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
環境歷史:科學與哲理之間EnvironmentalHistory:BetweenScienceandPhilosophyBy:JanOosthoek(1999)a英語原文連結:翻譯:馬景文/自學書院b(譯註:文章提到許多西方學者的名字;譯文只保留幾位大眾熟悉的譯名,其他的保留原名,以免混淆。各位用原名搜索,可以得出不同的譯名。)導論從1960年代起,「環境」已成為政治議程的重要部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北美和歐洲的消費者社會膨脹,令人擔憂。比較富裕和教育程度較高的社群表示關注,要求有更清潔和安全的環境。由此發展而來的環境運動並不是十分歷史導向。人們認為當其時的問題是獨特的,是二十世紀資本主義和工業進步的產品。但是,有些人認識到要了解當代的環境危機,我們要有歷史的角度。環境歷史應運而生。本文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篇幅較少,探討什麼是環境歷史。第二部份討論環境歷史的一些議題,探索生態危機背後的知識和哲理,檢視人們在某些時期如何看待大自然世界。但環境歷史不單只是知識歷史,這也是人類對大自然世界的影響,和大自然世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因此,本文最後的部份會檢視農業發展對地貌的影響。本文受篇幅和時間所限,不是全面評論環境歷史的全部議題;也不全是原創,雖然部份會反映作者的個人意見和評論。文章內容也反映作者的個人興趣。文章內容有限,是因為現代環境歷史涵蓋層面廣闊,不是十多頁就可以說清楚。這是否標誌環境歷史已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環境歷史aThisessayislicensedundera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ShareAlike2.5License.Thislicenseallowsyoutodownloadandreproducetheessaysforeducationaluse,compilationsornewcreativework,aslongasyoucredittheoriginalauthorandrepublishitunderalicenseidenticaltothelicenseitwasoriginallypublishedunder.b譯文是根據「創用CC」的「署名—非商業用途—保持一致」條款發表。你使用這些材料,即是接受這網站的條款和使用材料的條件。環境歷史?是什麼意思?是歷史學家研究自然科學?還是科學家學習歷史和人文語言?這正是DonaldWorster在《大自然的財富TheWealthofNature》一書中所提出。他強調自然科學和歷史已變得互不相關,各走各路。歷史學家專注人,社會和文化;科學家關注大自然。如此一來,大自然和文化是分開的,分屬於以不同語言描述的兩個不同世界。這現像遮蔽了一項事實:文化是受到周邊的大自然影響。但這不是單程路,因為文化也影響大自然世界。Beinard和Coates定義環境歷史時,包含了這個矛盾的特點:「環境歷史是關乎長期以來,人和大自然的其他部份的不同對話,尤其集中於相互關係。(註1)」要了解這些相互的影響,我們必須跨越文化與大自然,科學與歷史的鴻溝。環境歷史就是試圖把科學和歷史拉在一起。Worster這樣說:「主要目的是把大自然重新放回歷史研究中,或是探討生物—物理世界如何影響人類歷史的過程,以及人們如何思索和改變周邊環境。(註2)」當史學家認識到大自然和文化有連繫,就開放了學科的新天地。歷史變得更為跨越學科的界限,不單只是利用人類科學,也開始利用自然科學。環境歷史確實把許多新「特點」引入歷史的舞台,包括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人口學、植物學和生態學。這名單還是不完整的。史學家要運用這些其他學科的概念,非常吃力,除了要求歷史學和社會科學的培訓外,還有自然科學(註3)。要掌握這些專業知識,是難以應付的任務,可能需要新的學術培訓才能培養出一個通才。史學家要擴闊視野,科學家同樣要在工作中加入人類歷史。他們似乎已經長期忽視了歷史過程。這並不是說他們的研究沒有包含時間因素。自達爾文以後,科學家知道大自然世界,甚至整個地球,是悠久歷史過程的產品。但他們沒有把人類文化作為這過程的影響之一。