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房屋建筑质量员专业管理实务_499题(DOC69页)
房屋建筑质量员专业管理实务一、单选题(每题1分)1、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B)。A.5处B.3处C.2处D.1处2、开挖深度大于(A)的基坑为一级基坑。A.10mB.8mC.5mD.3m3、土方的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A),严禁超挖”的原则。A.先撑后挖,分层开挖B.先挖后撑,分层开挖C.先撑后挖,分段开挖D.先挖后撑,分段开挖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规定,基坑周边严禁(B)。A.设排水沟B.超堆荷载C.放坡D.与已有建筑相邻5、对土方开挖后不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情况,采取(B)的逆作法施工。A.自下而上、分段跳槽、及时支护B.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C.自下而上、水平跳槽、及时支护D.自上而下、水平跳槽、及时支护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规定:施工用水应妥善管理,防止管网漏水。临时性生活设施至建筑外墙的距离,应大于(B),并应做好排水设施,防止施工用水流入基坑(槽)。A.5mB.10mC.15mD.20m7、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A)(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A.倾斜角正切值的15%B.倾斜角正切值的20%C.倾斜角的15%D.倾斜角的20%8、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定,桩项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D),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规范的各节要求执行。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A.0.1mB.0.2mC.0.3mD.0.5m9、轻型木结构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应以同一建设项目施工的每幢建筑面积不超过(C)、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m2的轻型木结构建筑为一检验批。A.200m2B.250m2C.300m2D.500m210、承重木结构方木材质标准规定,结构用方木不允许有(D)缺陷。A.木节B.斜纹C.髓心D.腐朽11、原木或方木结构的含水率应不大于(A)。A.25%B.20%C.15%D.5%12、用于承重木结构受弯构件或压弯构件IIa级原木的扭纹的斜率不大于(C)。A.5%B.8%C.12%D.15%13、用于承重木结构受弯构件或压弯构件IIa级原木的裂缝,在连接部位的受剪面附近,其裂缝深度(有对面裂缝时用两者之和)不得大于原木直径的(D)。A.1/6B.1/5C.1/4D.1/314、方木受压或压弯构件纵向弯曲的安装允许偏差为(C)。A.L/500B.L/400C.L/300D.L/20015、木桁架起拱的允许偏差为(B)mm。A.±20B.+20-10C.±10D.-1016、封山、封檐板平直下边缘的允许偏差为(B)mm。A.4B.5C.8D.1017、(A)是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A.PDCAB.三阶段控制C.三全控制D.事前控制18、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B)。A.≥80%B.≥90%C.≥75%D.≥85%19、对梁、板类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B)且不少于5工人构件进行检验。A.3%B.2%C.5%D.4%20、为了有效进行系统、全面的质量控制,必须由建设工项目实施的总负责单位,负责(B)的建立和运行,实施质量目标的控制。A.进度控制系统B.质量控制系统C.职业健康控制系统D.安全与环境控制系统21、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涉及的工程范围具体说可能有(B)情况。A.四种B.三种C.两种D.五种22、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由其实施任务的委托方式和(C)所决定。A.组织结构B.项目规模C.合同结构D.主体构成23、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纵向层次机构的(D)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控制责任和措施分解落实的重要保证。A.全面性B.特殊性C.针对性D.合理性24、从作用时效不同的特点上反映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C)的质量工作系统。A.可交性B.永久性C.一次性D.阶段性25、申请检测资质的机构应当向(D)部门申请。A.县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C.省政府所在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26、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C)年。A.2B.5C.3D.127、建筑工程检测业务由(B)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A.施工单位B.建设单位C.监理单位D.设计单位28、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的专项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D)人。A.1B.2C.6D.429、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或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B)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A.5B.1C.3D.230、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办理延期,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满(A)个工作日前申请办理延期手续。A.30B.28C.15D.6031、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C)个月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A.1B.2C.3D.632、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由(B)所组成。A.一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B.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C.一个纵坐标、两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D.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两条曲线33、下列有关排列图的绘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在画横坐标时,将横坐标按项目数等分,并按项目频数由小到大顺序从左至右排列B.画纵坐标时要求总频数对应累计频率100%C.画频数直方形以频数为高画出各项目的直方形D.画累计频率曲线,从横坐标左端点开始,依次连接各项酲直方形右边线及所对应的累计频率值的交点,所得的曲线即为累计频率曲线34、用排列图进行质量统计分析按累计频率划分所对应的影响因素为(C)。A.重要因素次要因素其他因素B.主要因素次要因素C.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一般因素D.重要因素一般因素35、因果分析图的基本原理是对每一个质量特性或问题,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确定其中(D),进行有的放矢的处置和管理。A.重要因素B.主要因素C.重要原因D.最主要原因36、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B)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A.标准值B.平均值C.最大值D.最小值37、正常直方图呈(D)分布。A.折齿型B.陡坡型C.孤岛型D.正态型38、正常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其形状特征是(A),正常直方图反应生产过程质量处于正常、稳定状态。A.中间高、两边低、成对称B.中间低、两边高、成对称C.中间高、两边低、不成对称D.中间低、两边高、成双峰型39、异常直方图呈偏态分布,直方图呈(A),原因主要是绘制直方图时分组过多或测量仪器精度不够而造成的。