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考试工作计划汇总(通用4篇)
考试工作计划汇总(通用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考试工作计划汇总(通用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考试工作计划篇【第一篇】一﹑期中考试1、考试时间:20xx年11月10日—11月14日2、考试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自行安排)3、考试科目:高考科目(高二会考科目另行安排)4、各科考试时间: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英语120分钟(含听力),其他科目90分钟。5、各科考试分值:语、数、外(含听力)150分,其他100分。6、命题要求:基础,中等;能力=6:3:1(难度系数控制在——)。7、命题老师:各年级备课组长8、交题时间:第10周星期一(11月3日)之前将试题及答案(答案要附有评分标准,英语要有听力测试光盘或磁带,命题要注明命题人和审题人)交到教务科z老师(高一)、z老师(高二)处。9、命题教师在该科目考试前一天到校油印室检查试卷是否存在问题。10、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11、考试座位和试室安排:z(年级有要求要及时与z同志联系)12、考务:zz、各年级长助理13、考试信号:z14、主考:z副主考:高一:z高二:z15、课程调整: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后开始军训,高二年级星期一至星期三按课表上课,考试期间晚修按安排表执行。二、复习要求各学科根据教学进度情况至少安排一周时间有针对性地辅导训练,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试能力。三、评卷及统分1、各备课组应统一根据评分标准进行集中流水评卷。2、12周星期二,各学科把考试成绩送交班主任,把试卷分析送交教务科。3、12周内各年级做好总分统计、考试分析并把年级总成绩发送教务科邮箱(z)。四、教学检查与反馈1、检查时间:第12周2、检查内容与方式:(1)作业。各班把指定的五位学生(班长、学习委员、学号07、12、17)的各科作业星期二上午送到教师阅览室。(2)问卷调查。(时间待定)3、反馈时间:第13周4、反馈内容与方式: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检查情况、问卷调查情况、平时巡查情况。方式为全校教师会、年级教师会、科组教师会、网上公布等。教务科、教研室考试工作计划篇【第二篇】本学期在班主任、备课组长及全体教师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工作下,年级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方面工作都扎扎实实、严谨有序。但是一学期来我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能不能得到学校领导的承认、能不能得到家长、学生的认可?我们一学期来的辛劳、苦劳最终能不能变成功劳,都取决于期末考试的成绩,很现实地讲,取决于从今天开始一个月的期末复习备考工作。但是当前有的班学风不正、不浓,学生浮躁,课间教室走廊不静,甚至上课教室不安静,这些问题是学生管理松散的反映,使我们对学生要求不严的反映,个别学生严重违规(旷课等),班主任、任课教师听之任之或者束手无策,虽是个别,影响较坏,影响班风、学风,最终影响我们的教学成绩。部分教师存在着侥幸心理,纪律观念淡薄,不能按时上下班;不认真备课,不认真研究学情,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够心中有数;上课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缺少计划;批改作业不细心,反馈不及时时,不去发现学生问题,不去查找学生的知识漏洞;辅导不下功夫,不去落实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遇到困难找客观理由,替自己开脱等等。这些现象虽是个别,但却影响着整个年级的复习备考工作,希望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自己对照查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相信大家会这样做的,因为我们这个集体里没有不向上、不想把工作做好的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教学成绩是我们老师的生命线,提高成绩是硬道理。奋斗拼搏一个月,考试成绩好了,我们才可以过一个舒心的春节,千万不能到成绩出来,想做都没有机会了。希望今天会后,我们迅速行动起来,从老师到学生,掀起期末学习高潮。下面提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1、珍惜分秒,提高效率,做到“七个必须”。这就是:我们必须备好每节课,每节课复习目标必须明确,复习任务必须适中,复习方法必须科学,辅导重点必须提前找准,练习题必须精选,复习效果必须反馈。2、激发学生发复习兴趣,提高复习的自觉性。班主任要搞好复习动员,指导学生定好复习目标、各科分数目标、追赶目标,张贴上墙。让学生学有动力,赶有目标;各位教师要注意激励学生,多鼓劲,少批评,拉近师生感情;多树好典型,别树不好的典型,不能讽刺学生,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复习兴趣,由要我复习,到我要复习。3、制定可行性复习计划,做到复习有条不紊。各备课组、每位教师要对期末总复习任务进行系统梳理,对本学期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对每个知识点的考试要求以及出题方式做到成竹在胸,然后把每个知识点详细分解到每节课;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知道哪个培养对象本学科弱,重点辅导那些同学,怎么进行练习设计等进行系统梳理,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切忌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4、落实复习“四个环节”,切实提高复习质量。(1)整合知识点,排查缺漏,搞好基础知识过关。数理化生:可以把课本上的例题和作业题进行组合,对学生进行检测。不要认为课本上的题学生都能做准确,我们不妨这样做一下,看看其结果如何。语文:要求背诵的内容,搞成填空,检测学生,看到底有多少学生过关;不妨让学生背上成10篇作文,学会嫁接,以备考试之需。英语:也要准备几篇作文,让学生强化记忆,重点短语、句子帮助学生整理出来,具体到每一天,让学生记忆。政史地的必背知识,整理成填空题、问答题,让学生去记,并且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默写出来。这样扎实地过上一遍,彻底澄清学生的底子,为复习什么提供依据。要知道复习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就是解决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变不会为会,变不准确为准确,这就是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步做起来比较困难,但它是复习有效的前提和基础,好像很慢,其实是快。因为我们解决的是学生不会的问题,而不是重复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考试工作计划篇【第三篇】一、比较11年说明与10说明的改变两年的说明变化不是很大,在能力要求方面的改变是:1、几项能力要求的顺序进行了调整,11年山东生物高考考试说明学习心得及今后工作计划。原顺序是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现在的顺序是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把实验与探究能力顺序提到第二位,从山东往年理综高考命题来看,生物实验设计年年都有,且赋分很高。今年还是很重视实验和探究能力。以课本实验为抓手,多做中等难度实验题。