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常虎高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附件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新联支线延长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本项目即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新联支线延长线),是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的一部分。本项目全长9.404894km,起点(桩号K0+000)位于沙田镇西大坦,起点与规划的西大坦大道相连,终点桩号K9+404.894,对应正在施工的新联支线三标设计桩号K0+810。本项目主线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28m,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桥涵车辆荷载标准为:公路-I级。1工程概况1.1项目组成本项目是新建公路项目,建设单位是东莞市新远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总投资约11.11亿元。根据本项目工可报告,本项目工程主要包括线路工程、桥梁工程、涵洞工程、立交工程等几个方面。本项目需新建特大桥2座,大桥1座,共长5970m;无中桥、小桥;涵洞3道;互通式立体交叉2处。本项目线路图见下图:1.2土石方平衡根据《东莞市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新联支线延长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本项目挖方约20.66万m3,填方约42.13万m3,需借方约21.47万m3,无弃土。由于在K6+873~K7+117路段(经过凤凰山)需进行土方开挖,因此《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建议在该段采用超挖方法解决土方不足问题。本公路无弃土,因此不设弃土场。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记录的植物以及采集鉴定的标本,统计得到,调查区域共有维管植物70科151属182种。调查区域未发现国家级或省级保护植物。沿线植被类型主要有人工林植被、灌草丛、果园、菜园。据调查,评价区内出现的主要植物群落有马尾松群落、马尾松+尾叶按群落、杉树+漆树群落、尾叶桉群落、大叶相思-黄牛木群落、台湾相思+潺槁木姜子群落、山黄麻+苦楝群落、类芦+三叶鬼针草群落。据调查,本项目沿线无大型野生动物。目前该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主要有昆虫类、鼠类、蛇类、蟾蜍、蛙和喜鹊、麻雀等鸟类。家禽家畜,养殖种类有猪、牛、狗、鸡、鸭、鹅等传统种类。2.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沿线的部分噪声敏感点(主要是集中居民点)声环境质量现状出现超标(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或4类标准)。2.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由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沿线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NO2小时平均浓度、CO小时平均浓度、TSP日平均浓度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2000年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说明本项目沿线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项目沿线经过的河流中,东引运河水环境质量现状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穗丰年水道、西太隆河、太平水道水环境质量现状执行Ⅳ类标准,鱼塘水质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由监测结果知,本次评价在上述河流所设的各水质监测断面(点)水质总体都不达标,每个监测断面(点)都有若干水质参数超标。其中,DO(溶解氧)的超标问题最突出。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3.1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1)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及措施①本项目工程占用的土地类型包括菜地、林地(主要是人工桉树林)、宅基地、鱼塘、公路、荒地、河沟和平整地。本项目占地造成的原有生物量的总损失为474.65t。根据本项目的绿化规划,本项目道路总体绿化面积达15.96ha,道路绿地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可达1087t和179.9t/a。本项目建成后,本公路绿地的建设,完全可补偿本项目占地所造成的原有生物量的损失,且植物生物量还将比以前有所增加。②本公路路基填方大于挖方,需借土方21.47万m3。由于在K6+873~K7+117路段需进行土方开挖,因此在该段采用超挖方法解决土方不足问题。由现场生态调查可知,该深挖段山体的植被主要是马尾松、尾叶桉等人工林,群落结构简单;深挖将减少该段山体的少量植被,但由于深挖段长度仅244m,造成原有植被生物量的损失量较小,采取护坡种植植物等植被恢复措施后,不会对该段的植被造成明显影响。③由于本项目沿现有渡轮路走廊带布线,所以主体工程部分路段高架桥的架设会影响现有渡轮路路侧的部分行道树。受影响的这些行道树生长年限都在十年以上,在施工期需对它们进行移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并不会导致这些行道树生物量减少,不造成损失。(2)施工期对景观的影响分析及措施本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周围的景观有一定的影响。造成景观环境影响的主要有是高填深挖路段、施工期临时用地及建筑等。拟采取以下措施:施工期临时用地尽量选择设在公路红线范围内;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临时用地的植被。3.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施工期噪声主要包括施工场地、混凝土搅拌站的机械噪声,以及运输物料车辆的噪声。(1)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影响及措施经预测可知,昼间吊车的噪声影响范围是57m,昼间其他施工机械噪声的最大影响范围是32m(压路机);夜间装载机、平地机的噪声影响范围是282m,夜间其他施工机械噪声的最大影响范围是178m(推土机、压路机、吊车)。拟采取的措施包括:昼间施工场地应距离居民区至少32m;昼间吊车作业的地点应距离居民区至少57m。夜间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较大,禁止夜间在距离居民区282m以内的范围使用装载机、平地机等高噪声的施工机械;避免夜间在距离居民区178m以内的范围进行施工。此外,尽量使用低噪声机械,并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采取这些措施后,可大大减少施工期施工噪声的影响。(2)施工期交通噪声影响及措施施工期交通噪声由汽车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产生。经预测可知,在施工期,自卸卡车昼间行驶会造成运输路线两侧10m范围内噪声超标,夜间行驶会造成运输路线两侧100m范围内噪声超标,因此应尽量避免夜间运输。运输车辆在途经居民区附近时禁鸣喇叭并降低车速,以减少施工期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沥青烟。