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乘法分配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乘法分配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教学计划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应符合以下要求:明确教学目的,明确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关于乘法表的数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乘法分配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6页例题3乘法分配律教材分析本内容是乘法运算定律的最后一个内容,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感性认识远远不够,且定律的叙述又比较繁琐。教材是按照提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植树”问题、列式解答、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从例题3的知识点看主要是乘法分配律及用字母表示的2种情况,但从做一做中体现出了把乘法分配律从右往左运用的情况。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算。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但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概况、归纳能力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乘法分配律又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求更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同学间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发现与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准备课件习题卡教学过程一、结合实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干旱图片,使生感受到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2、课件出示问题(一):一号井5吨/小时、二号井10吨/小时,两口井一共出水多少吨?请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师相机板书),说出算理并计算,发现两种方法表示的意义和结果相同,得出可以用“=”连接两个算式。接着请同学感受用那种方法计算更快?3、课件出示问题(二):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一共有几名同学参加植树?请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师相机板书),说出算理,猜测结果,计算验证得出结果相同,同样可以用“=”连接两个算式。请同学感受用那种方法计算更快?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新知1、引出课题。通过观察得出2个等式都是由3个数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等式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2、发现和归纳乘法分配律(1)请同学们观察这2个等式,等号左边、右边是怎么算的?请生算一算,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好吗?(2)请同学自己任意用三个数试着组成这样的算式,验证是否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3)生举例并展示,共同验证并读一读式子。(3)具有这样特征的式子能举得完吗?讨论是否存在不符合这样规律的式子?(4)同桌互相试着说一说规律,请生汇报,总结得出乘法分配律,请生打开书P36读一读。3、用字母a、b、c表示这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4人小组讨论,请生汇报,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并读一读。三、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简洁的表示出来。下面同学们敢接受考验吗?四、分层练习,逐级达标1、填一填:习题卡第一题巩固乘法分配律并使学生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学了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呢?习题卡中的例题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呢?请生选择方法,说一说理由。2、看一看:习题卡第二题3、应用:请生完成书P38第7题。使学生感受学习乘法分配律的用处是使计算简便。五、回顾课程,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学习了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5+10)×24=5×24+10×24(a+b)×c=a×c+b×c25×(4+2)=25×4+25×2a×(b+c)=a×b+a×c习题卡填一填1、(32+25)×4=32×()+25×()2、(64+12)×5=()×5+()×53、(7+6)×8=78684、(43+25)×2=5、3×6+7×6=(+)看一看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9+28)×56=19×56+28(7×3)×32=7×32+3×3264×64+36×64=(64+36)×64乘法分配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是小学四年级学生比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如何使学生掌握得更好,记得更牢?我想学生自己获得的知识要比灌输得来的记得更牢。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通过计算说理,理解乘法分配律。2、让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教学重、难点: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谈话:这学期,我们学校鼓号队又增加了新成员,辅导员柳老师正在为他们准备服装呢!(课件出示商店场景)二、展开探索过程1、初步感知。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列式后交流反馈解题思路,并借助图形加深学生对两种解题思路的体会。提问:猜一猜,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会怎么样?计算验证:算一算,来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板书等式:(30+25)x4=30x4+25x42、类比展开。(1)出示图形,让学生说说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两种方法求出6套衣服一共要付多少元吗?板书:(30+25)x6=30x6+25x6(2)除了把长方形看成上衣,梯形看成裤子,把它们看成6套衣服,还可以看成什么?要求6套课桌椅多少元,你准备怎么解决?板书:(100+60)x6=100x6+60x63、体验感悟。(1)类似这样的等式还有吗?你能写出第4组吗?学生举例后,挑3组板书。(2)提问:这3组算式相等吗?怎么证明?(计算、乘法的意义)同桌互相检查刚才写的算式是否相等。(3)交流:介绍你写成功的经验引导:你是怎么根据左边的算式写出右边的算式的?4、提示规律。(1)提问:像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交流。展示。板书:(a+b)xc=axc+bxc(3)板书:乘法分配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字母式子表示什么,师小结。三、巩固内化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42+35)×2=42×□+35×□27×12+43×12=(27+□)×□15×26+15×14=□○(□○□)学生独立填写,指名报答案,全班共同校对。指出后两题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出示:72x(30+6)=齐说答案。出示:(25—12)x4=可能等于什么?怎样才能确认?你能联想到什么?小结。2、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48+52)×1348×13+52×13□40×5+2×55×(40+2)□75×(19+1)75×19+75□40×50+50×9040×(50+90)□27×(16+30)27×16+30□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为什么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相同的。指名报答案,说说第三组两道算式为什么是相等的?第四组的两道算式为什么不相等?怎样改一下能使它们相等?出示打“√”的算式,如果让你计算的话,你更愿意计算哪边的式子呢?为什么?小结:有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四、总结回顾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必做题:想想做做第5题。2、选做题: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两个数的和”换成“3个数的和”、“4个数的和”或“更多个数的和”,结果还会不会不变?用合适的方试着进行验证。乘法分配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借助实际问题体会、认识乘法乘法律。教学难点: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算式。预设过程一、引入1、学校要买25副乒乓球,每个乒乓球4元,每个乒乓球板9元,一共要多少元?2、理解题意二、探新1、学生独自列式2、小组交流想法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5×(4+9)=25×4+25×9=32525×(4+9)=25×4+25×9指名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4+9)×25=4×25+9×25=325(4+9)×25=4×25+9×254、改题:如果改为买45副,你又可以怎样算?45×(4+9)=45×4+45×9(4+9)×45=4×45+9×455、观察: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这几题,6、你们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都是两个数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不同点:算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联系:算式左边和算式右边有什么联系?6、举例:这样的算式你能再举出一些吗?7、概括:你们能把上面的规律概括成一句话吗?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c=a×c+b×ca×(b+c)=a×b+a×c8、质疑:还有什么问题?三、巩固1、做一做判断并说明理由2、第5题: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第6题103×1220×5524×20525×24四、: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1、口算2、作业本3、寻找生活中乘法分配律的例子。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堂作业本P15口算训练P16教学反思课后反思:在第一个班上课,我是运用以上的情境情境进行教学,但是题意不是很清楚,学生在这个地方也浪费了许多时间,而后面探究规律的顺序是这样的:先根据情境列式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习题,再让学生相关的规律,但是这样下来感觉学生学得非常被动,对规律的概括非常困难,学生理解不够深入,也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就做了如下的调整:情境改为学校要买25套衣服,每件上衣要20元,每件裤子要10元,一共要多少元?这样的情境比较清晰,学生列出算式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1:我觉得这样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这一个数相乘,再相加。生2:是呀,一个数好像是公共财产,都是它们共有的。这样学生对这个因数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也觉得比较有意思。再让学生举例,举例时再让学生说明这样写的理由,这样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较轻松。乘法分配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请两位同学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机场见到了我,你们会怎么样?生:(齐)高兴激动。生1::打个招呼,宋老师好。生2:宋老师好!师:我把这个过程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来,提问是有两个宋老师吗?生:不是,是分别握手。生:乘法分配律(小声地)(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1、引入主题图(:植树情景及信息):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1)阅读理解: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知道了什么。生1:已知每小组要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有25个小组。求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生2:每个小组共有6人。(2)分析解答:学生汇
本文标题:乘法分配律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24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