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一年级精编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精编优秀语文教学教案学生必须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学好语文不能靠一时的惊喜,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归纳,做到“积少成多”。语文基础知识非常广泛,包括语音、字、词、句、选章、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古代文学常识、作家作品鉴赏、诗词、语法应用等。这些知识都要通过阅读、写作、摘抄、总结来分别掌握。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学语文应该有好的方法。以下是网友整理的一份关于小学语文的教案。欢迎咨询!小学语文教案1小学一年级语文《项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教学难点:1、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和”等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策略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书写指导过程中,可通过师范写、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或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同异进行认字、写字,并关注学生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朗读指导中,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画面的欣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努力让学生体会大海的特点和小娃娃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大海图片。2、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呢?3、沙滩什么样子?4、大海蓝蓝的,沙滩白白的,海螺、贝壳小小的,你在海边尽情地玩耍,多么开心啊!有一个小娃娃也在海边玩耍,特别开心!这一切被夏辇生奶奶看到了,还写出了1小文章──《项链》。5、夏辇生奶奶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童话家,小说家。她写了许多儿童作品。课件出示:夏辇生照片。6、课题质疑。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课件出示项链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画面的欣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情绪高涨。鼓励学生质疑,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1、师范读课文。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去看看吧。轻轻打开语文书,左手扶书,右手指字。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准每个字的读音。2、生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和下面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拼一拼,问一问,猜一猜。(2)同桌做你指我读的游戏。3、认读生字词语。(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笑着、涌向、贝壳、娃娃、挂在、快活、金色、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又宽又远、又长又软。自己先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2)词语搭配练习。课件出示:金色的浪花雪白的项链快活的大海蓝蓝的娃娃黄黄的沙滩“小老师”带读,你发现了什么?下面我们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读连接好的词组。(3)学习生字。课件出示:蓝、笑、金、着、又、向、贝、和、娃、挂。同桌互读,个人读。“笑”为什么是竹字头?自己笑一笑。“娃”为什么是女字旁?“挂”为什么是提手旁?同桌互读,个人读。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学习“白、的、又、和”四个字。师示范笔画书写,指名学生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和笔画数。指导学生写好撇、竖和横折钩;横折钩的横折处是方的;横撇,撇的走势,要将横撇写饱满。“白、的、和”三个字有关联。(2)学生练写。学生先按笔顺描一描,再写一个。学生互评再写字。设计意图课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己练读课文,互检认字、当小老师讲字、自主识字写字、你发现了什么、互评生字等活动。(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生字学完了,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两个自然段)2、我们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请你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3、听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数数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在句号上标上序号。说说为什么是三句话。(2)读第一句,你见过大海吗?你能夸夸大海吗?学生自由回答。(3)课件出示大海图片。看,大海真的是蓝蓝的,一眼望不到边,课文里怎么说的呢?(又宽又远)(4)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5)我们把目光收回来,往下看,看到什么了?课件出示沙滩图片。(6)沙滩什么样?学生自由回答。(7)沙滩的沙子金黄金黄的,踩在上面可真松软啊!好舒服!我们一起走,走了这么远还没走到头,课文说沙滩——学生接读“又长又软”。(8)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9)浪花可是个快活的淘气包,谁来读一读第三句。(10)你喜欢课文中的浪花吗?说说为什么喜欢?(11)课件出示:浪花图片,沙滩上的海螺和贝壳图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浪花?(12)你能当浪花,演一演吗?学生扮演浪花,表演,同时指名读第三句。(13)完整朗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欣赏大海图片,学生很快体会到大海的美;让学生演一演,体会浪花的淘气、可爱、慷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将学生自己真实的感受激发出来,练习朗读的同时积累了语言。2、学习第二自然段。(1)蓝蓝的大海,松软的沙滩,还有热情的浪花送来了这么多礼物,吸引了小娃娃。看她在海边做什么呢?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2)小娃娃在海边做什么呢?指名读第一句。(3)课件出示海螺、贝壳图片。小娃娃看到沙滩上有这么多的海螺、贝壳,兴奋极了!她笑嘻嘻地蹦跳着迎上去,将它们捡起来,干什么了?(穿成项链,挂在胸前)(4)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什么心情?指导学生朗读第一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同桌读、指名读。(5)小娃娃戴着自己穿成的海螺贝壳项链快活地走在沙滩上。看沙滩上留下了什么?指名读第二句。(6)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学生自由说。(7)课件出示沙滩上的脚印图片。沙滩上的脚印像什么?什么像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8)指导朗读第二句。女生读,男生读。(9)完整朗读第二自然段。大海送小娃娃漂亮的海螺、贝壳作为礼物,小娃娃把什么送给大海作为礼物呢?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欣赏大海图片,学生体会到小娃娃在海边尽情玩耍的快乐情景,同时突破了“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这一难点。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在海边玩耍的快乐后,就能读出真情实感。3、整体回顾课文。