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
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结结题题报报告告一、课题研究的提出:当前生态环境教育在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素质已成为公民素质中重要组成部分。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日益成为教育界共识。进入21世纪,如何更好地培养未来公民的环境素质?如何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更深入?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本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几点:(一)、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需要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影响自古以来随着人类的活动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的前进而发展。可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环境本身所能承载的极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类的重视,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生态环保是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既是现代的生态观,也是现代的教育观。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大会在《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著名口号,提出进行世界性“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简称EE)的号召。1977年在第比利斯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大会则使“环境教育”日趋完善和成熟,该大会明确宣布“环境教育在现有的课程中是一门新学科,它应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包含在现有教学计划及教学过程中。”就其内涵而言,是关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就其处延而言,包括环境意识和观点的培养,研究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传授生态平衡、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的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技能等多项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教育受到高度的重视,世界各国都采用多种方式在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教授环境保护知识,形成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念。西方的环境教育研究起步较早,而且也比较成熟,现在已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从1973年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环境保护和教育开展已有30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2年的历史,由于环保知识普及不够、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等因素,环境教育工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学校的环境教育中,更多的研究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并未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发展。(二)、传统环境教育模式的不足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根据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学校更多的合理的课程自主权,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基本设计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设计有特色的学校课程计划,同时重视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鼓励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形成教师和学生积极创新和实践的课程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的课程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而环境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它涉及到学校诸多学科,这正是学校教育中的任何学科难以比拟和包容的。而且它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加强学科之间环境教育渗透,制订相应的环境课程总目标和各年级的阶段目标,这遵循了课改要求中提到的拓展基础内涵,加强课程整合,重视各学习领域的合理配置,加强各学习领域和学科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的理念要求,同时教师也通过课程目标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教材观”,既把教材看成是课程的化身,是不能改变的教学规定,而是通过环境课程目标建设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把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成系统,把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看成课程,朝着现代“课程观”的目标迈进。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在目前我国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中,在课程建设方面有一个亮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构成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是执行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校本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它能很好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开发自己的课程即校本课程。现代教育理论证实,结合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能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课程是育人的蓝图,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3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生态环境教育只有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在学校有计划、可持续地落实生态环境教育,才能增加学校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国家基础教育新的课程计划,为中小学开设和实施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从目标定位、学习时空、实施方式上提供了依据和条件。结合三垟中学实际和三垟湿地保护和开发的优势,开发“生态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素养乃至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从而也形成学校的特色教育,这是符合新理念的合理举措。(三)、温州生态园建设,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育。2002年8月,温州市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生态园建设的决定。2003年2月5日市政府通过了概念性总体规划,计划用10—20年时间将生态园建设成为一个集生态教育、绿色人居、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园区,成为城市生态调节中心,生态教育中心,休闲度假中心,成为大都市的内花园。正在建设中的温州生态园由大罗山和三垟湿地组成,总面积约为130平方公里。其中,大罗山117平方公里,界于瓯江和飞云江之间,是我市城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有城市“绿肺”之称。三垟湿地与大罗山相连,面积为13平方公里,内部水网密布,由160余座岛屿组成,自然风光十分秀丽,属于古老的冲积平原,有城市“绿肾”之称。生态园是目前我国沿海最大的城市“绿心”。温州生态园是大自然赐予温州人民的宝贵财富。目前,生态园内有仙岩和瑶溪两个省级名胜风景区,茶山和天柱两个市级名胜风景区,大罗山被古代道家称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大罗山──三垟湿地是杨梅乡、柑桔洲、棱角园、桂花山。生态园内山水相嵌、奇岩异洞、瀑布深潭、名寺古刹,集山、水、洲、濒海于一体。有着高品位的风景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质的生态农业,具有旅游资源的综合性优势和发展生态产业的物质基础。在温州生态园建设中,健康生态的形成需要学校的教育行动。而三垟中学地处于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内,一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生态资源。另一方面也承担着生态环保宣传的责任。在“未来属于孩子”的办学思想指引下,确立了“以现代学校文化、为孩子未来成功奠基”的办学目标。学校始终在建设生态校园中创设“人本、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用校园生态环境对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4学生的成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也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外部条件。二、课题研究的思路:(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学生层面:在知识方面,使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性,自然、人与社会三者的平衡性,人类生存对环境的依赖性;了解人口、资源、能源和污染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能关注环境问题。在能力方面,通过大量的以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调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会分工合作,学会收集资料和处理材料。在态度方面,激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兴趣。萌发学生尊重自然的美好情感,使学生形成爱护生活环境的良好意愿和行为习惯。2、教师层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在课程开发和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深化教师的生态环保意识。3、学校层面:通过“生态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进一步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高学校的课程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在“生态环境教育”中坚持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使“生态环境教育”成为学校实践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并逐渐发展为学校特色教育。(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基于温州生态园的现状、建设前景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课题组对实施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索和整合,开发与研究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分为四部分: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教学渗透、学生研究性学习、开发使用生态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其中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环境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同时,我们还希望在研究中解决初中阶段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推行有何意义,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何作用等问题。(三)研究的方法: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5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在研究过程中结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总结法等。①行动研究法。我们采用“研究——行动——观察——反馈——思考——调整”的过程进行研究。重在实践,贵在探索。②文献法:借鉴国内外环境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的经验、校本课程理论。③调查法:对本校学生及三垟湿地的居民就环保知识进行调查,形成统计数据。。④总结法: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活动,综合各种因素,形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四)课题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在本课题研究中,应遵循下列原则:1.生态环境相关统一性原则。在生态环境中,各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其中,人是一个核心因子。课程应集中广泛地反映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各种生态关系,有自然、有生物才有了人,才有了社会。社会不断发展与自然相互作用,生产力、科技与传统不断碰撞而一次次推动社会进步,这些与人有密切关系。因此,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应以人为中心,推动个体社会化,为幼儿构建一个人生的生态网。2.综合性原则。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应是综合的,应以综合主题活动来设置。从整体到局部,让学生了解、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一个大致框架,然后再局部对号入座,整体教学。如以“交通工具”为主题,可以发散开让学生了解能源、人、资源、污染等。设计多次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以一带多,从中心辐射开来,构建一个内容生态网,从而使学生整体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3.特殊性原则。生态环境教育内容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因时而异。应了解学生现有水平及社会发展需要。许多地方进行的生态环境教育有失偏颇,有的偏重于介绍传统常识,有的则侧重于环保教育。我们认为,生态环境教育应在全面认识自然、社会和学生心理生态基础上,依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去构建,跟上时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6代的步伐。在这个方面,农村尤为欠缺。另外,对不同学生也应有所不同,尽量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4、表现性评价原则。在生态环境教育中,我们要回归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在课程教学中的完整而真实的生活,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五)课题研究的步骤:阶段时间主要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5.2—2005.81、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审核课题研究方案。2、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生态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等理论的学习,包括学习总课题研究方案。3、采取问卷调查和观察相结合的手段对全校学生和部分三垟湿地内居民进行调查,分析现阶段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4、围绕总课题目标,结合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积极营造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5.9—2006.71、在初一年级开设《温州绿心》校本课程,开发《温州绿心》生态环境教育校本教材。2、开展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手实践。3、以科学和历史与社会两大学科为重点,加强学科渗透生态环境教育。4、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研究情况,尤其要及时把握研究中的不足,及时调整研究策略。5、积累、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具体材料,包括有关计划、活动课设计、教学反思、论文、学生
本文标题:温州生态园建设背景下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8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