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22年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案
2022年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案能根据三角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知道各种三角形的特点。我们来看看2021年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教案吧!欢迎咨询!2021年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教具准备课件、表格、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猜谜语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师:那么,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请听谜面: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图形)大家一起说是什么?生:三角形2、介绍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师:真聪明!!板书“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几类师分别出示卡片贴于黑板。3、激发学生探知心里师:大家会不会画三角形啊?生:会师:下面请你拿出笔在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但是我有个要求: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试一试吧!生:试着画师:画出来没有?生:没有师:画不出来了,是吗?生:是师: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为什么画不出来呢?这就是三角形中角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看看这三个字,说说看,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生:就是三角形里面的角。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啊?生:3个。师:那么为了研究的时候比较方便,我们把这三个内角标上角1角2角3,请同学们也拿出桌子上三角形标出(教师标出)师: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内角和”吗?生:三角形里面的角加起来的度数。2、研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师:分别拿出一个直角三角板,请同学们看看这属于什么三角形,说出每个角的度数,那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算一算:90°+60°+30°=180°90°+45°+45°=180°师:180°也是我们学习过的什么角?生:平角师:从刚才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3、研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师: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生:4、操作、验证师:同学们猜的结果各不相同,那怎么办呀?你能想个办法验证一下吗?要求:(1)每4人为一个小组。(2)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每种类型都需要验证,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较快的完成任务?(3)验证的方法不只一种,同学们要多动动脑子。师:好,开始活动!师:巡视指导师:好!请一组汇报测量结果。生: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度左右。师: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只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存在了一些误差,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不准确。生:我是用撕的方法,把直角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拼成一个平角,是180度。师:好!非常好!师:有其它同学操作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吗?谁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生:展示锐角三角形(撕拼)生:展示折一折我是用折的方法把锐角三角形三个角折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是180°。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实验看一看是不是和大家得到结果一样呢?(多媒体展示)现在老师问同学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生:180度。师: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无论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板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解决疑问师: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画出来了吗?生:没有师:那你能用这节课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画不出来吗?生:两个直角是180度,没有第三个角了。师:如果想画出有两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你能画出来吗?生:大于180度,也画不出第三个角。师:所以,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师:学会了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去运用。四、巩固提高。1、填空。(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2)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80°和75°,它的另一个角是()。2、求下面各角的度数。(1)∠1=27°∠2=53°∠3=()这是一个()三角形。(2)∠1=70°∠2=50°∠3=()这是一个()三角形。3、判断每组中的三个角是不是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1)80°95°5°()(2)60°70°90°()(3)30°40°50°()4、红领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求底角的度数。(多媒体出示)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5、思考延伸。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算一算四边形和八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6、游戏:帮角找朋友每组卡片中,哪三个角可以组成三角形?)每组卡片中,哪三个角可以组成三角形?)60°90°45°30°⑴60°、90°、45°、30°54°46°52°五、总结。2021年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案2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3、例4及相关内容。二、教学目标1.在操作试验活动中经历探索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2.借助剪一剪、拼一拼、移一移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3.渗透建模思想,体验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四、教学难点理解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理解“任意”二字的含义。五、教具准备“几何画板”制作的教学课件,三角形的每条边可以根据学生生成的数据输入显现,展示围的过程。六、学具准备透明彩色喷墨胶片打印线段。七、教学过程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再现三角形模型——强化对三角形的认识1.谈话导入,复习三角形概念。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2.操作试验,感受三条线段怎样围成三角形,懂得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任意两条线段的端点两两相接。(实物投影:三张印有线段的胶片,胶片的边沿相连。)师:看屏幕,现在这样围成三角形了吗?教师:谁来围一围?(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操作,其他同学观察,评价。)