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幼儿园水母美术教案美是一切的开始。绘画是建立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孩子表达情绪和感受,保持心理平衡的有效方式。它也是孩子们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幼儿园水母艺术教案精选。希望你能有所收获!幼儿园水母美术教案1小班第一学期主要以培养幼儿绘画的兴趣为主,第二学期开始幼儿将学习一些简单的构图。本次活动我利用ppt图片结合儿歌的教学法,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看看、说说、画画、吃吃的过程中,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小熊脸部的基本特征,并从中体会绘画的快乐。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画画的过程中,了解小熊脸部的特征。2.用圆形,尝试表现小熊的脸部特征。3.体验儿歌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绘画活动乐趣。活动准备:知识经验:1.对形状有一定经验。2.知道绘画作品中背景的意思。物质准备:1.教师用ppt(小熊的画法及小熊实物图片)2.人手一支笔,一张画纸和一些圆形饼干;背景用圆形各色即时贴。活动过程:一、出示圆形,引出圆形饼干1.出示圆形,幼儿想象这是什么,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幼儿自由想象)2.出示饼干,导入主题圆圆的还像圆圆的饼干。(出示饼干)猜猜谁喜欢吃饼干?二、边听边看,了解熊的脸部特征1.观看ppt,听儿歌看绘画过程儿歌:圆圆圆圆一块饼,啊呜用力咬一口,一根小棒往下戳,变成一根棒棒糖,放到弯弯嘴巴里,掉下两块饼干屑,拉手跳个圆圈舞,先开一朵半圆花,又开一朵半圆花,哇哦!一只小熊画好了。2.再次欣赏,巩固绘画小熊的步骤3.贴上背景,完成完整的美术作品要求:画好小熊后,在小熊的背景里贴上一块一块饼干,给小熊吃的饱饱的。三、幼儿作画,尝试绘画小熊1.幼儿自由创作,尝试绘画2.教师巡回指导,张贴幼儿作品3.观看实物小熊ppt,完整欣赏熊的特征四、分享饼干,体会吃饼干的快乐吃饼干,体会快乐,结束活动。幼儿园水母美术教案2设计意图:《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事物与现象,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我班幼儿看《海底总动员》,对其神秘莫测的境界十分感兴趣。五彩斑斓的鱼,柔软的珊瑚,蹒跚的乌龟,可爱的海豚,还有刺激的潜水活动,全都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向往和兴奋。顿时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有的说鱼的颜色,有的说鱼的形状,有的喜欢珊瑚,有的喜欢海豚……。每个人眼里看到的海底世界是各不相同的,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想法和探究兴趣,我们以分组的形式开展亲子半日活动,尝试用油水分离、宣纸印染、线条想象、卡纸装饰、折纸添画等多种美术技法表现神奇的海底世界,意在通过提供丰富的物质媒介,引发幼儿萌生创作的激情,能积极观察、想象、记忆、操作和个性表现,表达其独特思考和童心童趣。另外《钓鱼》游戏,亲子合作,其乐融融。在沟通情感的同时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和爱心。一、教育活动活动名称:自主性绘画《海底世界》活动准备海豚表演的课件、海底世界的图片、范画、背景画、卡纸、宣纸、大小形状不一的蜡光纸、油画棒、水彩笔、排笔、彩色水、胶水、剪刀、看过《海底总动员》。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作,学习用不同的美术技法表现海底世界。2、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更为广泛的互动空间,增进情感沟通。活动重点学习用多种技能表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培养创造力。活动过程1、观看课件,带领幼儿进入海底世界。欣赏后提问: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海底世界是怎样的?2、引导幼儿观察范画⑴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⑵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3、用魔术表演的形式,分别演示几种做画方法。﹙宣纸印染、油水分离、折纸添画、线条画、装饰画﹚4、家长和幼儿了解做画的类型后自主选择材料。5、组织指导亲子分组活动的过程。6、引导幼儿绘制更加丰富的内容。如:水草、贝壳、水母、海星、海豚、螃蟹等。7、将作品粘贴到背景上。家庭之间相互交流,互相欣赏评价。