在地球的歷史中,雖然人類是新來的,但對地球的重大影響,已經有二千萬年。這即是說,我們以為是「自然」的,在某程度上是人類歷史的產品。一個好例子是史前獵人用火。我們現在知道,北美洲的大草原是因為美洲土著故意以火引燃。十八和十九世紀時,從歐洲而來的新移民發現這樣的土地管理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生態體系。Worster總結認為科學家必須重視人類行為的作用。現代人類的作用更為深化和無遠弗屆,這一點尤為重要。(註4)時間和空間的分段如上所述,環境歷史探究全部人類活動,由經濟到社會組織,政治,科學,哲學和宗教;所論及的時間量程不是限於一千年,二千年,甚至四萬年,而是追溯至人類的起源和更遠,考慮到恆古以來的宏大星體歷程,也思索一個地域在某一時段的情況。雖然環境歷史不受時空限制,大部份研究都是集中在人類對大自然世界影響日多這段期限:全新世(譯註c),是地質世最新近的一期,由一萬年前開始到現在。全新世是從上次冰河時代(譯註:新生代的第四世)結束後開始的溫暖時代,直至現在。在這段期間,人類發展文明和科技,對地球的環境有重大影響。如果從全新世往後走,歷史變得模糊,只是關乎較大的地理面積。NeilRoberts在他的著作《全新世。環境歷史TheHolocene.AnEnvironmentalHistory》勾劃出最後冰河時期結束後的發展。北美洲和歐洲的冰原消退是同一大規模發展;全球的氣候帶轉移也是同樣不分區域。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石器時代和c全新世HoloceneEpoch是構成第四紀的兩個世中年代較晚的一個,並且是地球地質史的最後階段,約10000年前至今。其地層稱全新統。下限年代尚無一致意見,多採用距今10000~11000年前。因處晚更新世武木(Würm)冰期結束之後,又稱冰後期。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C.Lyell)1839年稱這一時期為近代世(RecentEpoch)。由於生物界已近現代面貌,法國古生物學家哲爾瓦(P.Gervais)於1860年提出“全新世”一詞,並於1885年國際地質學大會上通過。全新世氣候普遍轉暖,中、高緯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喜暖動植物逐漸向較高緯度和較高山遷移,全球自然地理環境完全演進到現代面貌。農業的出現以及生產工具的不斷進步,促進了社會發展,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日益密切。全新世氣候變化具有明顯的波動性。挪威人布利特(A.Blytt)和瑞典人塞南德爾(R.Sernander)根據北歐沼澤地層中的植物化石和孢粉譜研究,1909年建立北歐冰後期氣候分期,包括:①前北方期(距今10300~9500年前),由寒冷轉向溫涼;②北方期(距今9500~7500年前),溫幹;③大西洋期(距今7500~5000年前),溫暖濕潤,又稱氣候適宜期;④亞北方期(距今5000~2700年前),溫幹;⑤亞大西洋期(距今2700年前至今),涼爽濕潤。這一分期方案至今仍被各國採用,並不斷得以補充。為概括上述變化,孢粉學家波斯特隊(L.vonPost)在1946年把全新世氣候變化分作3個時期,即Ⅰ期——溫度上升、Ⅱ期——溫度最高、Ⅲ期——溫度下降。1953年安蒂夫斯(E.Antevs)也作了類似的劃分,分別稱為升溫期、高溫期和中溫期,相當於全新世早、中、晚期。在高溫期,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年均氣溫高於現今3~5℃,沿海地帶海侵達最大規模。在降溫期或中溫期,氣溫稍呈波動式下降,許多山嶽冰川有不同程度的前進。20世紀60~80年代,許多學者利用歷史和考古材料,進一步揭示亞北方期和亞大西洋期以世紀為時間尺度的氣候、環境變化。中國科學家竺可楨按考古時期(西元前3000~1000年)、物候時期(公元前1000~西元1400年)和方志時期(西元1400~1900年),總結了近5000年來中國的氣候變化。隨著測試、分析手段的進步,全新世氣候、水文、植被及各種地貌過程的變化,已趨向定量分析和預測研究。全新世氣候有輕微波動。海面變化與氣候相一致,冰後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上升到-60米位置。距今6000年海面已接近現今位置,其後僅有輕微的變化。全新世時,人類進入現代人階段。節錄自)銅器時代文物出土,資料越來越詳盡,時間比例越來越短。