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 初中历史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编教案大全
初中历史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编教案大全本课题主要讲述了从二战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最终解体。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下是网友为你准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历史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选教案大全一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材料二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20世纪世界史》材料四中曹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日本史》材料五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奥巴马东京演讲(2009年11月)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2)据材料三、四,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3)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仍不遗余力地与日本发展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的原因。(2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4分)解析本题考查二战以来美日关系的变化。分析时注意两国综合国力的变化和国家利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答案:(1)特征:美国控制(独占、独霸)日本(或日本依附予美国)原因:日本战败;美国遏制苏联、中国;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的需要,冷战。(2)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3)原因:经济上,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存在着相互依赖性。政治上,美国在处理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等方面,依然需要日本的支持与帮助。(4)轨迹:控制——竞争——伙伴.认识:双方关系发展中妥协与斗争并存;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关系变化的主要要素。初中历史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选教案大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美苏两国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的主要原因;(2)掌握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华沙条约组织等主要内容,理解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3)通过对德国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史实的了解,从而更加直观的理解美苏两国对峙的表现形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战后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对比变化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冷战的实质;(2)通过美苏两国对峙中各自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的分析,认识各项措施所产生的影响;(3)通过情景再现、史料研习等方式,认识美苏两国在“冷战”状态下的对抗和矛盾的激化对世界和平及国际关系造成的深刻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两极格局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在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抗衡既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又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制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教学方法分阶段讲述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本章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讲述中适当插入问题,进行提问或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史实,使了解更直观。教学内容1.从盟友到对手:背景: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敌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2.美苏冷战: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1)马歇尔计划(经济表现):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还企图用马歇尔计划拉拢东欧国家。根本目的在于稳定资本主义阵脚,遏制共产主义(2)成立北约(军事表现):1949年,美国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它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3)经互会的成立: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等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4)成立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分裂: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分裂: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3)侵yuezhan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者撤出。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国发现后,采取武装封锁古巴,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4.冷战的影响:(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消极作用。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教学重点1.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2.“冷战”对世界的影响。热点试题1.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对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2.在“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全面推行冷战的表现是什么?3.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北约和华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对欧洲有什么影响?5.美苏“冷战”对世界有什么影响?课堂小结美苏两极“冷战”格局的形成是战后两国政治、军事实力均衡的产物,两极格局之下,美苏两大集团为各自的集团和国家利益不惜以大国意志分割世界,人为造成长期的国家分裂、地区冲突和骨肉分离。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抗衡既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又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制衡,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第21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形成的标志,欧共体的发展和影响;日本崛起的背景、原因、表现、影响;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倡导人、标志、特点、历史影响;了解美欧关系、美日关系变化的史事;(2)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亲自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策,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2)通过创设重大国际事件为情景,培养学生关注和关心国际、国内焦点,并具备一定的洞察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谈话法、比较法、分析法、讨论法、情景再现;2.针对本章知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国际关系复杂、时空跨度大的特点,在讲述时可采用分开与整合的方法。将该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以方便面学生理解。教学内容1.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成立原因:(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初中历史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选教案大全三第一节:美苏争锋[内容标准]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学习要求]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3.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史实中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害,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确认“存异”和宽容的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重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奠定了战后的构架。2、战后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成为唯一能够与之相抗衡的国家,由于和上的冲突,两国矛盾加剧。(二)过程1、“冷战”格局的形成☆含义:指美苏两大集团采取除战争以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敌对行为。☆序幕:年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揭开美苏冷战序幕☆美国:全球扩张政策(1)
本文标题:初中历史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精编教案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2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