二、亲子游戏活动背景:水池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始终是幼儿的好伙伴,好朋友……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钓鱼》游戏圆了孩子的梦。听!他们说:瞧!我多棒!鱼上钩了!亲爱的小鱼,你别伤心,我会好好喂养你的。活动名称:钓鱼活动目标1、亲子共同配合,感受钓鱼的乐趣,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和爱心。2、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更为广泛的互动空间,加深亲子间的感情,培养合作意识。活动准备:鱼钩、鱼饵、塑料大鱼盆、透明的小鱼盒、小鱼数条、标签、胶布。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把自己当做小鱼,一起模仿鱼游。2、引导幼儿观察鱼盆中戏耍的金鱼,回答问题:水里有什么呀?小鱼在水里做什么呢?这些鱼怎么都长的不一样呀?你们想不想自己养几条小鱼?3、父母帮助指导孩子钓鱼。4、钓到的鱼装到小鱼缸里。5、鱼缸上贴上标签,写上给小鱼起的名字,作为宠物领养。(注意标签要贴在鱼缸的上面这个环节一定要父母协助,离园时共同把宠物带回家)。幼儿园水母美术教案3课题生成:有一天,两个男孩子在游戏中装扮成鲨鱼和小鱼玩起了游戏,并给它取名为“海底世界”。“海底世界”这四个字立即引起了部分幼儿的积极响应:“我去过海底世界的,那里面有许多的鱼,还有……”“我还看到潜水员在水中喂鲨鱼呢!”他们的情绪感染了全班的幼儿,引发了共同的问题:“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海底世界里有什么?”由此生成“海底世界”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一、参观海底世界活动目标:1、知道海底世界是各种海洋生物的“家”。2、喜欢海洋生物,萌发对各种各样的鱼的兴趣。活动准备:1、将幼儿的问题列出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并请家长帮助作好参观前的准备。2、提醒幼儿外出参观时注意安全。3、摄像记录幼儿参观的全过程。活动过程:组织幼儿到南京“海底世界”参观。1、引导幼儿观察“海底世界”的建筑,从广告标语、墙体、铁门上雕塑的图案感受海底世界的整体环境布置。2、进人海底世界,边参观边听讲解员的介绍,感受海洋生物眇。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关注:(1)海底世界中有些什么?(2)你看到的鱼是什么样子的?它们长得一样吗?(3)潜水员在水中干什么?他喂鲨鱼吃什么?3、观看海豚表演。(1)观察海豚馆的场馆布置。(2)观看海豚表演,能记住一些有趣的节目。4、参观“小卖部”,选购1~2件小礼品,回园。5、在以后的活动中将录像反复播放给幼儿看,加深幼儿的印象。活动二、让我们的教室成为海底世界活动目标:1、能根据班级环境的特点,设计布置方案。2、会大胆地选择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表现自己对海底世界认识。活动准备:1、海底世界录像一盘。2、将教室内的墙壁涂上蓝色乳胶漆作为海洋背景;在玻璃橱上衬以蓝色吹塑纸。3、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涂色材料,各种海洋生物轮廓图若干,皱纸、卡纸、蜡光纸、及时贴、油泥、双面胶、纸盒及其他废旧材等。活动过程:1、通过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布置海底世界的兴趣。提问:小朋友们都喜欢到海底世界去游玩,我们能不能把教室置成一个海底世界呢?2、学习根据班级环境特点,来设计布置的方案。(1)提问:我们的教室怎样布置才像海底世界呢?海底世界中有哪几个展区?(引导幼儿回忆参观时看到的场景。)(2)播放参观时的跟踪录像,让幼儿再次感受海底世界的环境布置:橱窗里有鱼,头顶上透过透明的玻璃能看到鱼,身体的四周都能看到鱼。(3)讨论:教室的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布置?(在蓝色背景的主墙上,在长方形的橱窗里,在空中悬挂等。)3、能选择各种材料和方式表现对海底世界的认识。(1)提问: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各种各样的鱼,水草等植物,海星、海蟹等其他的生物。)(2)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海底世界?(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表现。)①直接用油画棒在墙上绘画;②涂色后按轮廓线剪下;③用纸盒、塑料盒等废旧材料制作;④用雪花片胶粒、纽扣、蜡光纸等进行装饰;⑤折出鱼、虾、海龟等海生物。(3)幼儿选择喜爱的方式进行制作。活动三、我想知道的问题活动目标:1、学习用提问或绘画的方法将自己的问题整理出来,并能积极与同伴交流。2、能尝试用多种方法寻找答案。活动准备:1、幼儿提问记录表每人一张。请爸爸妈妈鼓励和启发幼儿从多方面提出问题,并帮助幼学记录。活动过程:启发幼儿学习用提问的方法说出自己在近一阶段活动中有关海底世界的问题。介绍表格的使用方法。归纳和交流幼儿的提问。