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中小学名师管理会议讲话稿材料(精编5篇)
中小学名师管理会议讲话稿材料(精编5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中小学名师管理会议讲话稿材料(精编5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中小学德育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1中小学德育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同志们:今年德育建设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这个主题定得很好,抓住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要义,找到了学校开展德育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抓手。关于班级文化建设,刚才田局长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会议也印发了4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班级建设的经验,我觉得大家谈出了真经,做出了成效,在指导我市普通中小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南性和操作性。在去年的德育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就德育的含义进行了简单的阐释,提出了需要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维一体,共同做好学校的德育建设工作。借今年这次会议的机会,我就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勉。主要谈三个方面内容:一、要准确、全面理解班级文化关于学校班级文化,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归纳起来,我觉得它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指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班级文化这一词由来已久。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沃勒1932年在《教学社会学》中关于学校文化的论述,开启了班级文化研究之先河。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美国的科尔曼、克拉克与英国的哈格里夫斯等人关于青年文化、学生文化类型的探讨导致班级文化研究进入系统化与科学化阶段。70年代以来,以英国教育社会学界为主的关于学校教育知识与班级互动过程的实证分析,才促使班级文化研究从“输入-输出”研究转向“黑箱研究”。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等。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二、充分认清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一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创造出具有凝聚力和约束力的区域性文化氛围,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和学校个性,通过它来影响和熏陶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然而,现实中我们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1律,千“班”一面,给学生严重造成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育个性化的班级精神,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首先,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其次,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足发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有利于创设一种班级生态文化,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三是学生人格塑造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世界教育主题的直接反映。但是,就目前来看,我们还有一些学校只抓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养。作为培养学生人格的一块阵地——班级文化,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研究表明:在民主型或支持型的班风里与在专制型或防卫型的班风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学生自信心、自尊感也是有较大的差异的。因此,良好的个性班级文化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刚才我把班级文化的含义以及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那么,如何建设好班级文化,这是留给大家思考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各个学校要根据各自的实际,努力营造“和谐人文、文明高雅、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育人氛围,积极构建独具特性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能把班级文化活动定位在育人的高度,真正把它看作是德育的一个全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玩乐,我们就会自动地将学生看作是班级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文中提出,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住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二是要站在育人的高度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这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教师要注意扬每个学生之长,避每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家要象原辽宁省XX市教育局长魏书生那样,去成功开发学生资源。三是把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德育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课程,一类是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对于学生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是无可否认的。然而班级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场所,它是一个文化场。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文化气息,充满着文化符号。学生生活在其中,无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潜在的文化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比教师刻意教给的内容丰富得多。