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最新4篇)
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最新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最新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折扣问题教学设计【第一篇】折扣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9页例9、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六第7-10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理解不同形式的有关打折的简单问题之间的联系,会解答此类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培养模型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学重点:理解折扣含义,学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关于折扣的不同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打折谈话:最近我们学习了有关纳税、利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关于商品打折问题。(板书课题)你们遇到过商品打折出售的问题吗?能把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大家吗?问: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三折”呢?谈话:现在大家了解了打折的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二、教学例题1.审题仔细审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例4的场景图。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2.探索解法。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原价×80%=实际售价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ⅹ×80%=12ⅹ=12÷ⅹ=15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4.指导完成“练一练”问:《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五、巩固练习1.做练习十六第8题。学生解答后追问: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2.做练习十六第9题。当原价未知时,应该怎样解答?为什么?3.做练习十六第10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计算结果为什么是九折?六、全课小结提问:回忆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提出要求:课后抽时间到附近的商场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有关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解答。板书:商品打折问题原价×80%=实际售价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ⅹ×80%=12ⅹ=12÷ⅹ=15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检验:12÷15==80%15×80%=12(元)反思:《折扣问题》教学设计.公开课设计【第二篇】《折扣问题》教学设计东方市江边中心学校蔡能周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8页例4及相关练习。教材简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纳税问题”和“利息问题”,掌握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思考方法。例4主要结合折扣的知识,教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折扣的含义,知道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3、进一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者之间的关系,学会“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现价、原价、折扣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1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谈话:刚开学时,大家去书店买书吗?买什么书?多少元?有打折吗?打几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折扣问题。(板书课题:折扣问题)(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2、认识打折。(1)谈话:打折是什么意思?你们以前遇到过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吗?谁能把你了解的有关知识介绍给大家?学生回答。(2)自学教材第8页的底注。学生自学。(3)提问:谁来说说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三折”呢?指名回答。(4)出示第9页第3题,指名回答。3、谈话:几折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几几折就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几。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打折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研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设计意图:结合自学,让学生准确把握折扣的含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二、思考交流,探究新知1、分析、理解题意(出示例题图)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回答问题。(1)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图中已知的信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关系?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指名回答。(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仔细审题,找到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信息。)22、分析数量关系。谈话:“打八折”在题目中表示什么意思?提问:80%在题中表示哪个数量相当于哪个数量的80%?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的?你能用等量关系式表示原价和实际售价的关系吗?先让学生写关系式,再交流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原价×80%=实际售价提问:在这个数量关系式里,哪个价格是已知的?哪个价格是需要求的?3、解决问题。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学生尝试做,个别板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百分数的计算是怎样处理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x元。X×80%=12X=12÷X=15(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围绕“八折”的含义找到单位“1”,写出数量关系,突出解题关键。)4、引导检验,沟通联系。(1)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你会检验吗?(学生结合问题情景进行检验,交流反馈时让学生明确检验时用实际售价除以原价,看看是不是打了八折;或者看原价的80%是不是12元。)(2)完成答语。3(设计意图:通过检验,一方面能让学生体会到检验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沟通相关数量关系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5、回顾反思,提升认识。①这道题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②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解决时要注意些什么?(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升成理性的认识,拓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谈话:大家帮助小晴算出了《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2元,那么小洪买的《成语故事》原价又是多少元呢?(一)达标练习:完成“练一练”。(1)学生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板演。(2)集体交流。(二)反馈练习:第9页练习三的2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解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四、当堂检测:1、小刚买一件时尚短袖,原价60元,如果打八五折出售是多少元?2、李阿姨在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请同学们算算看,这条牛仔裤原来多少元?4(设计意图:看学生是否学会了解答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检验学生当堂知识的达成情况。)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谈谈你的收获?小结:“打折”这一现象在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学习这一知识对于我们非常有必要。大家回去了解一下,你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和打折有关的信息,收集起来,我们下节课交流。(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又体现了数学学习要由书本走向生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从而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到生活中去。)板书设计:折扣问题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x元。原价×80%=实际售价X×80%=12实际售价÷原价=折扣X=12÷X=155设计意图:本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揭示课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折扣的含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探究发现。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围绕“八折”的含义找到单位“1”,写出数量关系,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方程,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教科书第8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春节刚过,相信你们在春节都去买了好多的新衣服,大家在逛街的时候看到各大商场都在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吗?你看到了哪些促销方式?刚才大家说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一种促销手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6打折的知识。板书课题:折扣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式的谈话方式展开全课的教学,于平淡之中见真实。二、教学例41、认识折扣。(1)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课件出示)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2)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课件)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2、探索解法。(1)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2)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3)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4)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原价×80%=实际售价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ⅹ×80%=12ⅹ=12÷ⅹ=15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7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先让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再交流交验方法。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4、你能试着总结求现价基本数量关系怎样?现价=原价×折扣如果把折扣看成百分之几十,解决这类问题时你想到什么?与学过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题思路是一致的。二、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说说《成语故事》的现价与原价有什么关系,知道了现价怎样求原价。再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小洪的话列方程解答。学生解答后交流: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关系?你又是怎
本文标题:折扣问题教学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74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