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理解、=和的意思。“”是大于号,表示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是小于号;“=”是等号,表示左右两边的数字相等。我们来看看小学数学教案人教版第一册!欢迎咨询!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2、掷双色片,会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3、能正确书写数字“8”和“9”。能力目标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感受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情感目标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掷双色片,统计和记录红蓝片的数目,且用红蓝竖杠“∣”表示。2、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教学难点:对随机结果的认识和有序地猜测。教学准备:教师方面1、每小组5个一次性水杯,其中一个写上“5”,其余的写上“7”。2、双色片(教具)(若没有,可用红、蓝磁性贴代替)。3、每小组一张工作表。学生方面1、双色片10片。2、红、蓝彩色铅笔各一支。教学过程:复习师:小朋友们,上个星期我们学到了什么?生:1234567的分与合,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师:几个表示了什么?第几个表示了什么?生:几个表示了物体的数量;第几个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一、游戏引入1、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数学好帮手“双色片”一起学习。(板书:双色片)2、猜猜教师手中双色片的个数。师:在我的手中有一些双色片,不满10片,谁知道我的手中到底有几片双色片?3、将手中的双色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请学生数一数共有几片。(向猜对的小朋友表示祝贺。)二、探究新知1、10以内数的分拆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在黑板上记录)再随机扔掷双色片,依次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记录红蓝色个数,在黑板上做好板书记录。(哦,小朋友们,我们再来猜猜还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呢)师:小朋友们,我们看,我们掷8片双色片出现了几种情况?生:9种师:每一次掷双色片,我们是不是都很难猜到红的有几片,蓝的有几片?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很随机的,这就叫做随机性师:我们再来看看这9种情况,我们怎样来排列能更容易记住呢?左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右边一列有大到小排列(左边的树越来越大,右边的数越来越小)或者左边一列由大到小排列,右边一列由小到大排列小结师:掷双色片时,可以用数字来记录红蓝双色片数目,投掷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练习1.书本P142.练习册P10(1)计数①在前面的双色片下面出示“”问:这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②根据实际结果,与学生一起将数字填入空格。③师:我们的小伙伴手中也有一些双色片,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记录他们手中的红、蓝片各有几片吗?出示书本第16页第1题,前两个小题集体讨论完成;中间两小题以同桌两人互讲悄悄话的形式完成;最后两小题独立完成,全班用拍手的次数来表示答案。(2)操作(摆双色片)师告诉学生要拿出的双色片的个数,由每位学生自己决定红、蓝片的个数。练习说话:我将()片双色片分拆成()片红色的和()片蓝色的。(此练习在教师示范后可请同桌两人合作进行。)2、掷双色片(5片)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确定与记录红、蓝片个数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做个“掷双色片”的游戏。(板书:在“双色片”前添上“掷”)(1)教师示范①操作:拿出5片双色片,放入标有“5”的杯子里。摇动杯子后,倒扣在实物投影仪上(如:23)。②记录:出示“工作表”根据掷得的结果先将圆片涂色,再用红、蓝“︱”表示。(2)学生操作(小组合作)①宣布合作要求:每组4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掷双色片,一人负责根据结果涂色,一人负责用红、蓝“︱”表示,还有一人负责监督。大家轮流。②学生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各组汇报操作结果,师板演结果。(若有个别结果在学生操作时没有出现,可请学生想象:再操作几次,还可能有什么结果,该怎样记录?)(4)讨论;什么情况经常出现?什么情况很少出现?(5)小结:掷5片双色片,会出现6种情况,1红4蓝、4蓝1红、2红3蓝、3蓝2红这些情况经常出现,而5片全蓝或5片全红的情况就很少出现。有的小组掷了好多次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每一次掷出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叫“随机”。我们平时掷骰子,出现的数字也是随机的。(6)讨论:这些结果如何排列更整齐,利于统计?结论:可将一种颜色的双色片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而另一种颜色双色片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7)师按照学生讨论的结果重新展示工作表。3、再掷双色片(7片)(1)请学生猜测掷7片双色片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2)师用双色片或磁性贴展示学生猜测的情况(有规律地排列)(见练习册)。(3)每个学生独立验证大家猜测的情况,并用“︱”记录在练习册表内相应的位置上(师可先示范)。(4)小结:掷7片双色片会出现8中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是随机的。7片全红或全蓝很少出现。三、学写数字师:刚才我们用双色片学到了不少的本领,下面我们还要来学写数字。猜一猜,今天我们将学写哪两个数字?(8和9)(1)学写数字“8”①师先请学生数一数书本17页下面的那朵花共有几片花瓣?(8片)师:8片花瓣我们就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②师示范写“8”,并讲述书写要点。③学生书空描写。④在“田”字格上学写。(2)学写数字“9”(方法同上)四、全课总结师:今天,双色片伴随我们一起学会了许多新本领,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回家后把你今天的收获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来分享你的快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2.会利用“”“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条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观引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建立初步的符号感。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小朋友,开学至今大家都长高了不少,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身高。谁愿意来比?(请两个小朋友)大家看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下面请小朋友三人一组,自由组合,两人比身高,另一人说说比的结果,互相轮流进行。2.出示投影P18第一题图上有谁啊?(小胖和小丁丁)(小强和小胖)(小亚和小巧)谁来比一比他们的身高,说一说比的结果(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2)小强和小胖一样高。