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一章12绪论环境概念及发展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概念进行阐述:“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这就是把人类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类的环境。二、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而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按成因不同,可将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指自然环境中原来就存在的不利与生物生存的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洪水、旱灾、虫灾等所造成的破坏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指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即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三、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前)环境问题的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50年代~80年代)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80年代后)四、国内外环境问题(一)国外的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国外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A、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在比利时马斯河谷(24公里长,两侧山高约90m)发生的粉尘污染事件。由于山谷中重型工厂多,遇逆温天气,当时SO2、粉尘的浓度很高,有几千人发病,60人死亡。中毒症状: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恶心、呕吐。B、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48年10月在美国的多诺拉镇(马蹄型河湾,两边山高120m)发生的烟雾事件。由于工厂多,遇逆温天气,当时SO2、粉尘的浓度很高。四天内43%的居民(6000人)患病,17人死亡。中毒症状:咳嗽、胸闷,喉痛,恶心,呕吐。C、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伦敦,由于居民取暖,煤中含硫高、粉尘高,遇逆温天气,5天内4000人死亡。1952-1962年共发生12次,死亡近万人。D、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5-10月,本城有汽车400多万辆,每天耗汽油2400万升,由于三面环山,市区空气流动缓慢,是废气进行光化学反应,生成过氧乙酰硝酸酯。大多数人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F、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在日本九洲南部熊本县水俣镇发生的公害事件。由于氮肥生产中采用氯化汞和硫酸汞作催化剂,含汞废水排入水体,经鱼类等水生生物富积和转化成甲基汞,人食用鱼后引起的严重中毒事件。水俣镇病者180多人,死亡50多人。中毒症状: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G、骨痛病事件:1931-1973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公害事件。炼锌厂未经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由于用含镉废水灌溉稻田,人吃了含镉的米和饮用含镉废水。患者280人,死亡34人。中毒症状:开始关节痛,后神经痛和全身通,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在衰弱疼痛中死去。H、四日事件:1961年在日本四日市由于工厂向大气排放出大量SO2和粉尘,并含钴、锰、钛等重金属粉尘而引起的哮喘病事件。患者500人,36人死亡。中毒症状: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I、米糠油事件:1968年在日本九洲爱知县等23个府县发生的食用含多氯联苯的米糠油所致。米糠油生产中,用多氯联苯作载热体,因管理不善,毒物进入米糠油中。患者5000人,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0000人。中毒症状:眼皮肿,常出汗,全身起红疙瘩,重者呕吐恶心,肝功能下降,肌肉痛,咳嗽不止,甚至死亡。2、全球环境问题地球变暖、臭氧层的消耗与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二)国内的环境问题参看历年我国的环境状况(以2012年为例)五、环境科学1、环境科学:研究环境质量及其控制的科学2、环境科学的特点:综合性、特殊性、独特性3、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A、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B、探索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C、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D、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4、环境科学的分科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对策-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的概念、内容和任务:环境保护概念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基本任务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对策-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的概念、内容和任务:环境保护概念的发展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宣传教育、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等。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二、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基本任务——防治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二、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基本任务——防治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二、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基本任务——自然保护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中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这说明了我国政府对环保事业的高度重视。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也是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进一步破坏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三、环境保护法我国1989年公布《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国家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改善环境以保护人民健康,经济持续发展,有目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谁开发谁保护原则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节可持续发展一、环境保护战略:概念:环境保护战略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解决一些根本性、长期性、事关全局的重大环境问题,所确定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方向以及环境保护的对策。环境保护战略对开展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总的指导作用。环境保护战略按其所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同,分为:全球环境保护战略、国家环境保护战略、地区的环境保护战略二、国外的环境保护战略(一)、经济优先发展的战略“先污染,后治理”,主张优先发展经济的战略,认为只有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才能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足够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二)、均衡发展的战略罗马俱乐部提出“均衡发展”的战略,国内有人称为“停止发展”论。“在均衡状态中,需要不变的量只有人口和资本。而那些不需要大量不可代替的资源,或不产生严重的环境退化的人类活动,可以无限地继续增长,特别是那些被许多人列为人类的最理想和最满意的活动,如教育、艺术、音乐、宗教、基础科学研究、体育活动和社会的相互影响,是能够繁荣的。”(三)、持续发展的战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战略的根本变革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2、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点:(1)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2)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还要做到后代有与我们平等的发展机会。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1)经济持续发展(2)生态持续发展(3)社会持续发展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2)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尺度(4)社会的广泛参与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证(5)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四、世界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新变化1、环境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念2、环境原则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原则(1)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原则(2)工业发展的环境原则(3)经济抉择中的环境原则(4)商品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5)银行贷款中的环境原则1、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一个生态环境大国,既面临着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部分地区贫困化等一些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要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都决定了中国不能走只注重数量增长,不考虑资源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关系到能否生存下去的战略抉择。2、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城市生态,发展乡镇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扶持环保产业,实现工业生态化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加大环保投资比例,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保护环境发扬“全球伙伴”精神,开发广泛的国际合作3、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得到积极响应(1)中国有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研究和对策、方案、计划的完成(2)国家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1996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改变,把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并提出“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从1996年开始实施的“九五”计划期间,中国将重点解决“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和滇池)“两区”(酸雨污染区、二氧化硫控制区)的污染控制问题。这对扭转水污染、大气污染不断加剧的趋势,保护公众健康,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3)“九五”期间,国家推出两项重大举措,即“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实质是对烟尘、粉尘、二氧化硫、石油类、重金属、化学需氧量(COD)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12种主要污染物,要求其排放量到2000年能够控制在国家批准的水平。也就是说,“九五”期间,尽管每年人口净增1300万以上,GNP以8%的速度增长,但这12种主要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要通过各种有力措施,控制其增长。“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第一期)包括水、大气、固体废物、生态保护、重点行业、全球环境问题行动和国家环境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等多种项目,投资约1888亿元。(4)中国积极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一贯积极参与谈判、签署并履行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中国在筹备UNCED、讨论会议和谈
本文标题:第一章12绪论环境概念及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