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分数的教案设计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对一个人未来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可以说,数学与任何科学领域都是紧密结合的。以下是网友整理的一些关于分数的精选教案。希望他们能帮到你!关于分数的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在动手操作及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计算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挂图,西瓜图片,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答下面各题。(1)4/9里面有()个1/9。(2)5/6是5个()/6。(3)7/8里面有7个()/()。(4)2个1/9是()。2.说说分数的具体含义。3/52/94/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师: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哥哥吃了2块,妹妹吃1块。你能提出什ô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出示教材分吃西瓜的情境。(挂图)1、学习例1:(1)师: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2)师:哥哥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2/8)师:妹妹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1/8)(3)师:看到黑板上的2/8、1/8,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哥哥吃得比妹妹多些;生2:2/8比1/8大;生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生4: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5: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4)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列式:2/8+1/8和2/8-1/8=的结果是多少?根据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开展探究。学生操作交流,形象感知,获得正确印象。老师巡视。师:这个同学不知道答案到底是3/8还是3/16?怎ô办呢?(5)交流反馈。师:哪个小组来汇报?①.哥哥吃掉2份,就是它的2/8,妹妹吃掉1份,就是1/8,合起来是3份,所以是3/8。②.2块是2/8,1块是1/8,一共是3块,所以是2/8+1/8=3/8。(6)老师总结算理,先让学生自己来说,然后老师引导,是表达清楚、完整。“2个1/8加1个1/8是3个1/8就是3/8”。(板书3/8)(7)巩固3/5+1/5=4/9+3/9=2/5+3/5=师: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又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同分母分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8)讨论2/8-1/8的结果①.2块是2/8,1块是1/8,2块比1块多1块,所以是2/8-1/8=1/8②.“2个1/8减1个1/8是1个1/8就是1/8”。(板书1/8)③.4/7-3/7=8/9-6/9=6/6-5/6=师:观察式子中的分子分母,你又发现了什ô?谁能仿照加法说说同分母分数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2、自主学习例2。完成课本第99页的填空。3、引导归纳分数加减法特征。(1)分母相同。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进行加减运算。(2)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是分子相加减。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练习二十三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图意,再计算,订正时,说一说ÿ幅图的意思和计算过程,最后一个不做。2、练习二十三第2题。让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1—4/7”的不做五、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时大家要仔细认真,注意检查。六、思考题:有几种填法?()/5+()/5=4/5()/9-()/9=1/9七、课后作业。练习二十三第3题。八、板书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2/8+1/8=2/8-1/8=分母相同时,分母不变,只是分子相加减。关于分数的教案设计2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课件)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师: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生: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平。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如果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课件)生:每人分一块。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1/2)师:对!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生:分数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认识1/2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1/2的意思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1/2的意思。师:1/2怎么写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1/2”的含义,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2、理解1/2(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动手折一折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出来?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1/2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生1: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生3: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3、判断1/2,引出1/4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1/2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生1:第一个对,因为它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生2:第二个错,因为它不是平均分。生3:第三个不是1/2,应该是1/4。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白1/2的含义,同时巧妙的引出了4、探索1/4(1)、认识1/4师:谁来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1/4。师:谁会写1/4?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2)、探索1/4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自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同桌互相说说1/4表示什么意思?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1/4。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1/2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明白:相同的图形,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1/4,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来!睁大双眼到生活中看一看。1、看: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课件)2、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东东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一看来了八人,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人。看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生:能想到1/4。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8?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生:能想到1/8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生:能想到1/2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生:1/9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四)回归生活、全课总结。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分数,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们。下面就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内容吧!关于分数的教案设计3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3)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画图、写汉字都可以)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呢?(切)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师:为什么对折?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不说对称)(贴半个苹果图)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说一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师:那另一半苹果呢?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为什么?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两份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小声说说。2、再找人说说二分之一的涵义3、师:我们刚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吗?要求:拿出一张
本文标题:关于分数的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6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