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冷修改)060402
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1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本工程对其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并提出环境污染控制对策,为本工程的建设、运营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6.1环境现状6.1.1生态环境概况6.1.1.1陆域(1)陆生植物复杂多样的生存环境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本地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自然植被中,主要自然林有20多种,裸子、被子植物等阔叶乔木树种152种,木本树种260多种,人工植被中,主要人工林、经济林有20种左右,农作物植被品种包括旱生、湿生种类共有近200个,城市绿地系统绿化树种有200多种,绿化树木以柳树、榆树、槐树等落叶树木为主。(2)陆生动物现有动物资源中,人工养殖的动物品种主要有鲫鱼、鲤鱼等鱼类;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牛、猪、鸡、鸭等家禽;野生动物品种有刺猬、蛇、黄鼠狼等动物;麻雀、白头翁等鸟类;蚯蚓、水蛭等环节类昆虫;蚂蚁、蝗虫、蜜蜂等节肢类动物。(3)水生植物分布在淡水水域环境中的植物包括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黑藻、狐尾藻等沉水水生植被和凤尾莲、浮萍等漂浮植物。主要水生植被群落近10种,共有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40余种。(4)水生动物长江上游江水带来的大量泥沙,为河口水生生物输送了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有机物、饵料,生物丰盛,各类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和滩涂湿地苇、草十分丰富,同时也是多种经济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和越冬场。区域内鱼类约有132种,由淡水鱼、咸淡水鱼、海水鱼三类组成。本江段的主要珍稀物种幼白鳍豚、中华鲟和白鲟,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2建设项目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需要特殊保护。6.1.1.2海域(1)滩涂滩涂地区属于淤进型海岸海涂生态系统,土壤类型为潮滩盐土,相应的生态类型为盐蒿滩、光滩、浮泥滩和板沙滩。滩涂动物主要有蟹类、泥螺和贝类等。滩涂植物以芦苇、盐蒿、苔藓和藻类等咸生品种为主。在盐分含量低的近海堤地区有芦苇和茅草,向外以苔藓和藻类等低盐类低等植物为主。距海堤3~4km外的部分滩涂地区有紫菜养殖区。(2)近海①浮游生物南通沿海浮游植物种类繁多,以适温、适盐范围较广的近岸低盐广布种和暖温带种为主,共有190种。浮游动物资料相当丰富,生物量总平均为长江口渔场226mg/m3,吕四渔场223mg/m3。浮游动物共有98种。②底栖生物南通沿海潮间带底栖动物主要为腔肠动物,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棘皮动物及其它类。蕴藏量超过万吨的有文蛤、四角蛤蜊,其中尤以文蛤最多。近海底栖动物种类繁多,与潮间带动物生态群比较,多毛类的比例明显减少,甲壳动物的总数明显增多,尤以虾类更为明显。优势种有毛蚶、文蛤、纵肋织纹螺等15类。种类组成以广游览车低盐暖水性种类为主。沿岸水域(0~5m)底栖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为1.054g/m2,年平均密度为0.47g/m2,各季度的平均生物量变化在0.391~1.667g/m2之间。近海水域(5~25m)的平均生物量为0.19g/m2,密度为0.073g/m2,各季度的平均生物量变化在0.134~0.253g/m2之间。③游泳生物南通近海共有鱼类150种,其中软骨鱼类20种、硬骨鱼类130种。近海鱼类优势种有黄鲫、棘头梅童鱼、银鲳、刀鲚、带鱼、小黄鱼、鳓鱼、灰鲳、鲅鱼和海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3鳗等10多种。近海共有头足13种,其中除莱氏拟乌贼属外海性种外,其他12种均属浅海性或沿岸性种。海龟、海兽类主要有蠵龟、海豚等。6.1.2环境质量概况6.1.2.1海域环境接收站所在海域目前处于未开发状态,无工业污染源。根据近两年的监测资料,如东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如下:项目所在地近海水域水质良好,pH、DO、高锰酸盐指数、无机氮、非离子氨、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分别达到《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二~三类标准。6.1.2.2陆域环境(1)水环境项目所在区域管线经过的河道中,漕河、环山河、黄昌河、东横河、九圩港、如泰运河水质有超标现象,其余河道均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相应标准要求。长江中心带水质满足II类标准要求,城市沿岸带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有一定超标。(2)大气环境接收站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质量良好,SO2、NO2、TSP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3)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基本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相应标准要求。6.1.3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概况详见第九章。6.1.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6.1.4.1滩涂和海域滩涂和海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较好,但海洋生物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4海水中的叶绿素含量基本达到功能区要求;海水中的泥沙含量较高,浮游藻类的含量较少、丰度较低;由于为粉沙淤泥质海滩,底栖生物的丰度较低,生物量的总量较小;海域存在程度较轻的微生物污染。该海域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入海内河排放的各种污染物。海洋生物样品中细菌总数含量在104/g(FW)水平,基本符合常见肉类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根据《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附录D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值”,生物中的重金属Hg、As满足第一类标准值,Pb满足第二类标准值要求,Cd劣于第二类标准值;海洋生物有一定的贝毒含量,但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适合人类安全消费的贝类PSP含量最高限定值(4Mu/g)。6.1.4.2陆域本项目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地貌较为单一,以平原为主,南部有零星的山丘分布。