班级作为特定文化环境,它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是多元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建设班级文化就是要去除消极、落后的影响,建设起班级成员共同追求并有利于他们积极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规范。如果显性课程的内容与班级这一隐性课程内容相沟通、相协调,显性课程不会成为空洞的说教、外部的强加。同志们,文化育人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一种隐形教育方式,现代教育需要用“文化”来支撑和引领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践行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齐心协力,为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终极目标而共同奋斗。谢谢大家!中小学名师创新团队授牌仪式讲话稿(推荐)2中小学名师创新团队授牌仪式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在此发言,我感到诚惶诚恐。与其他创新团队特级教师领衔人相比,我既没有丰厚的专业成就,更没有声名远扬的影响力,尤为汗颜。好在,在我看来校长不是一个官,学校的特殊性和教育的复杂性迫使校长必须是一个懂教育教学规律的学校管理者,校长岗位一定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正因为这一点,我发言也就有了一些底气和动力。今年我县第二轮中小学名师创新团队组建把我们部分校长也纳入其中,我首先要感谢县局领导卓越的见识,能够让我们基层学校校长紧紧靠拢一起,整体联动,抱团发展。其次要感谢我们团队八位校长的支持和信任,是你们的加入,才让这个团队有了存在的意义。当我还在担心有没有那么多45周岁以下校长报名参加时,是你们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友谊之手。再次,我要感谢其他创新团队,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相信有你们相伴,路途风景一定无限美好。自从着手组建创新团队开始,我就在思考:作为小学管理创新团队,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以为重要的不在于校长自身的成长,不在于校长发表多少篇管理论文或做多少个报告,而在于通过思想创新,促进教育方法和管理方式创新,有效改变教师从教行为,给学校带来变化,为学生的一生充分、和谐、全面发展奠基。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逐步进入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变慢后的反思,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我们常常徘徊在改革的十字路口,也常常陷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之中。与十多年前相比,老百姓不仅仅需要优质的教育质量,希望孩子在学校有个好成绩、高分数,同时他还需要学校能够有安全保障,期盼教育能够给孩子带来健康快乐。独生子女的唯一性让广大家长格外重视孩子的教育成长,家长期盼教师比其他行业人员具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不得教师身上有任何污点。类似这样的思考还有很多,我在这里也不再赘述。但有这样一幅场景常常让我陷入沉思:每次经过省道223线,从通州往掘港的路上,一进入如东界,我们都能够远远地看到十多块高高耸立的红色牌子,其中一块上面书写“全国基础教育名县——如东欢迎您”。什么是全国基础教育名县?那就是基础教育扎实,在全国都有名气。在我看来,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素质高,有良好的品行。然而,我们从生活的一隅可以窥探一些状况:街头巷尾依然有乱丢乱倒的现象、十字路口集体闯红灯、中心市场嘈杂纷乱……我知道,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并不是学校教育能够解决的。但我们校长是不是都能想到这一点,并反思我们的办学行为,追问教育宗旨,立足从当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抓起。教育的征程虽任重道远,但我们已经觉醒,这才有可能让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上面的思考似乎与我今天发言的主题远了一些,但这确实是我的思考,这种思考时时刻刻让我有一种焦灼和不安,相信在座的同仁也一样与我有着同样的责任和使命。我庆幸的是县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空间,这就是小学管理创新团队,让我们可以聚在一起关注这些问题,共同思考和破解这些难题。我非常喜欢这样两句话:“与其孤独行走,不如结伴而行”,“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组建创新团队,无疑给我提供了结伴同行的机会,我给自己的定位不是领衔人,而是同行人;不是师傅,而是伙伴。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不仅走得很快、很远,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还能够跟得上身体。灵魂跟得上身体,必定让我们拥有教育的信仰和追求,这样如东教育的未来才能拥有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最后,告诉我们团队八位校长一个好消息,上周五,我带领团队其中五位校长到xx参加了全国义务教育联盟年会。昨天联盟主席姚xx先生打来电话说,由于我们团队学校积极参与全国义务教育联盟,经过主席团讨论,将我县选定为由广州客家商会赞助的全国100个接收资助县之一,连续资助三年,每年资助我县10所小学。我们团队的所有学校都成为接受资助学校,除受赠送省级刊物《基础教育论坛》100套合计万元外,还将通过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引领、参观考察名校、课题研究等途径,培训100位老师。这也算是献给今天创新团队授牌仪式大会的一份礼物。谢谢大家!全县中小学春季开学会议讲话稿3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范文大全(可编辑)1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全县中小学2018年春季开学会议讲话稿公文全县中小学2018年春季开学会议讲话稿根据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我简要安排一下今年春季的工作。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打好学校发展基础。我们要喊响两个口号:一心一意抓教学,扎扎实实抓质量;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质量是核心。1、高中学段:夯实常规不动摇,改革创新不懈怠,遵循规律不折腾。高考不到100天的时间,要用好这三个月的时间。一是抓普及,提高高考录取率,要特别注意“边缘生”的提升;二是促提高,抓特优生,提高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的数量。2、初中学段:扬峰填谷,整体突破。抓两头,促中间。一是抓好初三模拟考试;二是邀请聊城市中考命题组核心成员对全县初中9个学科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三是对待暂时落后的初中进行指导。3、小学学段:抓规范促内涵,提升合格率。一是,抓好六年级成绩监测;二是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三是启动六个教学协作区开展活动。最近,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2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见》。指出:“建
本文标题:中小学名师管理会议讲话稿材料(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00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