2、具体要求方面:理解能力中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内容改为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获取信息的能力中重视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改为关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其他能力要求未变。在考试内容中,则去掉了原来的与课程标准的了解水平相当。题型示例中增加了10年的5个山东试题,1个全国题,1个上海理综题,从考试范围与要求看,与去年完全一致的必考知识部分,保持了相对稳定,选修一去了一部分知识点,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总体来看,和去年高考相比较,预计今年难度会下降。下一步,应注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和夯实基础知识,二轮中尽早回归课本。二、今后工作思路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究,结合泰安二轮复习研讨会精神,谈一下今后工作思路。1、继续加强高考研究,确保科学备考考试说明是高中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对比前几年的考试说明,找出每年考试说明的新变化,分析这些新变化的原因及其蕴含的信息,准确把握备考方向。细化考试说明提出的4项能力要求,明确每项能力的内涵及4项能力间的联系,找出考查每项能力的最佳和最常用的知识载体;细化说明规定的内容范围,明确考试说明对每个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分析以某一知识点为载体所能考查的能力。高考试题是考试说明的直接体现,从高考试题中获得的体验与信息是最直接、最感性的。运用大规模考试的命题理论与技术,学习和研析高考试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找出高考命题的一般规律和近几年命题的演变轨迹,为科学备考复习提供有效的依据2、继续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构建知识网络。依据考试说明对学生薄弱点进行复习,并引导学生运用精加工策略、比较和归纳等方法突出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网络图、流程图或概念图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工作计划《11年山东生物高考考试说明学习心得及今后工作计划》。通过教师的创造性活动,给旧内容赋予新思路,给复习课注入活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高效活化学生思维。3、加强实验复习,高效提升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是新课程高考重点考查的核心能力之一,加强实验复习,必将高效提升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一要把考试说明规定的19个必修实验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指导考生掌握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结果分析,总结和领悟其中的实验基本原则,重视培养迁移能力。二要对上述实验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若将实验材料换一换,步骤改一改,情境变一变,实验并一并,都会拓展出许多新实验。若将实验进行延伸,也会得到许多新实验,如用质壁分离实验测定细胞液浓度、判断细胞的年龄和生命状态。三要指导考生分析和研究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新课标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很多,如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等,这些都凝聚了科学家的智慧和汗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方法,教师要注重引导考生总结和领悟实验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四要重视采用多题型训练学生纸笔回答实验题的能力。指导考生熟悉实验题的一般题型,常见的实验题型有:补充完善型、分析结果型、修正评价型、设计型、综合型等,且大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指导考生明确命题意图和要求,准确选择实验材料,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原则,克服思维定式,要用简洁、清晰、逻辑性强的语言或其他形式准确地描述或回答实验题,从而掌握不同题型解题规律和技巧。4、理论联系实际,高效提升学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复习时应尽力挖掘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问题情境可源于生活、生产实践,也可源于生命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及综合,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生命科学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培养考生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迁移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遵循高起点、低落点、不超标的原则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不管情境有多新、试题能力价值有多大,但答案一定要落在课程标准和不同教材的交集之内,杜绝本末倒置、一味求新、偏离高考方向的复习方式。5、精选习题,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精选题目,按照不贪多,抓落实;定时练,重强化;靠高考,多动手原则进行规范训练,向规范要质量、要分数。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认真读题审题,找出关键字词,挖掘隐含条件,获取有效信息;仔细分析题意,弄清命题意图;引导学生掌握答题得高分的技巧;狠抓落实,加大纠错力度,引导考生主动建立错题本,找到自己知识的缺陷、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通过规范训练,让考生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具有良好的应试心理准备,提高应试能力。考试工作计划篇【第四篇】各学院:本学期各类课程仍进行期中考试(不含红山学院),具体安排如下:一、考试时间本学期期中考试时间安排在第8—9教学周。教务处安排的课程考试在4月16、17日两天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二、考试课程1、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本学期期中考试由教务处负责安排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有:微积分Ⅲ(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含工科)、高等数学Ⅱ(下)、大学英语(下)(不含艺术学院)、财务管理、金融学(14级)。其余课程由开课学院负责安排。2、专业主干课期中考试由各学院自行组织,报教务处备案。3、法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新闻学院学生的期中考试由学院负责组织,报教务处备案。三、命题1、本学期教务处统一组织的`期中考试,考试
本文标题:考试工作计划汇总(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63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