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树木栽培学教案第1、2章生长环境
1园林树木栽培学绪论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及其作用(一)园林树木栽培的意义园林树木栽培系指园林树木由苗木培育开始,并根据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经过苗木出圃、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生长发育到植物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一全过程中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园林树木苗木培育、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植物体保护等。(二)园林树木栽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乃至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向城市集中聚居,城市中工业和人口髙度集中,空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话环境,日益显得重要。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城市的畸形发展,人口过于集中,使人们产生回归大自然的欲望,因此,目前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视园林绿化的工作。城市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的绿化、美化会追求更高的标准。不仅需要数量足够的园林苗木供应,而且需要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随着园林绿化、美化的发展,社会对苗木的规格要求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因此,培育大规格以及特大规格苗木是今后育苗的方向,这是由于社会对绿化美化都急于求成的心理所致,也是大型苗木绿化栽植立竿见影、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所致。同时也要求大规格苗木具有非常好的质量,如标准的树形,或特殊的造型,或异型树。园林树木是城市、风景区、疗养胜地、厂矿、医院、学校及居住区等园林绿化的主体,园林树木则是这一主体中主要绿化题材之一,不论在整个园林绿化系统,或在各类型园林绿地中,它们都起着骨干的作用。虽然园林绿化的题材很多,其基础都是园林树木。园林树木中的园林树木以其种种繁多,丰富多彩,特点突出而在园林造景中必不可少。我国原产的乔木、灌木树种约达8000种,其中乔木树种2000多种。特别是乔木,体型比较高大,寿命比较长,养护管理比较简单,是其他绿化植物材料不能比拟的。1.园林树木具有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众所周知,树阴下会感到凉爽宜人,这主要是树冠遮挡了炎暑阳光的辐射热,降低了小环境温度的结果。植物能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据测定,一株中等大小的杨树,在夏季的白天,每小时可由叶片蒸腾水分25kg,一天的蒸腾量就达500kg之多,若有1000棵树,其效果就相当于在该处洒水500t的水分。一般树林中的空气湿度比空旷地的空气湿度高7%~14%。植物有防尘固沙作用。如公园中的风速要比城区的小80%~90%。将植物组防护林带,则可防风、防沙和固沙,三北防护林带就足以说明这种功效。2植物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植物能自然净化空气。植物吸收CO2,放出O2,而人们呼出的CO2只占植物吸收CO2的1/20,这样大量的CO2被植物吸收,又出O2,从而就可积极恢复并维持生态自然循环和自然净化的能力。园林树木还具有吸收不同有毒气体、阻滞烟尘和尘埃及分泌杀菌素的功能。园林树木栽培系指园林树木由苗木培育开始,并根据园林设计所选定的树种,经过苗木出圃、运输定植到栽植地,通过以后的生长发育到植物衰老、更新、死亡,在这一全过程中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园林树木苗木培育、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各种灾害的防治及植物体保护等。虽然园林树木具有如此多的功能,但其功能必须建立在生长良好、健壮的基础上。如何使园林树木生长良好、健壮?这就是园林树木栽培的任务,首先苗圃要提供良种壮苗作基础,种植设计要合理,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最重要的是根据植物地上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保证根、冠水分代谢的相对平衡,提高栽植成活率。同时,在符合各种植物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如果设计不合理,栽植不活或活得不好,加之养护管理不到位,植物枝叶枯黄,病虫滋生,或放任荒芜,未老先衰,那么植物的绿化功能和骨干作用就无从谈起。园林设计师应用植物进行设计时,实际上就是预见了十几年或几十年后各种植物的表现效果,而且这十几年或几十年之中尚需经园林师按着一定的意图进行精心的栽培和管理。总之,在园林绿化中,设计、栽植、养护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是前提,栽植是基础,养护是保证”。只有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树木的功能作用,更好地绿化、美化祖国大地。二、园林树木栽培学的内容和任务“园林树木栽培学”是研究园林树木栽植和养护理论与技术的学科。以植物学、园林树木学、土壤学、气象学、植物遗传育种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及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学为基础,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与其他植物栽培学有区别。如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栽培学、果树栽培学等一般都以直接生产某种形式的物质产品为主要目的,而园林树木栽培学则是以发挥植物改善生态环境和审美要求功能为主;另外,从森林培育学、经济林栽培学、果树栽培学的观点来看,已经衰老的植物不再具有直接产品的生产或生产的产品很少,一般都及早淘汰和更新;而从园林树木栽培学角度出发,某些植物,特别是古树名木,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而且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史和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从旅游观赏来说也具有其间接的经济价值。所以,不仅不能淘汰而且应加强保护管理,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更新复壮,延长其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为人类服务。“园林树木栽培学”研究的内容是:在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良种壮苗的培育、园林树木栽植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定植后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和植物体的养护管理等。“园林树木栽培学”的任务是:服务于园林绿化实践,从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在调节、控制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发挥更好的作用。