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五单元专题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课件
专题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A)。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C)。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A)。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B)。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B)。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C)。物种食物链(网)自动调节能力就地易地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0%~20%全球性循环性抵抗力恢复力人口过快增长1.(2015·课标卷Ⅱ,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典例引领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正确。答案B2.(2012·江苏单科,26)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调查结果2007年(养殖前)2010年(养殖后)水生高等植物物种数135生物量(湿重kg/1000m2)56020浮游藻类物种数1120生物量(干重g/m3)210鱼类物种数158生物量(湿重kg/1000m3)30750虾、贝等小型动物物种数258生物量(湿重kg/1000m3)5513(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改为人工鱼塘后,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则该湖泊生物群落的食物链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从种间关系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一方面与养殖植食性鱼类有关,另一方面与浮游藻类争夺阳光、养料有关。(3)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生物量明显多于2007年生物量,主要原因为人工投饵输入大量的能量。(4)能量的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类,与肉食性鱼类可以摄食鱼饵相比较,肉食性动物的能量来源减少,与植食性鱼类竞争减弱,植食性鱼类相对增多。(5)水生高等植物与浮游藻类是竞争的关系,与浮游藻类竞争阳光和养料来抑制其生长。答案(1)食物链(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多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3)投饵输入大量能量(4)减少增加(5)吸收营养物质竞争阳光本考点属于高考热点,考查内容涉及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等,考查题型多样,内容丰富,近年高考对依据情境信息自行构建食物网及能量分流模型考查更多。1.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2.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的“三个角度”(1)生产者: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甚至可能不属同一物种。(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由此可见:(1)摄入量-粪便量=。3.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同化量(2)=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量。(3)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一部分。(1)三种类型:物理信息、信息、信息(强调肢体语言)(2)三类功能:①个体生存所必需;②种群所必需;③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4.信息传递的“三种类型”与“三类功能”同化量-呼吸量化学行为繁衍种间关系(1)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2010·大纲全国Ⅱ,3C)()(2)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2013·四川,6B)()(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012·安徽,30Ⅱ(3)改编)()(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2011·海南,21C)()(5)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海南,20B)()错混诊断(6)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福建,2B)()(7)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江苏,11B)()答案(1)×(2)×(3)√(4)×(5)×(6)√(7)×提示(1)湿度相对较高的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代谢活动较北方森林中强。(2)防治害虫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4)营养级高,其体型未必大。(5)杂草与水稻同属第一营养级,去掉杂草并未使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7)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可减少能量损耗。题组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1.(2015·江苏卷,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解析蜘蛛种群密度的调查适于使用标志重捕法,五点取样法属于样方法,A错误;杂食性鸟类由于食物范围广,受环境影响较小,其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B正确;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合理搭配,并非物种数目越多越稳定,C错误;变色龙的体色变化是基于和环境同步,并非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D错误。答案B2.右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A.生物a和b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约有50%传递给生物fC.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D.生物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解析分析食物网图,a、b为生产者,故a、b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故A正确;生物b同化的能量流向f的最多有20%,故B错误;生物f占有的营养级是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共三个营养级,故C错误;生物d和f都以b为食物,因此它们存在竞争关系,故D正确。AD3.(2014·江苏高考,26节选)如图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食物网中,小型猛禽分别处于________营养级。(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________反射。(3)工作人员根据生态系统中________信息传递的特点,释放训练过的猎鹰来驱赶小鸟。(4)为了进一步驱鸟,某机场先铲除原有杂草,而后引种了虫和鸟都不爱吃的“驱鸟草”,机场内小鸟大为减少。以后“驱鸟草”逐渐被杂草“扼杀”,这种生物群落的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答案(1)第三、第四、第五(2)条件(3)行为(4)次生1.生态系统各生物成分的判断(1)判断生产者时要注意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2)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寄虫、捕食、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腐生型”,凡腐生型生物均属分解者。2.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分析技巧(1)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2)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此时,数量减少的应为最高营养级所捕食的剩余环节: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若食草鸟减少时,兔“更多地被鹰捕食而减少”而不宜答作因“绿色植物增多而增多”。题组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2014·江苏卷,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解析蓝藻水华是大量无机污染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循环而不是能量流动,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能来源于化学能,如硝化细菌、硫铁细菌等化能自养型生物,B错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D正确。答案D2.(2015·福建卷,4)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该食物网中最长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之比,(3780+4200)/31920=25%,B正确;太阳鱼同化量(1483)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太阳鱼的有机物中。太阳鱼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则被鲈鱼摄入,故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应小于1483-126=1357,C错误;该食物网中的生物缺少分解者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答案B3.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所含能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图2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图1中丁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图1中存在的食物链(网):C.图2中B表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图1中生物D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市场上非常名贵,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从图1可以看出,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A正确。A、B、C、D四个消费者中,A的能量最多,应为初级消费者,B、C的能量次之且相等,应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B正确。图2中B表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第二营养级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其中观赏价值属于直接价值,D正确。答案ABD1.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成分(1)常考图示:(2)突破方法:①先据双向箭头“”确定“大气中CO2库”与“生产者”。②
本文标题:第五单元专题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