风送暖”招聘会上,积极为工坊提供摊位,当场招工数十人;工坊原地处官庄市场胡同里的几间平房里,交通不便、知名度低,街道了解情况后,积极为工坊协调了现有场地,扩充了生产规模和门面,提高了工坊的知名度,改善了其发展条件。在迁入新址的一个月时间,共接收500余人就业。存在问题:1、各塔埠街道办事处地处市南工业区,辖区内破产企业多,失业人员多,困难群众多。2、本土企业壮大受企业主个人素质影响,企业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3、创业人员在创业之前所遇到的项目和资金问题。有些创业主体有看中的项目,但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迟迟不能开展创业,导致机会白白流失;有些主体创业之初资金紧张,周转不畅,而担保贷款方面又没有足够的抵偿,导致创业项目停滞。4、创业者在成功创业之后所遇到的市场问题。作为没有经验的创业者,高风险的市场带来巨大利益,但在商品市场中如果没有把握住机会,容易得不偿失,低风险的市场回报微乎其微,不能达到创业者的初衷。这也使得一部分创业者谨小慎微,不能放手创业。全民创业是一项顺应民心的工程,需要全社区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在下一步工作中,针对以上这此问题,我们将采取强有力措施,在保持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性和持久性,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逐一计划,认真解决。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用成功者的事例激励他们,使那些激情不高的待创者认识到创业的好处,创业的利益,和创业的优惠条件与政策,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创业能改变人生的道理,从思想上完成“要我创业”到“我要创业”的改变。2、加强工贸,劳保等部门的合作,为那些创业者提供新鲜又有活力的创业项目,提高他们的创业热情。对招商引资和特色加工业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开发就业岗位。3、建立创业基金,创业者联合会等,加强创业者们自身的联系,有利于他们交流经验,开拓市场,互相扶持,做大做强。各塔埠街道2011年5月5日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2关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汇报今年4月,我市被确认为首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以来,在大丰市委、市政府和盐城市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体系1、构建创建组织体系。大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盐城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范大玉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落实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推进工作。市政府成立以范大玉为组长,市政府办、人社局、经信委等28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大丰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和出台创建工作方案,围绕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工作考核体系五大体系66项标准,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工作和考核目标,细化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得到全面落实。2、完善创建政策。为全面推动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发[2013]48号),就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大学生创业等18个方面出台了含金量高、激励作用强的政策,同时市财政设立1个亿的全民创业专项资金扶持创业。为进一步抓好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大丰日报刊登政策解读,相关部门公开进行服务承诺。同时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围绕资金补贴、申请流程等方面,专门出台了《大丰市扶持创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补贴标准,简化申报流程,确保政策落到实处。3、强势组织推进。为推进全民创业,我市将全民创业工作和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创业带动就业纳入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盐城市全民创业大会召开后,我市市委书记倪峰专门召开座谈会,听取我市全民创业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要求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全民发动,重点重抓,形成合力,迅速掀起全民创业新高潮。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全民创业大会,现场为100名企业者免费发放工商营业执照。市政府还多次召开创建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制定鼓励创业政策,及时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9月26日,在市新词广场举办’2013促进创业就业暨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市领导范大玉、袁冬青等到现场视察。会上进行了创业政策宣传和创业项目推介活动,吸引4000多名群众到场。二、加大宣传力度,造浓创业氛围一是宣传创业政策。为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激情,造浓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氛围。充分利用报社、电视台、网络、电子广告屏等宣传创业政策、意义,同时向社会发放政策简单、宣传页10000多份,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宣传创业典型。树立创业典型,带动群众创业热情和创业信心,在《盐阜大众报》对我市两位创业典型进行宣传、在《大丰日报》上连续一个月刊登创业政策和创业典型事迹。组织全市全民创业典型巡回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创业宣讲活动,已在我市大中、新丰等镇组织宣讲活动6场,3000多名群众、村组干部、企业工作人员、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有创业愿望人员到场学习。三是创新宣传载体。在市政府网站《中国大丰》开设创业型城市专题板块,包括创建动态、政策文件等栏目,进行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典型、创业园区等宣传,该专题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采用;通过市镇村三级人社基层平台加强宣传政策,特别宣传身边的创业典型,在全市开展征集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发放创业政策宣传页、开办创业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宣传全民创业。三、加快载体建设,培植创业典型今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工作,把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年初专门发文将全市12个镇工业集中区集体更名为创业园,将我市商业街更名为全民创业街,在项目、土地、资金等方面向创业载体倾斜,加大创业载体建设扶持力度,促进全民创业。1、大力培植创业孵化基地。一是放大留学生创业园效应。为了集聚高层次人才,孵化高成长企业,培育高科技企业,在经济开发区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园区包括层高24层的国际商务大厦、标准厂房40000平方米和多个专业技术研发和实验平台,目前已有德国留学回国的李臣创办的盐城丰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日本留学回国的李浩杰创办的大丰市金诺机械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入驻园区。二是培植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为推动科技创业能力向创业成果转变,我市建立了“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以创意产业集聚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产业和工业设计为抓手,建立科技型创业孵化基地,推进科技人才向创业人才转变,目前该创业园内已有37家企业入驻。三是培植农民创业园。为发展农业项目,鼓励农民创业,向农民创业提供合适的平台,今年我市加大农业创业园建设,在草庙镇建立的农业创业园“希望田野”已形成一定规模,园区规划面积1万亩,已有总投资7000万元的农业观光园、植物园等3个农业创业项目进驻园区。目前东方1号、希望田野正在积极申报省和盐城市创业载体;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鼓励部门、企业建设生产型、市场型等类型的创业园,建立多元化的创业发展模式。2、加快培训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加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建立完整的创业培训体系,让我市有创业意愿的人都能得到创业培训的机会,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在市职教中心共建创业培训基地,计划三年投资1000万元,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用于购买培训设备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导师咨询工作室、创业培训教室、创业实训教室、学生创业园,安排32名专业教师负责全民创业培训工作。3、大力培植创业典型。在各镇开展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征集和展示活动,共征集项目43个,并选取其中3个申报盐城市优秀小本创业项目。联合市妇联、市团委推荐20个优秀小本创业项目在我市新词广场进行推介和展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份,受到群众的热烈的欢迎。四、切实优化服务,狠抓政策落实1、加强创业服务。健全服务网络,利用现有市镇两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平台,专门挂牌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市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服务窗口,解答创业咨询,受理创
本文标题: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汇报(精选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59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