其目的是既要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又要根据植物栽植地立地条件特点和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功能要求,实行科学的养护与管理;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又要适时调节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正常生长,健壮长寿,充分发挥其改善环境、旅游观赏和经济的综合效益,促进相应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园3林树木栽培更趋于科学合理化,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益。通过学习园林树木栽培学,一是要了解园林苗木培育、栽植与养护在园林建设事业中起重的、决定性的作用;二是掌握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与养护的水平及其每个环节的理论与技术;三是学完本课程,应该初步具有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实际操作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章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和“发育”两个词虽然经常连用,但其含义有本质的不同。“生长”表现在形态解剖上是细胞、组织和器官数量的增加与体积的增大,是“量”变过程。而“发育”则指卵细胞从受精形成结合子开始,经过开花、结实直到个体死亡为止,这是总的生命过程中的“质”变。所以,生长和发育是两个既相关又有区别的概念。生长是一切生理代谢的基础,而发育必须在生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没有生长就不能完成发育。如果没有完成发育进程中的生理变化,植物就只能继续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进行生殖生长。所以,生长和发育在有机体生命活动中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第一节园林树木的年龄时期与年生长周期一、园林树木的年龄时期园林树木从开始繁殖起,到衰老死亡,在其一生的生命活动中,经历着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和死亡过程,其整个生命过程,称为园林树木的年龄时期,也称为生命周期。研究其整个生命过程的规律,以及其中各个不同时期的特点,对于合理采用管理技术,影响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进程,达到园林树木栽培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园林树木,因其繁殖方法不同,具有两种不同的年龄时期,即实生树的年龄时期和营养繁殖树的年龄时期。(一)实生树的年龄时期一般用实生法繁殖的园林树木,其年龄时期可区分为两个明显的不同阶段,即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幼年阶段是从种子萌发起,历经一定的发育时期,到具有花芽形成的生理基础,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通常称为幼年期。实生树只有通过一定的时期,达到某一生理状态之后,才能获得形成花芽(性器官)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阶段(成年阶段)。这一动态进程叫做性成熟进程。完成性成熟进程后即进入成年阶段。已经进入成年阶段的植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随时可以开花结实。经过多年开花结实后,会出现衰老和死亡,这个动态过程称为“老化过程”。所以,从性成熟进程完成到衰老、死亡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谓之成年阶段(二)营养繁殖树的年龄时期营养繁殖的植物,从发育阶段来看,是母体发育阶段的继续,其年龄时期已经渡过了幼年阶段,虽然他们长成新的植株,但其所处发育阶段并不逆转,其内部各种生理过程仍具有成年阶段的特点。与实生树不同,营养繁殖树没有幼年期,从栽植的时候起,就具有开花的潜能。营养繁殖树没有性成熟过程,只有老化过程(或衰老进程)。(三)各个年龄时期的特点和控制途径4根据园林树木一生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将其生命周期划分为5个年龄时期: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根据各个年龄时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技术措施、控制或促进生长发育进程。1.胚胎期(种子期)从卵细胞受精形成结合子到种子发芽时止。又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从受精卵到种子成熟,给母树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大量的营养、足够的水分、防风等)。实际上是种子成熟时期。第二期,从种子脱离母体到种子萌发,种子休眠、贮藏、催芽等。实际上是种子休眠与后熟时期。2.幼年期实生苗的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到开第一朵花为止;(1)特点:①树冠和根系的离心生长旺盛,光合和吸收面积迅速扩大,新梢生长量大;②枝条较直立,年生长期长,停止生长晚;③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积累少;④往往组织不充实,而影响越冬能力。(2)栽培管理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营养生长。因此,在管理上要从整体上加强营养生长,使尽快的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和叶片的光合面积,尽快形成树冠和牢固的骨架。(3)控制途径:①扩穴深翻,充分供应肥水,②轻剪多留枝,积极促进骨干枝的形成和生长,以便早期形成预定树形,扩大光合面积。3.青年期从开第一朵花到大量开花。(1)特点:①树冠和根系继续迅速扩大,可能达到或接近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株行距),②离心生长最快的时期。③由于叶果比大,花芽容易形成,产量逐年上升。(2)栽培管理的主要任务这一时期随花量的不断增加,枝条角度不断开长,骨干枝离心生长减缓,初期营养生长仍占有优势,后期逐渐与生殖生长趋于平衡。这一时期的栽培任务是:在保证植物体健壮生长的基础上,迅速提高花果量。(3)控制途径:①轻剪和施重肥是主要措施,目标在于使树冠尽可能快地达到预定的最大营养面积。②同时要缓和树势,使花芽形成量达到适度比列。如生长过旺,可控制肥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③对辅养枝要及时控制,缓和枝势,并可采用夏季摘心、环剥、扭梢、拿枝、开张角度等办法,促进花芽形成。4.成年期(壮年期)为树冠和开花结实的稳定时期。以后树冠开始缩小,开花结果也开始减少。(1)特点:①每年开花繁茂,结实累累,对于栽培目的来讲,本期愈长愈好;5②大量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营养物质,枝条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③树冠达到最大营养面积,树冠末端小枝开始衰亡,以致树冠体积渐趋缩小。④根系的末端须根也有大量死亡现象,缩短根与叶之间营养的运输距离。⑤树冠内膛发生出生长旺盛的更新枝条,向心更新开始。⑥根叶距离进一步缩短,有利于提高吸收、运转、合成的代谢速度。(2)控制途径:①通过科学的土肥水管理,保证植物体健壮,防止植物体早衰。②进行细致修剪,适当疏花、疏果,均衡植物体生长。③出现了大小年现象,大小年的出现导致树势衰弱,盛花果期年限缩短。因此,克服大小年现象也是重要任务之一。(3)控制途径:①分期供应肥水是这一时期的关键措施之一。要求基肥要早(秋施基肥),追肥要巧(分期多次追肥),并配合施以叶面喷肥。②修剪技术要求更加细致,要均衡配备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预备枝(如苹果三套枝修剪法,一套当年结果、一套育花、一套长枝),使生长、结果和花芽形成达到稳定平衡状态。5.老年期在此时期树冠逐渐减
本文标题:树木栽培学教案第1、2章生长环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7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