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三讲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下)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北京寰发启迪认证咨询中心2004年第二版无忧资源:中国最大最全的资源下载网教育新天地:中国最大的学习培训咨询平台大家好!上一讲的内容大家复习了吗?感觉怎么样?先考考您:EMS标准中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共几个?您能迅速地说出我们学过的4.2和4.3中全部条款的名称吗?看来大家学得不错。这部分内容对于内审员来讲非常重要,大家需要死记一些东西。启迪老师无忧资源:中国最大最全的资源下载网教育新天地:中国最大的学习培训咨询平台第三讲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下)无忧资源:中国最大最全的资源下载网教育新天地:中国最大的学习培训咨询平台本讲内容本讲继续讲解EMS标准的其余要素:4.44.5和4.6,共计12个要素,它们所表明的是PDCA运行模式中D、C、A三部分的内容。无忧资源:中国最大最全的资源下载网教育新天地:中国最大的学习培训咨询平台1EMS要求6大部分4.1总要求(1条)4.2环境方针(1条)P4.3规划(4条)D4.4实施与运行(7条)C4.5检查与纠正措施(4条)A4.6管理评审(1条)共17条要素PDCA无忧资源:中国最大最全的资源下载网教育新天地:中国最大的学习培训咨询平台上讲要素回顾4.2EMS方针4.3规划4.3.1环境因素4.3.2法律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指标4.3.4环境管理方案无忧资源:中国最大最全的资源下载网教育新天地:中国最大的学习培训咨询平台4.4实施与运行4.4.1组织机构和职责4.4.2培训、意识和能力4.4.3信息和交流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4.5文件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与响应本部分共7条要素,其中4.4.1和4.4.4在标准中不需要建立并保持程序。4.实施与运行4.4.l组织机构和职责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当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管理者应为实施与控制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技术以及财力资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职的管理者代表,除了其他职责以外,还应明确他(们)在下列方面的作用、职责和权限:a.确保按照本标准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b.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以便评审,并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理解要点:1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有赖于健全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和权限。组织的机构设置是由其经营目标决定,并为实现其目标服务的。要想在现行管理架构的基础上将环境管理体系纳入全部经营管理活动中,应对组织机构作出适当调整,明确责任部门,并可设置跨部门的决策和协调机构,如环境管理委员会。编制组织机构图,并标明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次之间在环境事物上的关系,是常采用的一种简明方法。2对环境管理的承诺来自最高管理者,它的实现需要组织内全体成员的参与。因此,环境责任不仅限于环境职能部门,组织内的其它部门都有这方面的职能。在组织内部传达和交流环境职责,确保各职能和层次不但明确自己的职责,也相互明了彼此的职责范围,以便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3在向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充分资源过程中,最高管理者扮演关键角色,但是,各职能部门及各级管理者,也有责任在其权限范围内,为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如:技术支持、人力和时间的保证等。4最高管理者和环境管理者代表主要职责有:最高管理者主要职责:1)对组织的环境管理做出承诺,颁布环境方针;2)任命管理者代表;3)为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提供充分资源;4)主持管理评审。环境管理者代表主要职责:1)主持环境管理体系日常工作;2)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3)负责内部审核,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4)主持环境管理手册的编写和修订;报最高管理者批准。4.4.2培训、意识与能力组织应确定培训的需求。应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培训。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使处于每一有关职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a.符合环境方针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他们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环境效益;c.他们在执行环境方针与程序,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工作经验,胜任他所担负的工作。理解要点:1由于组织内的每一个人或部门都在环境管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职工都可以提出好的建议或作出突出成绩,也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使每一个职工,建立能力和确保胜任工作,因此组织应确定广泛的培训需求2培训只是培养能力和确保胜任岗位工作的一个因素,它应当和教育、工作经历相结合。对于那些对体系的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人(如化验员、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人员、内审员等),组织应建立相应的能力判断标准并对他们进行资格认可。3经常需要培训的场合或时机包括:A招收新员工;B员工调换到新的工作岗位;C个人违反了程序或指导书的要求;D程序发生变化;E引入新的工艺、材料或设备;F目标或指标发生改变;J新的法规影响到组织的活动;H工作表现和绩效使人无法接受。4.4.3信息交流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的:a.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b.外部相关方信息的接收、成文和答复。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处理。并记录其决定。理解要点:1顺畅有序的信息交流是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要达到有效的信息勾通,组织应建立信息交流控制程序,建立内部、外部信息交流机制。1)内部信息交流:根据组织各职能和层次的相互关系,内部信息应按程序文件要求,确保各类信息上下左右的有效交流,如:重要环境因素的信息、监测结果报告,内审及管理评审的结果,紧急情况报告,不符合处置与反馈等;提高职工环境管理的参与意识,建立渠道使员工有知情、建议的机会;2)外部信息交流:标准特别强调外部信息的接收、成文、处理及答复,外部信息包括: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信息;接受外部相关方(特别是社区居民和顾客)的要求、抱怨和投诉,处置情况并记录决定;向相关方通报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向外界展示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绩效,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这种主动的对外交流许多企业证明是十分有效的。