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通用】小学语文教案3篇
【通用】小学语文教案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通用】小学语文教案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学习课文2、3小节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2、学生交流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C、“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3、指导朗读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4、引说: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三、学习课文第4节1、过渡:(出示课文插图)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究竟“埋怨”谁吗?2、指名朗读指导看图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3、交流讨论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4、朗读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指名朗读,齐读四、自由朗读5、6小节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2、交流讨论⑴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悲”“欢”“离”“合”,“隐”“现”“圆”“缺”的意思)⑵“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⑶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联系上文说说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课件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课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5、指名再读意思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指名读意思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7、出示词文,师范读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五、总结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出示:师范读——课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新词。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板书计划:送情报()半截蜡烛夫人快乐()(机智、勇敢)儿子搬走()爱国主义为儿端走(成功)作业设计、安排: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课外:练习册中P58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一、揭题: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课文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厉声:声音严厉从容:不慌不忙摇曳:摇荡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三、指导分段朗读。四、课堂练习1、抄写词语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小学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2个“恼、啥”,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办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1篇叙事作文。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词句,了解故事的内容,体味诗的情趣和道理。教学难点:抓住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试着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1篇叙事作文。教学准备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教学流程一、理解“苦恼”,揭示课题。1、板书:苦恼1)读词。2)“苦恼”是什么意思?3)学习生字“恼”:与形近字“脑”进行辨析比较。小结:带“忄”的字往往与心情有关。4)读好这个词语。同学们,你们有苦恼吗?说说自己的苦恼。2、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班长,他也有个不小的苦恼。补题:8、班长的苦恼齐读课题(注意读好“苦恼“一词)。3、这位班长会有什么苦恼呢?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让我们学习第八课,这是一首叙事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己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想: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正音。3、交流:1)这首叙事诗中写到了哪些人?板书:“我”同学们大乔小苗2)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书:裁决“我”同学们袒护同情大乔小苗欺负3)根据板书的提示,简单地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4)师引述课文大意,并小结:这分别是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三、深入学习,感受班长的“苦恼”。1、整件事因大乔而起,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自读第2节,圈出有关动词。1)读句并交流、板书:打夺绊2)大乔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读好第2节。3)请用上这一连串动词,说说大乔是怎么欺负小苗的。2、大乔做得真过分,难怪同学们都同情小苗。读读课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学,当时也在现场,见此情景,你会怎么说?1)请多位学生交流。2)这就叫“议论纷纷”。请你按提示,把刚才大家说的意思组织起来说一段话,行吗?出示:同学们见此情景议论纷纷,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也差点让喊声掀掉。3、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请班长来“裁决”。而班长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用直线和浪线分别划出班长所想、所说的内容,再这么说一说。出示: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考虑再三后,我说:“”穿插学习:“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读好这个生字,注意翘舌音,读出问的语气来。小结:像这样经过再三考虑,而做出决定,就叫做——裁决。(读词)4、引读课文第4、5节,想一想:为什么听到我的决定后,整个屋子会突然变得静悄悄的?(因为同学们都没想到作为一班之长,我竟然会袒护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5、现在,你明白班长的苦恼是什么了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内容,并说一说。出示:结果,“我”苦恼极了:。1)指读写班长苦恼的句子,并练习说话。有关句子:“嘴皮子只轻轻动了一动,整个中队一起和我绝交。”“从此同学们见了我总没个笑脸,出出进进身边只剩下影子大乔。”练习说话:注意人称的转换,语言的流畅。2)联系刚才交流的内容,说说“绝交”是什么意思?板书:同学们和自己绝交3)读好句子,读出班长的苦恼来。6、最后,请你试着把这些内容连起来说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啦!课后,你可以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1篇叙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长的苦恼》。四、总结全文,领悟道理。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叙事诗。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这个班级的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集体交流。3、总结:的确,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身为班长也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板书设计附课堂板书:8、班长的苦恼(同学们与自己绝交)裁决“我”同学们袒护同情大乔小苗欺负本课小结1、本课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文,内容浅显明白,语言通俗易懂。2、这是一首叙事诗,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很喜爱。教学时一气呵成3、虽然整首诗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谁对谁错,但学生能从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训练材料一、比较组词。恼()裁()憋()交()脑()载()弊()跤()二、改写诗歌。请你以《班长的苦恼》为题,分起因、经过和结果,把这首叙事诗改写成1篇叙事作文。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写具体。
本文标题:【通用】小学语文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14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