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感恩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
感恩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感恩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1《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懂得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为此,课题组和德育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宗旨,严格组织实验,认真做好记录,积累实验数据,随时进行分析总结,以具体的实验结果进一步推动深化教学改革。3、以省内外已取得的成功理论为依据,针对实验中不同的需要和实际,提出新的理论架构,互相结合,灵活运用,创出新的理论观点。二、课题研究范围对象:加郡乡全体小学生。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懂得“感恩”,感恩祖国,感恩长辈,感恩老师,感恩同学等,切实提高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效。2.通过开展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感恩之情来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寻求实施感恩教育最佳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营造“学会关爱、懂得感恩”的校园、家庭、社会氛围,体现“小手拉大手。”3.本课题将通过营造校园感恩文化,如国旗下讲话、队会、主题班会等途径让学生了解感恩,知道为什么要感恩,怎样去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4.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学校的感恩文化特色,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2.分析小学生缺乏感恩心里的原因。3.对长辈及同伴的感恩,延伸到大自然,对祖国的爱。4.感恩教育内涵的研究,探索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5.建设小学阶段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1.建设校园感恩文化,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在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时,将校园感恩教育纳入重要内容之列。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宣传栏、板报、手抄报、文化墙壁、国旗下讲话及校园广播等,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感恩教育,着力营造感恩教育的浓烈氛围。2.理论联系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既增长学生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提升,又多层次、多渠道培植了学生的感恩意识。3.增强教师感恩意识,发挥教师的人格感染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感恩教育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有一颗感恩的心,教师带着感恩的情怀教育学生,才能教育出有感恩心的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加强自身的感恩意识,用自身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4.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开展感恩教育。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教师进行开发。如:教师能育感恩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开发校本感恩教材,这样能促进校园感恩文化的形成。可安排“身边的感恩之星和孝星事迹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身边的感恩事迹去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5.多方整合力量,强化感恩教育效果。感恩是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整体和谐。感恩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成功的,还需要发挥家庭、社会的联动教育作用。五、课题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材料,结合本校情况,借鉴验证,作出分析,推进课题的深入研究。2.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的“感恩”现状。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中对研究对象开展阶段性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调控,推动整个课题的有效研究。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阶段成果的鉴定与实践经验的筛选,从中提炼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写成论文成果指导、推广课题研究。5.个案研究法。(班级)六、课题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2.成立课题组人员,课题领导小组反复研究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二)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7月制2014年7月)1.课题组教师查阅相关理论书籍,以理论知识指导研究实践。(2012年7、8月)2.各年级实验班正式启动实施,按实验规划进行相关项目实验,每月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实验状况(问卷调查、学生访谈;感受、困惑、困难、经验),材料整理。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3.撰写阶段报告阶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全面铺开。(2013年7月至1014年6月)4..编写校本课程教材。(2014年7月)(三)总结阶段(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1.活动结束时,各班举行“学会感恩,与爱同行”教育活动总结会,在此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进行大会交流和表彰,并向家长发送喜报。2.撰写结题报告,等待验收。3.总结经验成果,推广经验。七、课题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1.课题指导组:泸定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阚学洪泸定县教研室专家:左燕2.学校领导课题小组:组长;周继(校长)成员:王耀(副校长)、刘玉慧(教导主任)课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保、人员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宏观调控研究进程。3.课题研究小组:张李琼、李艳华(课题负责人):(张李琼)亲自负责参加课题研究,负责课题的立项、申报工作,对课题研究管理和各方面协调,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撰写开题报告、研究方案、阶段性计划、阶段性总结、(李艳华)负责结题报告并负责课题资料保管。李艳华、张李琼(主研人员)亲自参加课题实验和研究工作,负责总体监控研究的进展,全面掌握课题研究情况,督促各位研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定期检查课题研究应具备的各种资料。负责组织全体参研人员以多种形式开展研究工作,布置、收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成果材料李友泉、袁兴虎(主研人员);亲自参加课题实验研究,负责学生的问卷调查、收集、统计,并写出调查报告。4.参研人员;庞山玲、邱志富、李永英马兰、白万贵、韦莹、袁兴虎、周杰、余涛、方丽君、王建芳、李天祥、李俊清、李艳华、刘建清加郡小学课题组2013年4月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2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镇“四群”教育和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共xx镇党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海头村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统领,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四群”教育为契机,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为主题,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主线,在全村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形成“人人知恩感恩、个个报恩施恩、处处体现和谐”的良好环境。二、目标要求1、农民感恩意识进一步深化。通过学习党的惠农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知识,通过党员干部召开村民座谈会,畅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让农民知党恩、明是非,对党和政府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认知度和感恩度明显增强。2、农村文明风尚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在全村上下形成敬老爱幼、团结互助、扶贫1济困、互助互爱、崇尚科学、争先创优、反对封建迷信和邪教的浓厚氛围。3、农村和谐稳定进一步巩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提高,越级上访、非法上访、缠访闹访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农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增强,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乡农村实现文明祥和、干事创业、风清气正。4、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利用农家书屋等有效载体,加强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主创业意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三、主要内容(一)感恩祖国和人民。以建国63周年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生走进工厂、农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并通过“服务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劳技活动”等形式,使他们了解和感受建国63周年和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家乡的巨大变化,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感恩父母。通过鼓励和动员青年学生开展为父母多做事,跟父母多说知心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使其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三)感恩老师。以各种真挚朴实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要感谢老师的教诲和辛勤的培养,尊敬师长,树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四)感恩自然。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活动。组织开展绿化茺山,美化、绿化校园,义务植树,保护一片绿地,爱护环境,感谢大自然的赐予,热爱祖国的一草一木,树立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五)感恩共产党。以建党91周年和迎接十八大的召开为契机组织各种纪念活动,了解共产党的伟大,深刻体会党领导我们取得的幸福生活。(六)感恩社会。以感谢社会各级组织及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关心帮助等形式,体会到社会对我们的至关至爱,引导其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常怀感恩之心,常言感恩之情,常做感恩之事,激发和增强“报答社会、感恩社会”的深刻情感。四、方法步骤感恩教育活动自2012年3月开始,2012年12月完成,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调研阶段(3月20—31日)。及时成立感恩教育领导小组,深入农户进行调研,掌握了解情况。第二阶段:宣传动员阶段(4月1日—4月15日)。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开展“感恩教育”的实施方案,利用各种会议、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感恩教育主题标语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全覆盖式宣传,为全面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三阶段:活动实施阶段(4月15日—11月1日)。全面组织实施“感恩教育”活动。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听一次“感恩教育”讲座;组织一次“感恩教育”演讲比赛;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征文比赛;组织一次向雷锋学习活动;组织一次植树活动。第四阶段:总结评比阶段(11月21日—12月20日)。总结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成果及经验做法,查找工作落实不足之处,提出整改举措。五、工作要求在全村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要注意做好六个结合:一是把感恩教育与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相结合,丰富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的内容。二是把“感恩”教育与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使农民群众既受教育又得到实惠,增强感恩教育的吸引力,促进良性互动。三是把知恩感恩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感恩教育贯穿到新农村建设活动中,使农民群众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并最终回报社会、建设家乡。四是把感恩教育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五是把感恩教育与倡导农村文明新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相结合,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六是把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xx村村民委员会2012年5月2日“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3尊师孝亲感恩主题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开展以“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为此,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原则,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活动、家庭生活、社会实践和社区实践等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主要内容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下列几个方面内容:(一)感恩父母,就是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二)感恩祖国,就
本文标题:感恩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3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