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二章中国环境保护体系
中国环境保护体系中国环境保护体系一、环境保护立法体系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三、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四、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体系环境保护立法原则立法原则:“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必须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才是有效的。”当国内法律与国际公约不一致时,国际公约具有优先权环境保护法规制定主体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法--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环保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环保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大或常委制定国际公约二.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宪法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环境标准其他部门的有关法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1、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79年试行,1989年12月26日通过并实施-----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包括:•1.总则•2.环境监督管理•3.保护和改善环境•4.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5.法律责任•6.附则2、环境保护单行法环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新环保法亮点亮点一,立法理念有创新围绕生态文明采取一些硬的措施,考核机制,采用环境信用制度,法律责任很严格等等,立法理念有新的突破。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超标即违法,违法即受处罚,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规定对环境违法乱纪企业按日连续计罚,罚款将上不封顶。亮点二,技术手段加强了老的《环保法》在科技、教育培训方面一句话就带过了,新《环保法》,在经济投资、教育、科技等方面,增加了环境风险调查,包括环境的风险评估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内容。新环保法亮点亮点三,监管模式开始转型老《环保法》环境监管是以点源为基准,一个个企业去监管,而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包括农村的面源污染。新《环保法》引入了环境许可证管理,包括农村农药化肥施用也有选择和规定,大气雾霾,水流域污染专门做出了规定,明确水和大气的联防联控机制。亮点四,监管手段出硬招增加了环保查封、扣押权,改变以前环保监管部门没有执法硬招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境地。新《环保法》对违法排污这些设备,规定了可以掌控可以查收,这些措施有利于查封违法行为,也可以对污染企业采取行政代执行。新环保法亮点亮点五,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体现环境民主的原则这次《环保法》修订有个很重大的特点,专章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门让老百姓去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参与环境保护权,同时明确了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民主性更强。新环保法亮点亮点六,法律责任超严厉增加了对违法企业必要时可以采取行政拘留。对不认真履行法律职责的官员,可以采取引咎辞职的制度。四种违法情形可以采行政拘留:1.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2.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3.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4.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2、环境保护单行法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草原法、渔业法、水土保持法......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环境监理执法标志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共计几十项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辽宁省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全国共计近千项5、环境保护标准分类----标准类型•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方法标准分类----按执行要求分•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强制性标准5、环境保护标准环境质量与排放标准可分为二级•国家标准--由国家级环境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严于国家标准;企事业单位应执行所在地的标准5.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举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4.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20.050.150.060.150.500.100.250.70毫克/立方米(标准状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日平均0.040.050.100.150.150.25氮氧化物NOx年平均日平均1小时平均0.050.100.150.050.100.150.100.150.30一氧化碳CO日平均1小时平均4.0010.004.0010.006.0020.00举例: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分类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区域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时段昼间夜间0类50401类55452类60503类65554类4a类70554b类7060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5.2污染排放标准5.2.1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5.2污染排放标准5.2.2行业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1)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1-2012)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几十个5.2污染排放标准5.2.3地方排放标准《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6、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以共和国消防法》《文物保护法》《卫生防疫法》等等7、国际公约国际公约的效力高于国内法律我国签署的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近30个与企业管理较为直接相关的包括:•《经修订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2年8月生效•《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赛尔公约》------1992年8月生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3年1月生效《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第三次会议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国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1年3月美国单方面退出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也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澳大利亚是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第二高的国家。中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署了该议定书。2002年8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英凡大使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交存了中国政府核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核准书。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两国中美两国分别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碳排放国,两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全球总排放量的44%,(中国29%,美国15%。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余国家的总和,其中中国的碳排放量仍在继续上升。两国围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一直存在分歧,《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4年11月12日,中国和美国经过艰难的谈判,在北京发布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内容美国承诺到2025年减排26%,之前美国一直拒不做具体指标承诺;中国承诺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等于承诺了排放峰值点,意味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增长“天花板”被量化确定。全球两个最大碳排放国的承诺,把过去五年五次全球气候谈判大会试图谈成的事,给谈成了。对我国的影响1、能源结构面临重大调整2、产业结构面临巨大转型压力3、政府治理污染压力空前增大4、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将被加速关停或被高成本逼停。4、就业形势更加严峻5、政府财政收入将减少6、水电、风电、核电、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企业和环保产业迎来重大利好。三、环境保护国家制度体系中国环境保护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1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污染者负担•国家干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三同时制度4、征收排污费制度5、排污许可证制度6、总量控制制度7、生态保护补偿制度8、环境监测制度9、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10、信息公开制度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
本文标题:第二章中国环境保护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1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