(1)施工期扬尘影响及措施施工期扬尘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扬尘、物料堆场扬尘、施工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①本项目的水泥混凝土部分外购,部分自设集中搅拌站进行搅拌。站拌引起的扬尘TSP污染集中在搅拌站周围,影响范围一般在下风向150m范围内。因此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应合理选址,选址一般应距离敏感点下风向至少150m;建议搅拌站尽量设置在公路永久占地范围内,并在搅拌机周围设置临时挡风板,减少风吹起扬尘。②物料堆场的扬尘包括料堆的风吹扬尘、物料装卸扬尘等。堆场周围设置挡风板;粉状材料用塑料薄膜遮盖以防风;通过洒水可有效抑制扬尘量,洒水一般可使扬尘量减少70%;建议桥梁结构预制场、物料堆场应尽量远离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尽量设在居民区下风向。③据类比,一般施工工地扬尘的影响范围为150m。应在施工工地周围设置临时挡风栅栏;在施工工地地面上适当洒水可明显减少扬尘量。运输车辆在积尘路面要减速行驶;进出施工工地的道路路面保持湿润,可铺设竹笆、草包等,以减少由于汽车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采取这些措施后,施工工地扬尘量可减少70%~80%,施工工地边界外100m处TSP的小时平均浓度可减少到0.45mg/m3。④为减少车辆在裸露地面上行驶时产生的扬尘,应在裸露地面上适当洒水,施工车辆在裸露地面上行驶时应降低车速。⑤为减少施工车辆在运输道路上行驶时产生的扬尘,车辆在离开施工工地前应在固定洗车点冲洗车身、车轮。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大大减少本项目施工期扬尘的影响。(2)施工期沥青烟影响及措施本项目所用沥青料全部外购,从外地运输到施工工地后直接使用,不自设沥青搅拌站。施工期的沥青烟是指在沥青摊铺过程中沥青热油挥发产生的无组织沥青烟。在本项目的沥青摊铺过程中,沥青烟影响的主要是现场施工人员,据有关资料,沥青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的影响距离一般在50m之内。因此,桥梁结构预制场地应尽量远离居民区。在居民区附近铺设沥青路面时,应避免在清晨和晚间大气扩散条件相对不好的时候进行。采取这种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沥青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4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影响及措施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污水及粪便污水。本项目施工人员每日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18t/d,年排放量为6570t/a。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可选择地埋式接触氧化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后,排入农灌渠或自建水塘的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拟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这两者中较严格的标准值。由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对水环境的影响很小。(2)桥墩结构施工废水影响及措施本项目河道中的桥墩施工过程产生污水影响如下:A:据类比,在采用钢护筒围堰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施工时,施工产生的SS在下游50m附近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的要求。B:围堰内的积水含有悬浮物等,从围堰内抽出的水需在岸边设置的沉淀池中沉淀后再排回河流中。C:钻孔过程中的钻孔废水进入泥浆回收池回收利用,但仍会溢出一定量的泥浆,溢出泥浆需要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主要措施是在泥浆回收池外缘地势低处设一沉砂池,并用沙包堆高作围堰。采取以上措施后,桥墩结构施工废水不会对河流水质产生明显影响。(3)工地洗车废水影响及措施运输车辆在离开工地前需在固定的洗车点进行冲洗。为减少洗车用水量和减少洗车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工地洗车废水应经处理后循环使用。采取这种措施后,本项目工地的洗车废水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3.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工程固体废物。(1)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施工驻地的施工人员的废弃食物等,以及施工现场的移动厕所中的排泄物。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2t/d,年产生量为73t/a。各施工驻地应安排专人清理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运走处理;施工现场的移动厕所中的排泄物由环卫部门吸粪车吸走处理。(2)工程固体废物工程固体废物主要是剩余的筑路材料。公路施工剩余的筑路材料包括石料、砂、沥青、水泥、钢材等。应按计划和施工的操作规程,尽量减少余下的物料;一旦有剩余材料,可供周边地区修补乡村道路或建筑使用,或者卖给废品收购站。不可回收利用的物料应清运到当地指定的垃圾场。在落实以上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6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措施①本项目连通虎门镇、沙田镇和沙田港区,对港区的物流业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本工程需征用土地约563亩,其中菜地49.2亩,香蕉林14.9亩,鱼塘44.3亩。由于本项目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程度较高,该地区的农户并非完全依附农田或鱼塘生活,而且本项目占用土地的面积不大,因此对农户的影响不大。③本工程需拆迁建筑物14965m2(包括框架楼房、砖砼楼房、砖瓦房、简易房)。拆迁安置工作由当地政府负责协调、组织、安排与实施,由建设单位承担相关的拆迁安置、征地补偿费用。总的来说,本项目的征地拆迁量不大,在做好征地、拆迁补偿和安置工作的情况下,本项目的征地、拆迁不会给受影响居民和单位带来明显影响。4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4.1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措施(1)营运期对植被的影响分析及措施本工程占用林地仅90.54亩,且基本都是人工林,因此,占用林地对整个评价区的林地覆盖率的影响不大,所以对当地总体生态效应影响不大。(2)营运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分析及措施本项目占用凤凰山的小部分山体,占地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野生动物的活动空间;但是公路沿线在大尺度上具有相同的生境,在评价区有许多替代生境,动物容易找到新栖息场所,此外,本公路沿线是较发达的城镇,野生动物少,没有大型野生动物,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影响不大。4.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及拟采取的措施本项目营运期的噪声源
本文标题:常虎高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64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