该区域的土地资源已基本全部开发用于工农业生产,区域地带性植被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所替代,呈现为半人工的农业生态系统和人工的城镇生态系统,植物种类较少,但生物量较高。本项目占用的土地主要是耕地、人工防护林地和荒地,主要植被为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农作物和杨、榆、杉、柳、槐、梧桐、桑、桃、李等人工林木,以及自然生长的荒草,均为广布品种,易于人工或自然恢复。本项目所经地区的动物为常见的野兔等野生品种和家禽家畜,河流、沟渠、水塘中的鱼类以常见的青、草、鲤、鲫等养殖品种为主。本项目所经过的陆域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等生态环境敏感地段。6.1.5大气环境现状正常排放条件下,接收站所排放的各污染物浓度增量很小,SO2、NOx的日均浓度增量分布图见图6.1.5-1和图6.1.4-2。可知岸边SO2浓度增量为0.5×10-6mg/m3,NOx浓度增量为0.2×10-4mg/m3,对当地大气环境无影响。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55.00E-075.00E-075.00E-075.00E-071231图6.1.5-1SO2日均浓度增量分布图0.000020.000020.000020.000020.000051231图6.1.5-2NOx日均浓度增量分布图SO2最大落地浓度为4.5065×10-4mg/m3,NOx最大落地浓度为0.015322mg/m3,(约为标准值的3/1000与1/10),最大落地浓度出现的距离为100m,由于浓度增量小,因此对规划建设的人工岛几乎没有影响。采用相应的预测模式和方法计算非正常排放条件下SO2、NOx浓度增量分布。非正常排放条件下,接收站所排放的各污染物浓度增量分布见图6.1.5-3、6.1.5-4,由图可知,岸边SO2浓度增量为0.1×10-4mg/m3,NOx浓度增量为0.1×10-3mg/m3(分别占标准的1/1500与1/1000),可见非正常排放时浓度增量比正常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6排放大,但由于非正常排放历时短(10min.)、浓度小,对当地大气环境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1.00E-051231图6.1.5-3非正常排放SO2浓度增量分布图1.00E-041.00E-040.000251231图6.1.5-4非正常排放NOx浓度增量分布图6.1.6水环境现状6.1.6.1水环境现状西太阳沙所有评价指标均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III类标准,洋口港滩涂所有评价指标均符合II类标准,表明评价水域水质较好。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76.1.6.2海域底质现状海域底质中重金属的含量相对较小,现状质量较好。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总体状况良好,有机质含量范围为0.63~1.67mg/kg,各点均值为1.13mg/kg;海域底质中硫化物的浓度在0.3~47.2mg/kg之间,其中靠近岸边的监测点,监测浓度可达47.2mg/kg。6.1.7声环境现状本项目码头、接收站、分输站以及管道沿线所有敏感点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6.2项目选址和工程技术方案选择的合理性分析6.2.1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6.2.1.1项目选址的合理性分析(1)码头和接收站本项目的码头和接收站的建设选择在南通市洋口港区。洋口港区是南通港规划布局的重要沿海港区,其主要功能是临海工业港区,吸引大规模工业项目投资,兼顾部分公共货物的仓储。洋口港区LNG项目的建设,符合如东县海洋功能区划,也符合南通港洋口港区总体规划和海上如东生态规划、加快洋口港区发展的要求。(2)输气干线输气干线的线路走向严格按照输气规范的线路走向方案选择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法规、标准和规范;充分考虑管道沿线近、远期规划,管道线路通过城镇及开发区时,与当地总体规划协调统一,同时结合本工程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气候、水文、地震等自然条件;尽量避绕耕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若避不开农用地,设计考虑了水工保护、水土保持措施,同时施工过程中将尽量减少施工作业带宽度,做好地形地貌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3)站场和阀室输气干线沿线共设3座站场,分别为如东分输站、南通分输清管站和芙蓉分输清管站。站址选择满足《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关于站址选择的有关规定,靠近城镇,依托方便,符合当地规划要求。江苏LNG工程项目申请报告6-86.2.1.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本项目的LNG码头、接收站的建设符合如东县海洋功能区划,也符合南通港洋口港区总体规划和海上如东生态规划,附近没有工业企业;路由工程的选择遵循了尽量避让的原则,满足所经地区的规划要求;LNG码头、接收站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将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目标的不利影响;路由工程附近的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有滩涂养殖区、居民点和学校,施工期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其不利影响,营运期通过管道强度系数确定的管道壁厚度和防护等级予以保护;公路和铁路穿越采用加套管顶管的穿越工艺,长江穿越采用盾构隧道穿越工艺,大中型河流穿越采用定向钻工艺,尽可能地减轻或避免了对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开挖、回填地段采取相应的环境、生态保护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减轻其不利影响;基本农田在施工期被临时占用,施工结束后可以迅速得到复耕。LNG码头、接收站、如东分输站和南通分输等站场的环境敏感程度不高,芙蓉分输站分输设备的改扩建基本不会影响周围环境,站场选址是基本合理的。长江穿越施工的环境敏感性不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可行的。6.2.2选址的环保合理性分析(1)码头、接收站LNG码头、接收站所在海域目前无任何建筑物,近岸海域的现状为滩涂养殖、临港工业用地围垦。在《如东县海洋功能区划》中,LNG码头所在海域为港口区,接收站所在海域为海上工程建筑区,东面海域为航道区,南面和西面海域为滩涂养殖区、污染防治区。拟建LNG码头、接收站周围没有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码头、接收站所在地四周为空旷的海域,海水的含沙量高,施工过程中的SS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本项目所在地的滩涂面积大,滩涂生物均为广布品种,且滩涂被占用面积的比例很小(<0.025%),工程占地仅造成生物个体数量的减少,不会导致物种消失。本项目营运期:冷海水排放造成的海水温降小于2℃,温降≥0.5℃的范围小
本文标题: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冷修改)06040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