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南音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
南音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南音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音体美组教学工作总结1音体美教研组工作总结一学期即将过去,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本教研组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结合我校教育教学进一步推进及我校具体实际,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本组工作计划大胆工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组织全组教师学习学校的方针政策及重要思想,提高教师对体艺教育的认识,加强对教师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态度以及师德的教育,使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不断钻研业务知识的良好习惯,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以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为宗旨,注重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二、抓好教学常规管理1、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领会其新的思路和精神,注意对照新旧课程标准异同点,切实把握新课程标准的脉络,为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狠抓常规管理,定期对本组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听课笔记等资料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上报教导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3、全组教师认真执行教务处工作计划,同时做到相互多听课,老带新,熟带生,在短时间内让新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三、抓好“体育”工作1、学期初,在颜培琳老师及全体体育教师的齐心协力下,全校同学新学了广播操“武术操,在成功完成会操比赛后,狠抓“两操”的常规落实,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校的早操、课间操得到正常进行,为学校常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丰富多采的班级体育竞赛,培养学生顽强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及集体主义精神。本学期我们举行了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取得了圆满成功。四、抓好“文娱”工作在抓好音乐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五月份举行了葫芦丝班级吹奏比赛,六月份举行了“雅博学校第一节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均取得圆满成功。五、管理好体艺教学器材。过去由于管理混乱,体育用品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管理,没有发挥其价值,这学期我们将体育用具分给教师管理,体育组长进行登记,具规范了管理,又提高了利用率。六、开展课外活动。本学期本教研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体育组开展了篮球情趣小组,美术组开展了绘画情趣小组和手工制作情趣小组,音乐组开展舞蹈情趣小组,美术组的手工作品展,其作品精致新颖,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由于体艺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卓有成效地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全组老师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我校在各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南音唱一都教学设计2校本课程——南音《唱一都》教学设计永春县一都中心小学郭玉茹一、校内外课程资源分析永春县一都镇早在1982年就自发成立南音社,由一些酷爱南音的老人牵头,召集全镇的南音爱好者,在一些节日里相聚在一起,各自带来那心爱的乐器,共同学习和延续着古老的南音。乐器有琵琶、二弦、三弦、洞箫、板胡等10多种,可以玩起“四管”和“八管”。因此,全镇有浓厚的南音氛围。从1995年开始,我校兴趣小组就设有南音班,退休教师曾奋志等南音社会员时常来指导。许多小学生学会了弹奏琵琶、二胡,学会了吹笛子,还能把那南曲唱得头头是道,多次在乡办的晚会上亮相,深受好评,还有两名学生考入市、县南音社,继续深造。南音兴趣小组开展活动场面二、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方案课题:南曲《唱一都》、南音下四管打击乐教学活动目标:1、会唱《唱一都》这首南曲,了解《唱一都》蕴含的历史背景。2、了解南音下四管打击乐的演奏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音乐的熏陶,宏扬民族优秀文化。课程组织形式:分为演奏组和清唱组教学。教学活动重难点:南音的润腔演唱方法.课前准备:南乐器(琵琶、二弦、三弦、筒箫)、打击乐(拍板、铜铃、1四宝、响盏、狗叫、木鱼、双响筒)、磁带、小黑板,歌谱、谱架等。教学活动时数:1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1、工尺谱与简谱的对照:X=1,工=2,六=3,电=5,一=6。2、复习工尺谱。二、学习新歌1、介绍《唱一都》这首南曲是一都南音社社长曾繁长自编的,《唱一都》是一曲优美动听的南曲,赞美了改革开放以来一都镇发生了巨大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同时,介绍这首南曲的曲名(南曲一般都是以唱词的头几个字或第一句来作为曲名)、滚门(即曲牌名,有自己特定的风格)、管门(本曲五空管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叠拍(相当于现代音乐的二拍子)。2、读曲词老师分析曲词,学生跟读,要求与泉州闽南语言为标准。3、播放《唱一都》,让学生听清每个字的发音、咬字、吐字。4、对比工尺谱与《唱一都》。(旋律一样)5、学唱《唱一都》(1)让学生听南音社存档的录音,轻声跟唱两遍。(2)让学生将《唱一都》的曲词带入工尺谱试唱练习。(3)对于学生较难唱好的地方,一句一句地唱给学生跟,直到基本学会了。(4)配上乐器,让学生试唱两三遍。三、认识打击乐1、出示小黑板(各种打击乐的节奏),老师逐个解说,演示打击方法。2、分组练习。3、合奏。四、表演由南音兴趣小组的同学演奏、清唱《唱一都》。2中学南音教学反思3关于中学校本课程—泉州“南音”的教学研究与反思黄秋玲在音乐课上,我问多位同学喜不喜欢南音,他们都回答:“听不懂,也不知道什么感觉。”这让我惊愕不已,并留给我无限思考。作为植根于闽南花锦山川,有着“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民族乐苑的奇葩”美誉,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南音,如今却面临着听众“断代”非常严重的现象。