(3)小亚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亚矮。二、新授1.出示P18第2题第一张图请小朋友说一说图意。师并介绍小于号画小于号,开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拢的方向表示小。一起书空小于号。师:一个单位的计算条比三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数学表达方式是1念作1小于3。用心爱心专心谁来说?(多请几个)练一练摆计算条左边放2个,右边放5个,先互相说一说图意,然后写一写。左边放1个,右边放4个,(独立完成,写一写)2.左边放2个,右边放2个,问:现在是什么情况?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等号两边开口一样,表示相等。一起书空等号,然后在书上写等号。3.猜想一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哪个符号?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状。先独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结果告诉你的同桌。A:形状,上黑板画一画B:名称C:解释形状D:说图意师:大家讲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确实我们接下来要学习大于号,谁有什么好方法来记大于号?一起书空大于号。4.请学生观察三组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大于小于看左边,尖头小小是小于,开口大大是大于。5.练一练:同桌合作摆学具,并写一写。编一编,说一说出示学具:○○●●●我们把它们看作是巧克力,你能编个故事吗?(左边有2块巧克力,右边有3块巧克力)2个单位的计算条比3个单位的计算条短,所以2小于3。三、巩固练习1.P18的第三题2.P18的第四题的左边3列(要求独立完成)3.比一比,赛一赛P18的第四题的右边3列4.在()里填数。用心爱心专心5()3()()35.发散思维练习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四、总结用大于,小于和等于号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比较高矮,比较多少等。作业设计:练习册P11习题集《比一比(2)》板书设计:小与等于大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是大于号,表示一数比另一数大;“2、使用、=和能力目标1、会写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2、能够读出一个式子。情感目标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2、养成一丝不苟,认真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2、“”、“教学难点:使用、=和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小兔子和萝卜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多媒体)1、哪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2、哪种图形少?在少的一行打√▲▲▲▲▲▲()■■■■()3、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设计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从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铺垫,也为学习新知作了衔接。)二、探究与体验。教师把课本第20页的主体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1、师:今天是小熊猫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来祝贺了,小熊猫准备了一些丰盛的午餐来招待大家,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与数有关的知识?学生观察汇报生:有3只熊猫,3只猴子,4只兔子。生:小熊猫准备了4根香蕉,4个桃子,4个萝卜„„2、教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有选择地贴出准备好的各种图片。4只小兔图片3只小熊猫图片3只小猴图片„„3、教师引导: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数学方面的信息,如果让你帮小熊猫分食物,你准备怎样分?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如:把萝卜分给小兔,把桃子分给小猴,把竹子分给小熊猫自己„„(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兔子有几只?萝卜有几个呢?学生:4只小兔子,4个萝卜。学生:兔子和萝卜同样多。(2)提问:每只小兔能吃上一个萝卜,萝卜一个也没多,小兔的只数与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相同、相等、同样多)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符号“=”表示,并在黑板上写上“4=4”,认识“=”,以及读法,进而教读这个式子。(3)指导学生书写等号。(4)师: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还有哪些可以用“=”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萝卜的个数和桃子的个数可以写成“4=4”;小熊猫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可以写成“3=3”;„„根据生活中的信息,举出用“=”表示的实例。4、师: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可以用“=”连接起来,如果不是同样多的又怎样呢?分桃子提问:观察主体图,数一数几只猴,几个桃?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桃子和猴子的数目同样多吗?(1)引导学生比较,用语言表达: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①告诉学生“4比3大”可以用符号“”表示。学生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可用语言表示,也可用手势表示。②在讲“〈”号时,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2)板书:4〉3与3〈4,认识“〉”、“〈”及其读法。5、观察区分“”、“师:观察大于和小于两个符号,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开口对着大数。(1)交流认识,记忆“”、“(2)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设计意图: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概念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经历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再抽象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过程。)三、练一练1、基本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1题。2、巩固练习:完成21页“练一练”第2题。四、小结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五、作业完成21页“练一练”第3题。板书设计:认识=4=4读作:4等于4(等号)43读作:4大于3(大于号)34读作:3小于4(小于号)
本文标题: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2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