4.4.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a.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b.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理解要点:1对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形式,标准没有作任何规定。文件的存在形式,即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电子形式;而且没有强调一定要编制管理手册,强调文件要系统详尽地描述各要素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指导相关活动的进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为三级,一级是环境管理手册,二级是程序文件,三级是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应急予案、图表、记录等。2标准要求在编制体系文件时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这种“途径”是反映体系文件结构的索引。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是以标准的十七个要素为纲,上级文件应列出相关的下级文件(名称和编号)。3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环境记录的关系;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和环境记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又有区别,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描述体系由什么组成(如是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而环境记录证明组织正在做其所做的工作。4.4.5文件控制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从而确保:a.文件能够定位;b.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c.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d.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e.由于法律和(或)保留信息的需要而保存的失效文件,予以适当标识。所有文件均须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并在规定期间内予以留存。应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类型文件的程序与职责。理解要点:1文件控制包括对文件的批准、发放、更改、作废、回收等;组织应制定文件化的程序,并依此进行文件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各类文件,如:环境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记录表格、环境法律法规文件等。2组织建立的文件控制程序,应对以下内容加以规定,并按此执行;明确文件的存取位置,和简便的查找方法;文件应定期评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也可结合内审的文件审核分阶段进行并在内审报告中反映出来。保证每一个人在履行其职责时获得正确的信息,从而得到及时准确的文件指导。文件的定位是体系文件在空间上的分布,及文件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的分发情况。对体系文件的控制不仅要防止使用过期失效的文件,也要保证文件发放到位,使需要的场合和关键的岗位能够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充分发挥体系文件对运行的指导作用。文件失效后要及时由使用场所收回,并采取销毁措施,以免误用。有些失效文件需要继续保留,不将其销毁,这些文件应单独存放并加以标识。所有文件都应字迹清楚,有统一的文件编号方法,每一份文件上都应该有制订日期、修改状态和受控标志。文件控制程序应规定各级文件的编制和批准权限;一般;环境管理手册—经授权的管理人员编写--最高管理者批准;系统程序和操作性程序—经授权的相关部门人员编写--—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作业指导书、表格—经授权的相关人员编写—部门负责人批准。4.4.6运行控制组织应根据其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应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按以下要求加以规划,确保它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a.考虑到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b在程序中规定运行标准;c对于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并将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报供方和承包方。理解要点:1运行控制是组织控制其环境因素,建立环境绩效的重要要素。为了遵循环境方针和实现目标、指标,某些运行和活动必须受到控制。当一项运行或活动较为复杂,并且可能造成重要环境影响时,对它的控制方式就应该采取形成文件的程序来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确保运行或活动符合法律要求和保持稳定一致的环境表现。程序本身还是进行员工培训的最实际的教材。对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建立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二是通过建立运行控制程序文件,规定具体控制要求和运行标准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2组织还必须让有关供应商和合同方了解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以防止他们对体系造成负面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整个环境管理体系强加给供应商和合同方,而是要保证组织从供应商和合同方处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自己的要求。4.4.7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必要时,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予以评审和修订。可行时,组织还应定期检验上述程序。理解要点:1应急准备与响应可以视为运行控制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组织对意外事件、事故、自然灾害等紧急状况进行识别,制定应急计划,事先预防,以及紧急状况一旦发生时做出响应,以减少由此带来的影响和损失。2潜在的紧急情况应是正常的思维能预见的、是有现实可能性的,它发生的机率很低,但造成的后果严重,可考虑:a、火灾及爆炸可能对储存原材料和产品的影响;b、意外的泄漏或事故性溢出;c、污染控制设备失灵或损坏;d、特殊气候带来的影响,
本文标题:第三讲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