如何加快南音的普及,培育南音保护和传承的土壤,让其焕发新生命力,引起人们关注和探讨。在我们的印象里,南音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心里的歌,是思乡切切的游子的天籁,是古典雅韵的安静缠绵。通过走访村落间的南音社,我们发现南音的发展现状和印象中的差不多,在南音社中,绝大部分是一些老人,很少发现年轻人的身影。于是我对十五至三十岁的人群做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大群众对南音的了解还是很少,南音传播难题已成为制约南音传承和发展的最大障碍。走进校园,发现许多学校都建办了南音社团,组建南音兴趣小组,泉州中小学还举办一年一度的南音比赛,这些都对南音的传承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南音这个特色文化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已经慢慢地进入校园,成为校园另一道风景线,然而,据不完整调查,真正开设校本课程的学校少之又少。以南安2014年度的中小学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为例:小学组相对开设学习的多,但是占全市的小学是极少的比例。另外中学组的更少,而且参赛选手并不完全来自有开设南音课的学校。为此,我认为中学南音的传承和发展,应注意以以下几点:(一)南音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泉州南音保存着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悠久历史、丰富内涵深受世人瞩目。这种高深优雅的戏曲文化,能历经千年而流传至今,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先辈们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而积累下来的诸多“法度”,如引、搭、贯、接、过撩、做韵、唱词叫字等,这些原生态文化,应原原本本继承下来,并当做宝贵财富予以保护。在当今科学十分发达的社会,青年人已不满足目前南音的现状,因此南音的创新发展是必经之路。南音工作者是南音发展道路上的领路人,在南音中加入现代的音乐元素使南音既传统又现代,即在创作南音戏曲时,在传统音乐元素中添加现代的音乐元素将促进南音在青年人中的推广。同时积极探讨能否将南音的舞台形式也加以改变,例如将其以合唱形式展现,多人合唱展现不同的层次音高,吸引听众。(二)南音发展保证传承的连贯性无论是南音工作者还是其爱好者都面临“老龄化”,因此,推动南音发展应从娃娃抓起,南音发展校园化就不会只是空谈。1、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素质。除了在南音专业开展专业教学外,应在高校范围内扩大南音教学规模,如在各高校开设南音选课、创办南音社团、在学校进行南音表演等,邀请大学生参与其中,为大学生提供多种途径以接触和了解南音,从而提高南音的教学层次。2、鼓励大学生进行南音创作。南音作品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在南音中注入新的元素,而大学生是流行文化的代表和生力军,因此鼓励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将现代元素带入南音的创作中,使南音作品更贴进现代生活,更现代化,这更易于南音的创新与传播。3、创新发展南音的舞台表现形式。例如将其以合唱形式展现,多人合唱展现不同的层次音高,吸引听众。南音普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在青少年中普及南音才是最根本的传承。进一步在学校普及南音课程,在提升普及量的基础上保证教育的质量。将老艺人、民间音乐家和地方馆阁的表演艺术家引进校园,以讲座或演出的方式使学子们融入这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中,使学生与专家进行互动,便于学生接收大量传统音乐信息。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南音的传播与普及,同时也能使学子们感受到南音的魅力,进而欣赏并喜欢南音这一传统艺术。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南音传播的重要平台。一是为学生搭建平台,给予学子们表演的机会。由于艺术的舞台魅力往往不同于剧场的体验,学生在舞台上和舞台下对艺术的体验差别很大,因此,亲自参与和欣赏感受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二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深入民间,走访社会大众,与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人们对南音的看法,普及南音的基础知识,宣传南音的魅力,加深南音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也能开阔眼界、磨练意志,增强专业水平。(三)南音发展应借助社会平台南音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可通过建立南音基金会为南音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南音的传播离不开社团以及媒体的支持。南音社团的发展是南音传播的载体,而媒体则是南音宣传的一种主要途径。社团可举办多种形式的比赛及交流活动,比如以市级或者县级进行南音比赛;在传统节假日进行南音踩街活动;定期与其他南音社团进行交流活动,并邀请社区或者高校学生参与;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南音下乡活动;媒体开设专栏进行南音基础知识以及音乐学习等方面的传播,关注南音社团以及有关南音活动开展。(四)南音发展需引起基层政府的重视国家在推动文化大繁荣的同时,各级政府也更加关注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南音是属于闽南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更加重视南音的发展。1、加大财政资金扶持。本着传播南音文化,传播闽南人优秀品质的信念,政府应考虑在支持传统文化方面进行财政支持,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南音的改革以及南音的传播途径的拓展中,从而有效地扩大南音的参与人群。同时,政府应推出监督机制,使资金切实到位,并准确的投入南音的发展中。要抓住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契机,大力发展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有利于“非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同时努力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2、加大对南音的投入和宣传。政府对南音的投入,不应该仅仅只停留于口头上,而应该加大一些更具实效性的投入。如政府能够以官方的名义定期开展南音的交流和比赛活动,从而更大程度地扩大南音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五)南音对于青少年人群的推广和在学校中的创新方式1、南音的节奏,南音的唱法,以及歌词不能让多数人明白。2、南音在人们心中,是一种比较古老,死板的音乐。3、多数人认为南音较陌生,没有从小培养对南音的兴趣。大部分家长,更喜欢孩子学习流行乐以及钢琴等乐器。
本文标题:南音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0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