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污染 知识点详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教材简介赵芙蓉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显示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环境保护课程本身是一种宣传教育的手段。以下是本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一、对个章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作为开篇,首先要从总体上认识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日趋严重并难以摆脱的各种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人地观,从而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本章学习的目的在于转变观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地理环境的范畴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地理环境的范畴,在不同的书上有不同的定义,本教材选用的是我国环境法中的环境概念,老师们也可参照其他的资料以便对地理环境做深入的理解。·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特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材列举了4项基本成因,阐述了四对基本矛盾,其中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成因2是直接原因,并与成因1具有关联性,成因3和4是包含社会道德伦理问题,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环境问题的表现在以后的章节要具体讲述,至于特点则一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自己总结完善。·第三节“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新的环境观和发展观。新环境观的表述是:人类只有同环境保持协调与平衡,才能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双赢,并称之为“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在高中地理必修课和政治课中均出现,此处就内涵和本质作进一步强调。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本章需要了解各类污染及其对污染的防与治。本章的目的在于学习某几类环境问题发生的机制、危害和人类目前采取的种种措施。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与危害;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天然水的自净作用是重点也是难点,自净作用是环境遭受污染之后的一种本能反应,人类社会早期没有发生严重的污染危害事件,得益于环境的自净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环境容量的一种标志,也是环境污染发生的底线。自然界的净化作用发生的范围很广,但限于篇幅,本单元只侧重于水的自净作用,至于大气、固体废弃物的自净作用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并不是不存在,教师可以作补充。本节的第二个重点是水体污染物,三则案例讲述了三类污染物:重金属、植物营养素、石油,可以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学习和探究。·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其重点在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固体废弃物污染途径广,危害具有隐蔽性、长期性的特点,一经发现,污染早已扩散,治理难度大,尤其要关注有害垃圾的收集与处理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鉴于垃圾的产生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应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化的意识,养成对危险垃圾不随意处理的良好习惯。·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重点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上,尤其要认识能源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积极意义。·几点说明:污染类型远不止上述三种,教材以大尺度、影响大为主要宗旨,选择上述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扩展和调整。对于每一种污染类型的学习,原则上都应该从污染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污染源、污染物、污染过程与危害、采取的治理措施,但教材为了突出重点,采取了在不同污染现象中突出某一个点的方法,例如水污染侧重污染物,固体废弃物污染侧重污染途径和危害,而大气污染则只要学习防治措施。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希望教师能够选择重点案例,并保持案例的完整性,能够作全面的分析和学习。此外,讲述污染,要从一个个真实的事件说起,由于许多污染事件具有共性和普遍性,所以本章在案例的使用上建议替代,教材中的案例可以选取,如果有更为鲜活的类似案例,完全可以进行替代。但是要保持案例的完整性、贯通性,切忌将案例变为举例。各类污染事件总要引发道德问题,教师在讲述案例的最后一定要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价值观有所提升,要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决策中变得慎重,要能够自觉地积极推动环保事业地发展。第三章自然资源地利用与保护资源地有限性和人类需求地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个矛盾的突出表现在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它直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又进一步加快了资源的短缺,所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改善环境问题的核心。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意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一下四点:①举例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②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③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放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④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重点学习资源枯竭的危害和原因,不同资源侧重点不同。对于资源的短缺,教材中运用了多种类型的数据统计分析,着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水资源短缺的危害是重点之一,要使学生树立危机感。耕地问题重点在中国耕地面临的压力,分析我国人口、土地分布、城市建设、耕地质量与耕地问题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的枯竭不必面面俱到。·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重点内容在化石燃料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上,教材介绍了几种新能源,以便学生体会世界能源利用的总趋势,这里需要师生共同搜集和探讨人类能源研究的新成果。·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重点依然在人类面对资源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与措施。