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班数学教案样例4入学前接受过一年学前教育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习惯、语言发展、道德行为等方面优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而且语文和数学科目的成绩也有明显的差异。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关于大班数学的教案。欢迎咨询!大班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统计在生活中的运用。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飞机、汽车、火车图片各一张,大统计图一份,小统计图若干,动物园情景图,百花园情景图。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统计图。马上就要过五一了,你想去旅游吗?(想)今天老师就提前带小朋友们去旅游一下!1、那咱们怎么去呢,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2、那坐飞机、火车、汽车都需要买车票,我要各买多少张票呢?(100张,1000张)100张什么票呢?(飞机票)那做火车的小朋友怎么办呢?二、出示统计图,介绍统计图。老师呢有个好办法,看,这是一张统计图,上面这一行是种类,表示交通工具的种类,下面一行是数量,表示上面交通工具的数量。老师呢,只预订了三种票,分别是飞机票、火车票和汽车票(分别将飞机、火车、汽车的图片贴在统计图中)现在呢,选择坐飞机的小朋友站成一列,选择坐汽车的小朋友站成一列,选择坐火车的小朋友站成一列。(小朋友排队站好)老师要定多少张火车票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吧!(1、2、3……)那这个数字填到哪呢(下面)为什么要填到这里呢(因为要买火车票,只能写在下面)小朋友说的太棒了!数字要写在对应的交通方式下面。小结:好了,老师看了这张统计图一下子就知道了,要买×张火车票,×张汽车票,×张飞机票,真方便啊!屈;老师.教,案网出处那现在老师已经预订上了,请小朋友坐上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教书示范动作)咱们出发吧!唱:交通工具快开跑,背上我的小书包,去郊游去郊游,我们出发了。呜――叱,到站了,请小朋友下车。三、分组操作统计。第一组:记录动物园里动物的数量。第二组:观察百花园内的花,从颜色,大小,花型进行分类统计。第三组:采访客人老师外出旅游时选择的交通工具和所带的物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请三组小朋友派出代表,说说自己所记的统计图。四、结束旅程。小结:统计图很方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呢,许多地方都会用到它,比如;咱们幼儿园每天都会给小朋友分发午点,那要给多少个班,多少个小朋友分发多少个午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做统计。我们的旅途马上就要结束了,我还不知道小朋友中有多少是女孩,多少是男孩呢?大家一起来统计一下吧(小朋友们排队,进行统计)那现在咱们也去统计一下其他班有多少男孩多少女孩吧!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回教室。活动反思:活动导入时,由于是比较贴近生活实际,孩子们一下子都很有兴趣,当提出要乘坐交通工具时,孩子们说出了许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大多数孩子喜欢坐飞机。整个活动过程合理,最后的分组,是根据孩子的个别差异设计的,语言能力好的就适合第三组去采访,有几个孩子不善于表达,但是在有的孩子的带动和老师的帮助下,记录的客人老师所带物品不是很多,但是已成功的迈出了一步,相信下次可以更出色。第二组中,孩子们可以根据颜色,大小,种类等进行分类统计,整体完成的很出色。第一组记录的很清晰,明了。大班数学教案2设计意图: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反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活动目标: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活动准备: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活动过程:(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1、欣赏衣服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三)运用规律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活动反思: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大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1、学习5的组成,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活动准备5的4种分解图各一张,数字卡1—4各2张,挂图1张,小鸡图片5张。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挂图1、草地上来了几只小鸡?数一数。2、小鸡找不到家,引导幼儿帮忙分在两个房间里。怎么分?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说明要求和记录方式。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找出了几种方法,然后让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分的,请幼儿到黑板上演示分法。三、师幼共同总结。5可以分成几和几?有几种分法?(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教师用数字将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5555∧∧∧∧14412332四、引导幼儿再次讨论。1、按照那种顺序分容易看得清,又不漏掉?(一边的数字从1开始,依次越来越大,每次增加1,另一边的数字依次越来越小,每次减少1)。2、引导幼儿将5的4种分合方法记录在纸上。5∧14233241五、游戏《拍手对数》。如教师说:对5“我拍1”,幼儿:“我拍4”,1和4组成5;对5“我拍2”幼儿“我拍3”,2和3组成5;边拍手,边对数,游戏继续进行。活动反思数的组成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具有探索性。孩子们喜欢自己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设计5的组成这节教学活动,要注意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用不同学具进行探索、演练数的组成。在新要求与旧经验中引领幼儿,让幼儿学习、发现。大班数学教案4活动目标: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2.发展表象思维。活动重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活动准备: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活动过程: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1.操作。(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出自:屈;老.师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2.讨论。(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3.复习。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活动反思: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标题:大班数学教案样例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1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