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环境管理体系教程(上)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第1章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概论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活动也日益频繁,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到1992年在巴西里约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从《人类环境宣言》到《二十一世纪议程》都体现了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性。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总结了以往环境保护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人类的发展问题与环境问题并列起来考虑,反映了人类环境保护思想的转变。然而,怎样才能将国际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具体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怎样才能将各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政要求和国际公约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经济管理、环境管理结合起来?这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应运而生的是70年代末产生的环境标志和90年代初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这两套制度将企业的产品环境性能、企业的环境管理与消费市场联系起来,弥补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作上的不足,从而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种效益的最佳结合。ISO14000系列标准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环境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政府环境要求与市场环境需求相结合的必然结果,体现了最新的管理思想和环境保护发展的动态。第1节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上)一、地球不堪重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今天她已经不堪重负,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瓶颈、环境污染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日显突出。1.“地球可以开发的石油资源只能维持41.6年”——世界能源资源短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发展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间的战争和冲突都是源于能源纠纷。国际能源署(IEA)发表的2008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如果按照目前的增加趋势,地球可以开发的石油资源只能维持41.6年。如果不采取限制能源消耗的措施,未来20多年世界能源消耗量将剧增55%,这很有可能使能源出现短缺,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后果。早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报告中就曾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能源资源开发、使用量的增加已经导致废弃物的大幅增加,已经引发了各种令人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资料表明:(1)土壤流失严重。在土地资源方面,全球已有30%的土地因人类的过度活动遭致退化,每年流失土壤约240亿吨。(2)水污染和缺水形势严峻。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几百万吨,还有数不清的生活垃圾。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3)空气污染严重。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比20世纪初增加了25倍,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4)灾害发生频繁。环境的恶化还引发了各种灾害。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人,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也表明:(1)全球环境指数整体下降。从1970年到1995年,全球环境指数共下降了30。这意味着在短短25年中,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骤减了三成,消耗数量相当于过去一个世纪的总和。(2)因环境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1/4。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因室内或室外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3)自1906年以来,全球温度升高了大约0.74℃。对本世纪的温度升高状况,最乐观的估计是还会升高1.8℃~4℃。有些科学家认为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2℃是一道坎,超过这道坎就极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可逆转的危害。所有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对地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而地球环境的恶化,最终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伤害。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已不堪重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别无选择!二、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在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时任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受国务院委托,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十一五”期间,我国人口在庞大的基数上还将增加4%,城市化进程将加快,经济总量将增长40%以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际环境保护压力也将加大,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减排”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具体看,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资料表明,在“十五”各项经济指标都顺利实现的同时,环境保护计划指标却没有全部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污染仍然严重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Ⅲ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Ⅲ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地区的局面没有改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执法不依、违法难究、执法不严、监管不当的现象比较普遍。第1章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概论第1节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下)2007年的数据表明,全国26.7%的地表水质劣于V类标准,30.2%的监测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突发环境事件呈现高发态势,特别是太湖蓝藻突发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还要看到,环境问题极其复杂,即使污染减排出现了“拐点”,实现了目标,环境质量也难以一下子全面改善,今后的任务还相当艰巨。(2)生态环境资源退化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忽视,我国的生态环境资源呈明显的退化趋势。以土地为例,总的表现为耕地总量逐年减少,人均占有量小,用途不稳,质量不断下降,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从1996到2000年减少了179.61万公顷,减少幅度为1.38%,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0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2%。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减少,缺氮、缺磷、缺钾的土壤面积不断增加。如广东省缺氮、缺磷和缺钾的耕地面积分别比1990年增加20.97%、16.94%和1.82%;一些地区的水土流失仍很严重,如长江中游地区、赣江流域上游地区、东北黑土漫岗区等的水土流失形势仍非常严峻;土地沙化问题非常突出,据动态观测,20世纪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每年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前5年每年达2460平方公里,后5年每年则达到3436平方公里。(3)气候变暖,灾害性极端气候多发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有关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观测事实包括: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且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二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2.9毫米,但1991年到2000年略有增加。三是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局面,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四是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4)环境群体性事件多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近年来,群众的环境投诉和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每年30%的速度上升,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具体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全国3亿多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不少地区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水源地呈缩减趋势。据2007年资料,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222个地表饮用水源地,平均水质达标率只有72%。环境风险居高不下。一些地方忽视环境保护要求,甚至急功近利,项目建设中选址不当,把一些化工、石化、冶炼等高危行业建在饮用水源地、江河沿岸、城市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和人群密集地区,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一些重污染行业违法排污严重。一些造纸、涉铅等污染企业肆意排污,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大家对此深恶痛绝。三、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1.相关条约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为计划》等文件,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这次大会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走出了污染治理的狭隘范围,开始了世界范围内探讨环境保护和改变发展战略的进程。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自然保护同盟起草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提出了把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方针。1983年,联合国大会和UNEP授命布伦特兰夫人组成“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里约宣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文件,标志着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使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新时代已经开始了。2.环境保护领域的新发展最近20年是环境保护发展最为迅速的20年,尤其是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各类环境保护组织越来越活跃,他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宣传活动。国际知名的“绿色和平组织”不仅建立了自己的论坛,在世界各地设立了机构,而且开展反核示威,采取行动保护鲸类和其他物种。所有这些活动不同于以往的政府行为,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公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必然结果。“绿色”成为世界的流行色。企业为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绿色”需要,开始将环境保护做为企业形象宣传,加强市场竞争的一个重点,他们使用绿色做为产品的包装,用绿色书写企业的名称与品牌,开发绿色产品,从事生态设计,赞助环境宣传活动。客观上又进一步加速了社会的“绿色”需求。于是,各跨国集团和各民间组织开始使用各种声明、标志来传达产品的环境信息;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来比较产品的环境性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来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这一切成为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基础。(1)环境标志环境标志是对产品的环境性能的公正鉴定,是该产品环境性能优于其他同类产品的证明。1974年5月,联邦德国首批48个产品得到了环境标志。90年代开始,日本、加拿大、挪威等22个国家也实施了环境标志。1993年,我国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倡导建立,推动实施。至今,共有1300余家企业约21000多种型号的产品获得了中国环境标志,涉及汽车、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家具、纺织品等。(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
本文标题:环境管理体系教程(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