(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2)小结:海边有蓝蓝的海,金黄的沙滩,淘气、热情的浪花,热爱生活的小娃娃。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美,沙滩美,浪花美,小娃娃串的项链美,她玩得美,其实是我们的生活美!(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4)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试着背一背。(5)学生表演读。小学语文教案2小学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教案教学目标1、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2、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兴趣,体悟乌鸦喝水过程中心情的变化。3、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动脑筋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文本基础上,适当进行思维拓展训练。教学准备瓶子、小石子、乌鸦头饰、词卡、课件、课外读物。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播放乌鸦飞行动画。板书:乌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画乌鸦与汉字乌鸦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2、你们听过哪些关于乌鸦的故事?3、引入课题:乌鸦喝水。联系字形字义识记喝。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乌鸦的外形,形象地记忆乌鸦,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再由乌鸦一词联系到有关乌鸦的故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达到从旧知到新知的牵引过渡。二、激趣引文1、读题激趣质疑:同学们,你们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2、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读课文吗?如果碰上生字该怎么办?三、读文反馈1、在读文中你遇到了哪些难识记的生字词?说出来,大家一齐想想办法。(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本课的多音字及叠词、轻声音节。如喝不着、渐渐、小石子、一个一个地等。)2、师生互动猜词游戏,考查字词识记效果。(学生根据出示的词语,以动作演示,教师根据学生动作猜出词语。)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积累都不一样,因此,让每个孩子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识的生字,可以更好地尊重每个孩子的认知,也可以更好地实践以学定教的原则。游戏活动的设置,师生全员参与互动,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四、朗读感悟1、同学们,现在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都玩累了,咱们让他们回家吧。刚才老师接到电话,说有四个词语宝宝连自己的家都忘了,你们愿不愿意做警察叔叔,帮他们找到家呢?看谁的速度最快!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课文中带有以上词语的四个重点句。3、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悟乌鸦找水过程中的心情。灯片一: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1、初读:谁找到了口渴的家?试着读一读。2、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在学生理解口渴到处的基础上,借机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等。)3、朗读表演: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谁愿意上台表演读?灯片二: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1、初读:谁能找到喝不着的家?试着一读。2、理解: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什么?(乌鸦遇上麻烦──瓶口小、水不多)(乌鸦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苦恼)3、说一说,读一读:应该怎样读才能体现乌鸦此时此刻的心情。(比赛读,评点读)4、创设情境:如果是你,喝不到水会怎么办?(引导学生理解乌鸦知难不退,不怕困难的精神)灯片二: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1、学生自悟。(引导学生从重点词语及感情、表情、动作手势等方面理解)2、指导读:①模仿读: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鼓励模仿)②挑战读:还有谁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朗读)3、体会:从读中体会到什么?(乌鸦聪明、智慧;乌鸦喝着水的高兴心情)4、演示:谁能把乌鸦喝水的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出示瓶子和小石子)5、发现:同学们在演示中发现了什么?(理解渐渐并运用渐渐一词说话)6、赞美: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教师扮演乌鸦在课堂上飞舞,学生以赞美的语气与乌鸦交谈)7、儿歌:同学们,老师学了这个故事以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只乌鸦,我还为它写了一首歌呢!(教师出示儿歌,学生拍手朗诵)乌鸦乌鸦本领大,肯动脑筋想办法。一个一个石子放,困难再大也不怕。8、思维拓展:同学们,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那该怎么办呢?启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生活体验,说出一些可行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案3小学一年级语文《池上》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人的读书方式——吟诵。2、了解吟诵的简单规则:平长仄短、依字行腔。3、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并按照规则吟诵古诗。教学重难点: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能正确标出平声、仄声、入声的吟诵符号,按照规则吟诵古诗。教学媒体:课件、吟诵音频、视频教学过程:一、对比朗读,引入吟诵之门1、出示古诗《池上》。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你们一年级的时候学过的诗,谁能用你认为最美的声音来读一下。(点2名同学展示朗读)。2、师:这两个同学读得真美呀,听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池鲜艳的荷花,还有一个顽皮的小孩,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师展示吟诵)3、师:你们觉得张老师读的与刚才两位同学读的有什么不同吗?(有停顿、有拖延………)是的,这就是古人读书的方式,今天我们把它叫做——吟诵。二、寻找钥匙,打开吟诵之门1、了解吟诵的基本规则——依字行腔师: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老师刚刚的读法和我们平时的读法为什么不一样吗?(想)那是因为,在这些普普通通的文字的读音中藏着许多秘密,而老师这里有一把开启声音秘密的钥匙,你们想不想要?这把钥匙的名字叫做“依字行腔”。(1)什么叫做依字行腔?就是按照字本来的读音来读。声调向上,就往上读;声调向下,就往下读;声调平的,就平着读;声调拐弯,就拐着弯读。(2)师:有人说,汉字的声调就是最美的乐谱。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小朋友都是小小的音乐家。不信,咱们来试试?(3)出示“春天春阳春水春树”,示范依字行腔,点名展示。再示范读“凉姜——凉姜中心学校——凉姜中心学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精编优秀语文教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2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