教师:刚才的没围成三角形,现在就围成了,围成三角形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观察学生操作,评价学生讨论并回答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调出学生的原有认知,通过实物投影上三条线段围的变化,一方面帮助学生重现三角形的模型,强化对“每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认识,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围的方法。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拆解三角形模型——制造冲突,引发思考1.拆解师:如果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剩下的可能是哪两条?(板书:11、6和11、11)2.讨论师:用这两条线段能直接围成三角形吗?能想办法变成三条线段吗?师:变成三条线段了,就能围成三角形吗?(板书:能?不能)学生动手,观察并总结回答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认识中,想象得到的都是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头脑中也有大量这样的生活原型和抽象的三角形模型。教师通过“从三条线段中拿走一条→两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想办法变成三条→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吗”四个小步骤的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存有的三角形模型,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质疑自己和他人已有知识经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审视、思考、疑惑中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研讨。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1.操作试验,明确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1)明确要求。师:实要求在动手前,小组内先一起说说打算剪哪一条,怎么剪。组内4个人每人剪的尽量不一样,剪完围围看,然后填在记录单上。记录单:两条线段11cm和6cm(或11cm和11cm)剪后的三条线段是()cm、()cm和()cm围成三角形了吗?(√或×)_________(2)小组合作试验。教师监控:收集试验数据能围成不能围成3、8、62、9、64、7、61、5、115、6、62、4、11…………(3)展示交流试验情况,提取数据。师:谁愿意把你试验的情况给大家看看?(学生说教师板书。)追问:谁和他的不同?还有补充吗?谁用的是11和11,说说你们试验的结果?师:这两条线段在哪儿相连?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师:到底连没连上,最后边的同学看得清楚吗?看来这儿用学具不容易看清楚,咱们用课件清楚地看看。师:有没有同学认为这个能围成?到底能不能围成,说说理由。我们通过课件演示来看一下。(播放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围的课件。)(4)小结过渡。师:通过亲自试验,大家知道三条线段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展示结果情况一:全是能(或全是不能)的情形。情况二:有的能有的不能的情形。学生将一条线段剪成两条,从理论上分析能够得到无数种不同的剪法,但围三角形的结果只会出现两种:能围成和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试验结果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生生交流中提取典型数据。通过实物投影变焦放大的功能,有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情况。几何画板课件随学生生成输入数据和动态演示过程,弥补了学具操作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达成统一认识。这几个环节的设计,不是就内容说内容,而是让学生在亲自动手试验基础上,补充完善个人和小组的认识,达成共识。学生在剪、围中思考,初步感受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不是在比较每一条线段,而是需要看两条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做了铺垫。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2.数形结合,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1)提出问题。师:试验前我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继续研究,你想研究什么?师:你觉得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系?(2)研讨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师: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呢?小组同学研究研究。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课件:输人数据生成三角形演示围的情况。)(3)研讨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师:同学们知道了两条短的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的时候一定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三条线段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围成三角形呢?我们来看这些能围成的情况,一起来分析分析。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想法?生:什么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样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小组讨论学生说想法课件重现了数据对应的图形,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数据、屏幕上的图形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数形结合观察、比较、分析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沟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三、重组三角形模型——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3.归纳、概括三角形边的关系。师:在这些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揭示课题:这就是三角形边的关系。学生总结回答通过不能围成三角形时三条线段关系的正迁移,学生很快得到能围成三角形时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这一设计中准确定位了本节课的难点:理解任意的含义,归纳三角形边的关系。运用数形结合观察,通过能与不能情况对比分析,使学生能有理有据地交流研讨,归纳出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师的设想周全,学生的认识得到逐步完善。四、回顾探究过程,梳理研究方法师:我们一起来回忆回忆,大家是怎么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小结:大家先做了试验,得到了很多数据,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对数据的分析,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情况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不能围成,最后概括出了三角形边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试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数据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短短几句话点明了本节课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强调了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梳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五、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师:请大家判断每组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单位:厘米)。(1)7、2、6;(2)7、2、3;(3)7、2、9;(4)7、2、8.9。拓展延伸:7cm、2cm、()cm要围成三角形,第三条线段长可以是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知识的同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
本文标题:2022年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24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