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环境生态学1第一章简述两类环境问题按照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来划分,环境问题分两类:其一是由自然力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成为第一环境问题,主要指地震、洪涝、飓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问题,其二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此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环境问题。第二章举例说明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与补偿作用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是指当一种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时,有时可以通过另一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增加CO2的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的不足;不可替代性是指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完全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如光合作用中,CO2浓度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替代光照的作用。第三章1.食物网的三种类型(连通网)、(能流网)、(功能网)。2.名词: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在归还于环境中,此为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是一种动态平衡。环境生态学23.阐述生物地球循环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仅供参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然状态下,一般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对于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数气体循环物质比如碳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气蓄库,他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的二氧化碳蓄库开始,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碳固定,生成糖类,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呼吸和残体腐败分解后,再回到大气蓄库中。此外,海洋也是碳的另一储存库,水生植物将大气扩散到水上层的二氧化碳固定转化为糖类,再经食物链消化合成,经水生动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植物残体埋入水底,经过地质变迁,以石灰岩等形式暴露于地表,岩石中的碳可以借助风化、溶解、火山爆发等重返大气圈。有部分则转化为化石燃料,通过燃烧释放。另外森林也是生物谈得主要储存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同时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呈上升趋势,由于二氧化碳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面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有高度的吸收性,这就可能导致对流层变暖,二高处的平流层变冷,形成温室效应。4.生态平衡的特征指标包括(生态能量学指标)、(营养物质循环特征)、(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稳态)、(选择能力)。第四章环境生态学3阐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1)涵养水源: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储存,将地表水转为地表径流或地下水的作用,主要功能表现在增加可利用水资源、净化水源和调节径流三个方面。2)保育土壤:森林中的活地被物和凋落物在土壤中分解腐败可以为土壤提供肥力。3)固碳释氧:植物的叶绿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并将其转化成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出O2。4)积累营养物质:5)净化大气环境:植物可以通过叶片吸收SO2,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颗粒物有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6)森林防护:例如防风固沙林。7)物种保育8)森林游憩第五章名词解释:生态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指示生物:就是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包括污染物的作用或环境条件的改变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生物,通过其反应可了解环境环境生态学4的现状和变化。污水生物系统:水体受污染后形成的特有生物群落,可以用来进行水污染生物学评价。其理论基础是河流受到有机物污染后,在污染源下游的一段流程里,会产生自净过程,即随河水污染程度的逐渐减轻,生物种类也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河段出现不同的生物种。据此,可将河流依次划为4个带: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即甲型、乙型中污带)和寡污带。第七章1.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优先实施重点工程的重点地区包括(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风沙区)(草原区)。2.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生态防治对策原因: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引起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对策:(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绝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外界输入的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的。如果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输入的营养物质,就使水体失去了营养物质富集的可能性。为此,首先应该着重减少或者截断外部营养物质的输入,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应从控制人为污染源着手,应准确调查清楚排入水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排放环境生态学5源,监测排入水体的废水和污水中的氮、磷浓度,计算出年排放的氮、磷总量,为实施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①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挖掘底泥,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深层曝气,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此外,在有条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入湖泊,可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②化学方法: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例如有许多种阳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价格比较便宜的铁、铝和钙,它们都能与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降下来。③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目前,有些国家开始试验用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大型水生植物包括凤眼莲、芦苇、狭叶香蒲、加拿大海罗地、多穗尾藻、丽藻、破铜钱等许多种类,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污染物的性质进行适宜的选栽。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污水。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分子也有降解效果。水生植物一般生长快,收割后经处理可作为燃料、饲料,环境生态学6或经发酵产生沼气。这是目前国内外治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措施。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原则(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4.简述土壤污染的特点:一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时间,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后才能确定。比如日本的“痛痛病”,是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逐渐被人们认识。二是累积性。污染物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会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三是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后的土壤可能需要100~200年的时间才能够逐渐恢复。四是难治理性。积累在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和自我净化作用来消除。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等方法才能解决。5.对土壤进行生物修复之前需要对修复现场进行调查评价,确定生物修复的适应性。第八章1.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如果选择的生态影响多于一个,则依据其中评价级别(高)的影响确定工作级别。2.对于1、2、3级生态环境评价项目,要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环境生态学7向为扩展距离,评价范围一般不能小于(8-30km)(2-8km)(1-2km)3.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1)陆生生态: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野生动物及其分布、生态习性与栖息环境,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等;2)水生生态调查是否有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泗游通道分布。是否有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鱼类分布,其生态习性、繁殖特性等;3)工程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要图示并阐明其与工程的区位关系,据此调查介绍敏感区的规划、功能分区、保护对象与保护要求,明确拟建工程是否满足其相关要求;4)工程涉及相关规划区域时,要图示并阐明其与工程的区位关系,据此调查介绍相关规划方案,明确拟建工程是否与其协调、是否满足其相关要求;5)移民安置区环境状况调查分析(安置区的土地与生态承载力、安置环境条件、主要环境问题等);6)分析指出区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详细阐述水电规划项目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1)陆生生态影响预测:①对陆生生态和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预测:扰动地表面积,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破坏。②对陆生植物的影响预测: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对当地植被造成的环境生态学8影响,对重点保护植物的影响。应预测对植被类型、分布及演替趋势,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古树名木种类及分布等的影响。③对陆生动物的影响:栖息环境影响、迁徙通道影响、觅食与饮水的影响,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影响等。④对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的影响预测。(2)对水生生态的影响①对饵料生物的影响预测:水域形成后,藻类、浮游动物、摇蚊幼虫和寡毛类生物量得到增加;水生维管束植物仍将维持现状。②对鱼类资源的影响预测:大坝阻隔和水文情势变化造成的鱼类生境变化(同时也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有影响),库区鱼类种群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原适应于急流中生活的种类很难在库区生存下来,将向库尾以上河段发生转移,对库区鱼类的组成影响较大;泗游通道(包括虾、蟹)阻隔、鱼类“三场”破坏、下泄低温水对下游鱼类生长与繁殖的影响、对重点保护保护鱼类和流域特有鱼类的影响;气体过饱和对鱼类的影响、水质污染与泄洪冲沙对鱼类的危害等。
本文标题:生态环境学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0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