关于水资源的对策,主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人手,并把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结合起来,由于有许多工程技术措施,教师须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分析这些具体措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总体上说明中国保护耕地的具体措施,注意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理解,或者以本县、本乡的耕地保护措施为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二是对土壤侵蚀的具体保护措施,主要侧重水土流失区。荒漠化问题出现在下一章。·另外在这里讲案例、事例时,一定要有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成功经验,借以激发我们的勇气和热情。同时要让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并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每个人汇集的力量却是不可忽视的洪流。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与地理环境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在地球表层系统中,对生物生命活动起直接影响和作用的要素或因子的总合,称为生态环境。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五点:①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②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③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④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⑤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森林强大的生态功能是教材的重点之一,只有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才能通过各种案例和数据体会滥伐森林带来的生态灾难。·第二节“草原退化及其防治”,产生草原退化的原因是重点,要进行原因的列举,明确载畜量的概念。对于草地的保护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完成。·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要强调对湿地概念的理解,对于湿地的生态功能教材涉及不多,教师可以进行补充。湿地消失的人为原因是本节的重点,教师可结合事例描述产生问题的过程。湿地的保护措施是另一个重点,有些是具体的工程措施,可以通过讨论来明晰其中的原理。·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关于生物多样性问题,生物必修教材中已有详细讲解。作为地理学科,此处着重明确前三节的内容与本节内容的因果关系,即生态系统破坏会引发物种的灭绝,并加速其灭绝。组织学生讨论物种灭绝后的后果。·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重点是在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上明确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在讲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时,主要掌握我国的几个大的举措,例如生态工程、重点保护区、重点防治工程等,并充分联系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和防治工程措施。本节内容说明文字较多,教师应从时事或乡土资料人手,积极开展讨论与分析,也可以布置一些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以增强体验。第五章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作为结尾,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把观念、认识落实在行动上。环境管理的概念是比较陌生的,早在1972年联合国环境计划署就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研究人类的社会活动(主要是经济活动)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原理。运用这些原理在发展过程的每一阶段(制定规划、执行规划、评价、调整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不仅考虑经济效果,也重视环境效果,通过全面规划使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①说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②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③理解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本章知识逻辑结构如下:本章重点与难点分析·第一节“认识环境管理”,其重点是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明确环境保护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宣传教育手段。教材总体上阐述较多,为便于理解增加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案例1《公产的悲剧》以及活动《模拟法庭》,从而明确国家、政府对环境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与违法现象作斗争。·第二节“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重点是掌握全球对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明确我国的立场、态度与采取的行动。由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行动较多,教师可择其要点说明,或在全班建立小组合作形式,搜集资料并分享和交流。·第三节“公众参与”,重点在于落实每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即知与行的统一,建议要在“知”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关于“行”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搜集和整理一两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状况,然后进行评价和交流体会,讨论下一步自己应该做的一项事情。如果当地有相关的NGO组织,也可以开展讲座,交流体会并制订自己的环保计划。还可以在校园内或社区里策划一次环保主题的宣传活动。本节内容如同标题所言,重在参与,结合环境道德的主要内容约束自我、影响他人是学习本课程的终极目标。二、对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1.用案例,讲事实就本书的写作来说,通过大量案例分析说明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例如:关于水污染一节,教材是用水俣病(日本)、太湖富营养化、“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三个案例完成水污染现象、污染物和污染源、污染危害及防治的教学。三个案例是不同角度的真实实事,是三个相对独立,又可共同完善全面认识水污染现象的事实。因此列举案例,通过案例推动教学是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体会和把握这一特性。在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1)选取案例要恰当,要注意案例的时效性和经典性;要注意案例的趣味性和可参与程度;要注意案例的创新性,多样化和关联性;书中的案例可用,但教师还可选择更贴近学生实际,自己了解透彻的案例进行替代;正、反案例均可。(2)处理案例要注意案例的有效分析,案例是要分析的,而不是描述的,要设计具体、新颖的问题,问题要有层次,环环相扣,问题要能体现探究性,把握适度原则。2.常讨论,辨明理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课程内容的主要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议论、研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热烈,交流的信息也多,能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能培养学生钻研、探索的精神。本课程在这方面特征鲜明,课文中列举了大量的思考和活动建议,其目的就在于引导教师、学生能够
本文标题:环境污染 知识点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6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