過去二千年的歷史是相當詳盡,往往令人難以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看清楚大體。因此,個別研究不能為重組大地理面積的環境歷史提供可靠證據,要用上大面積的比較性研究。(註5)工具我們如何重組古環境?環境史學家可以利用相當多的工具,其中當然包括傳統的文獻證據,問題是這些記錄涵蓋的時空甚為有限。世上有許多地方是到了最近才有文字記錄。要重組古環境,要倚靠間接證據或「指標記錄proxyrecord」。指標記錄是指任何可以間接計量過往的氣候或環境的度量衡。(註6)重組氣候和環境,生物證據是重要工具之一;最常用的有效技術是花粉分析(pollenanalysis孢粉分析),用來重組以往的植被(譯註d)。古生態學重組也是利用抽取,記錄和分析化石記錄,為某地質時代的動植物區系提供概念和時間架構。利用化石重組古環境和測定年齡有一個大問題:這不適用於最近的一萬至數十萬年(註7)(譯註e)d自學書院輔助教室轉錄〈沉積環境對孢粉組合影響的探討〉。雖然文章技術量高,一般讀者也可以明白大概。文章以個案研究為例,指出古環境重建不能僅從孢粉組合出發,必須結合沉積環境綜合分析,否則古環境重建的結果是不可靠的。e探索人類的過去,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是尋找留下的化石和遺跡,用比較解剖學方法找出化石之間的聯繫。但人的遺骸成為化石本身就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能找到的化石就更少了,而且大都是支離破碎。可以想像,拿到一件化石,就算能夠準確確定它是古人類的遺骸,能夠準確確定它的生存年代,能夠確定它的行為方式,還要具有代表性,任何環節的失誤都可能使科學家被誤導。畢竟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並不足夠多,而且往往一個個體要代表著幾萬年,幾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但是,科學家們還是能根據相同或不同的證據和相關的理論,邏輯地演繹出各種不同的解釋,雖然還沒有一種完整的解釋被普遍接受,但傾向于人類起源的“多地區起源說”。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劉武研究員的話說:“由於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及認識的偏差,人類探索其自身起源與演化過程仍然是漫長的。”儘管如此,人們還是要苦苦地追尋。近幾年分子生物學方法異軍突起,也加入到追尋人類起源與演化的行列。這種方法不同於化石研究的方法,它根據生物學遺傳變異的原理,從現在的人群的基因特點逆向回溯。因為遺傳信息是相對穩定的,但在不同人群中,某些基因位元點上會發生一些變異,根據基因變異的速度,可以推出兩族人群分離的大致時間。目前,世界各地的族群相對比較封閉和穩定,這也為基因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現有的分析樣本和方法得出的結論是,全世界人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十幾萬年前,據說進一步分析得出,這個祖先就在非洲。這樣的結論與原有的化石分析發生了很大的衝突,一個是從古到今,一個是從今溯古,二者並沒有達到殊途同歸,而是發生了激烈的衝撞,原本是什麼樣子似乎更加模糊了。對於同一事物不同理論的並存在科學史上是常見的,也是科學發展的正常狀態。科學家得出或支持一種理論用同位素(輻射)測量法測定年齡更為常用和準確,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碳十四(C14)同位素測年法,測量碳14的衰退。測量生物生存時形成和存留的碳14的衰退殘餘,作為生物死亡時間的指標(譯註f)。除了同位素(輻射)測量法,亦有發展樹木年輪測定法dendrochronology(譯註g)和古地磁年齡測定法paleomagnetism(註8)(譯註h)。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和依據,但科學理論不僅僅是科學家的專利,特別是像這類的題目,公眾也很感興趣。一般相信科學的人雖然不完全懂得科學家得出結
本文标题:环境历史科学与哲理之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