A.折齿型B.陡坡型C.孤岛型D.双峰型40、异常直方图呈偏态分布,直方图呈(B),往往是因计数值或计量值只控制一侧界限或剔除了不合格数据造成。A.折齿型B.陡坡型C.孤岛型D.双峰型41、异常直方图呈偏态分布,直方图呈(D),这往往是由于把来自两个总体的数据混在一起作图所造成的。A.折齿型B.陡坡型C.孤岛型D.双峰型42、异常直方图呈偏态分布,直方图呈(C),是由于人为地剔除一些数据,进行不真实的统计造成的。A.折齿型B.陡坡型C.峭壁型D.双峰型43、直方图的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A),易出现不合格,在管理上必须提高总体能力。A.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B.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C.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D.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已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数据44、直方图的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当(B)时,质量能力处于临界状态,易出现不合格,必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A.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B.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C.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D.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已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数据45、直方图的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当(C)时,说明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A.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B.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C.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D.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已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数据46、直方图的位置观察分析是指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的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当(D)时,说明生产过程存在质量不合格,需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纠偏。A.质量特性数据分布偏下限B.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充满上下限C.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居中且边界与上下限有较大的距离D.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已出现超出上下限的数据47、控制图的用途之一是(B)。A.判断产品是否合格B.过程控制C.判断工序是否正常D.控制产品质量的范围48、只有采用(B)法,才能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出现废品的作用。A.排列图B.控制图C.直方图D.因果分析图49、进行工程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D)。A.提高企业的竞争力B.提高企业的信誉C.建设单位为了本单位的自身利益,要求高水平的工程质量D.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目标50、建筑工程质量优良评价的基础是(A)。A.企业管理机制的质量保证能力B.过程控制C.工序质量管理D.目标考核5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按照工程部位、系统分为地基及桩基工程、(A)、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及安装工程五部分。A.结构工程B.主体工程C.砌体工程D.钢结构工程5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根据每个工程部位、系统按照工程质量的特点,其质量评价应包括(C)等评价内容。A.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质量记录、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观感质量B.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观感质量C.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质量记录、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观感质量D.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性能检测、尺寸偏差及限值实测、观感质量53、工程结构、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优良工程的评价总得分均应大于等于85分。总得分达到(C)分及其以上时为高质量等级的优良工程。A.88B.90C.92D.9554、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A)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A.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B.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C.施工单位项目经理D.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55、建筑工程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C),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A.隐蔽工程验收B.抽样检验C.交接检验D.专项检查56、参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D)。A.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B.具备中级以上职称C.具备五年以上工作经验D.具备规定的资格57、建筑工程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应按(D)进行,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A.施工合同B.设计文件C.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施工技术标准58、建筑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C)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A.设计单位B.监理单位C.施工单位自行D.建设单位59、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A)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A.施工单位B.总包单位C.分包单位D.建设单位60、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B)。A.现场验收B.见证取样检测C.抽样检测D.现场检查6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时,对涉及(D)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A.建筑美观B.自动控制C.设备安装D.结构安全62、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D)确认。A.总监理工程师B.施工单位总工程师C.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D.共同63、工程结构施工质量优良评价应在地基及桩基工程、结构工程以及附属的地下防水层完工后,且(A)质
本文标题:房屋建筑质量员专业管理实务_499题(DOC69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