讨论:怎样寻找答案?看书,从书中找答案。问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等人,从中找答案。从有关的录像资料和科普碟片中寻找答案。问题例举:(1)燕子鱼的花纹为什么那么漂亮?(2)海参为什么吐出内脏后不会死?(3)鱼有眼皮吗7(4)鱼为什么需要鱼鳍?(5)海底世界还有哪些动物7(6)为什么海龟要有壳?(7)为什么乌龟有脚而鱼没有脚?(8)为什么鲨鱼有尖尖的牙齿?(9)海底世界的鱼白天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晚上它们会怎样?它们睡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10)为什么鱼类有各种不一样的颜色呢?(11)为什么鲸鱼要在后背喷水呢?(12)为什么水母没有骨头呢?(13)章鱼的触角有什么用?(14)鲨鱼为什么没有花纹而其他的小鱼有花纹?(15)为什么海星不是鱼?(16)为什么有的鱼生活在海洋里,有的鱼生活在大江里?(17)为什么大鱼喜欢吃小鱼?(18)为什么鲨鱼那么厉害?(19)为什么潜水员每天都要喂鱼?(20)飞鱼遇到敌人时为什么要飞出水面?(21)为什么鲨鱼没有鱼鳞?(22)鲮鳔鱼的触角为什么会发光?(23)为什么热带鱼的身体和尾巴都是三角形的?(24)鲤鱼有几种颜色?(25)为什么有的金鱼的尾巴很长?(26)海水是咸的,为什么海里的鱼不是咸的?活动四、多种多样的自我保护方法活动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的海洋生物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这是生物适应生存的需要。2、能积极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并自己尝试绘画保护标记。各种保护方式图示标记若干。投影仪一台,图片、书。幼儿的问题,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有的小朋友提出,为什么鱼有各种不一样的颜色呢?还有的小朋友提出,海参为什么要吐出自己的内脏?等这些问题?(引发幼儿的思考,知道这些都是动物保护自己。几种海洋生物常见的保护方法。你知道海洋中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出一种,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示标记和动物图片。)还有哪些用各种方法保护自己的?剐保护自己:蓑纳、刺鱼。再生的方法保护自己:海星、海参。血液保护自己:河豚、蓑鲇。包彩保护自己:七彩神仙、月鱼、比目鱼。尧保护自己:海龟、寄居蟹。做图示标记表现自己的认识。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保护方法?可以用j标记来表示。(如:幼儿想出用画翅膀、画飞机、画小鸟:表示飞鱼飞出水面逃避敌人。)幼儿利用日常活动时间不断丰富展板上有关自我保护意识。活动五、欣赏音乐:水族馆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水族馆”乐曲旋律,感受A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和B段乐曲的纤巧轻快。2、能用身体各部分的扭动表现水草生长,用手臂不同方位表现小鱼的游动。3、能运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与同伴交流,体会与同伴交往的快乐。活动准备:1、图谱一张,磁带、录音机。2、录有水草和小鱼游戏的录像带一盘。(1)观看录像,观察水草在水中随波晃动的样子,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姿态表现水草。(2)玩过“小鱼和水草”的游戏,掌握游戏规则,水草动时小鱼不动,小鱼动时水草不动。活动过程:1、听音乐,初步了解乐曲结构,感受A段乐曲的优美流畅和B段乐曲的纤巧轻快,能分辨水草生长和小鱼游动、探望的音乐。2、分段欣赏音乐,听听做做,进一步熟悉乐曲旋律,分解练习动作。(1)小草慢慢长大,动作舒缓优美,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2)用不同方位的手臂动作表现小鱼,启发幼儿对水草点头、抚摩水草来表达情感。(3)小鱼告别水草。3、分角色完整地跟随音乐游戏。活动六、创编故事:小黄鱼遇险记活动目标:1、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较合理地创编故事结尾,并清楚地讲述。2、能将海底生物的自我保护方法迁移运用到故事中来,有想像力。活动过程:讲述故事前半部分的内容,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同情,关心的情感。提问:小黄鱼不听妈妈的话,独自一人外出游玩,遇到了大鲨鱼怎么办呢?谁能帮小黄鱼想一个好办法?(启发幼儿将海底我保护的方法迁移到故事中来,如:小黄鱼躲进空扇贝壳,喊
本文标题:幼儿园水母美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96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