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网友给大家带来的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让我们来看看!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在做计算时,总是希望做得又对又快。你要仔细肯定能实现你的愿望,对于有些题目,运用简便方法计算,那将做得又对又快,有兴趣学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教学例1。①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9页情景图。②师:李叔叔爱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③生看题,理解题意。④师:看到第66页,是什么意思?生:看了66页。师:请你帮忙算算,还剩多少页没看?生演算,小组里交流。⑤生汇报。生甲:234-66-34生乙:234-66-34=168-34=234-(66+34)=134(页)=234-100=134(页)生丙: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⑥师:他们是怎样计算的?生甲:我是从左往右按顺序算的。生乙:我发现两个减数相加得100,再用234减去100,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生丙:我发现234-34,刚好得200,200-66得134,这样算比较简便。师:你们说得都很好,算得对。⑦议一议,你喜欢哪种方法?学生自由讨论。⑧师:遇到这类比较有特点的题目时,可以采用生乙、生丙的简便算法比较好。一个数连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一个数连减去几个数,如果一个减数与被减数有相同的部分,把它先减去比较简便。2.完成第39页“做一做”的第1题。528-53-47470-254-46545-167-145生汇报。生甲:528-53-47生乙:470-254-46=528-(53+47)=470-(254+46)=528-100=470-300=428=170生丙:545-167-145=545-145-167=400-167=2333.教学例20。①出示教材第40页例2图。师:看图,说说你所见的。②师:看左图,这四本书中,哪三本的总价在100元左右?生甲: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就知道了。列式:56+31+1956+31+2456+19+2431+19+24生乙:我是这样计算的,先算出四本书的总价,再与100元比较,多的钱与哪本书的价钱接近,把它除去,那么另外三本书的总价钱在100元左右。生按上面的方法试一试。师:哪一种方法最简便?生丙:生甲的方法要算四道式题,生乙的方法只算一道式题,都能解决向题。生丁:我认为生乙的方法好。师:生甲、生乙的方法都对,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认为生乙的方法比较简便,具体做题时,多动脑,想出好办法来。③师:看右图,我付100元,买这两套书,找回多少钱?生小组里交流。生汇报。生甲:100-48-47生乙:100-(48+47)=52一47=100一95=5(元)=5(元)生丙:这两套书的价钱小于50,可以把100分成两个50,50-48和50一47,还剩2+3=5(元)。师:讨论一下,谁的方法最简便?生丁:生丙的方法最简便。师:生丙的方法简便。做具体题时,多分析,想出恰当的办法解决。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你会填。在0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868-52-48-868○(52+)1500-28-272=(28○272)415-74-26=○(○)2.教材第41页第2题,第39页“做一做”第2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太清楚?能和大家交流吗?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游戏导入1、对口令游戏2、叙述:同学们喜欢整十、整百数之类的吗?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会用凑整的方法使得计算更简便,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一起来解决一个与计算有关的问题吧!二、探究新知1.初学交流(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3)体验多种计算方法a.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234-66-34=234-(66+34)234-66-34=234-34-66b.你是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为什么?c.那现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这个时候选择这三种的哪一种方法计算更简便?为什么?2.合作引领(1)举例:你能像上面这样举出连减的例子吗?100-20-80=100-(20+80)160-32-60=160-60-32…………(2)总结规律讨论总结: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这道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请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组在计算连减时你们认为怎样计算简便。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③(出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板书:用字母表示a-b-c=a-(b+c)=a-c-b★-▲-■=★-(▲+■)三、反馈提升(一)相机测评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2.选择题。看看哪种方法好。3.数学小医生。(二)拓展提升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方法。2、会运用这个除法运算性质,使一些计算简便。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560÷8÷71800÷3÷6480÷6÷8720÷9÷8560÷561800÷18480÷(6×8)720÷(9×8)2、简便方法计算609-51-49846-121-2793、动手做24个圆片平均分成2组,再把每组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体会连续等分:可以分了再分,也可以先求出两次一共分成多少份,然后一次分完。)4、引入新课:除法的运算性质。5、出示目标(见学习目标)二、自互学习:(出示例3)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1、指名读题。2、(出示学习指导)(1)根据题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2)试一试,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如果有困难,可以与书进行交流。(3)对比一下,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能用语言概括一下你发现的规律吗?(5)试着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自学时间5分钟。3、学生自学(学生对照学习指导,自学,并完成学习指导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4、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三、精讲要点1、小组汇报。2、解决各小组中在自学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3、小结:除法的运算性质。4、练习:教材P43做一做,指名板演。四、当堂检测1、判断(1)1456-(324+456)=1456-456-324(2)100÷(25×4)=100÷25×4(3)400÷(40×25)=400÷40÷25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3200÷25÷42000÷25÷8350÷143、有1440个玩具,每24个装一盒,每6盒装一箱,一共要装多少箱?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教学目标1.学习连除计算题中的简便算法。2.能让学生灵活的计算试题,养成灵活的解题技巧。3.培养学生对数的感悟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连除式题中的简便计算方法。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对于加法、减法、乘法计算的题目,找到了一些简便算法,对于除法式题,有没有简便算法呢?有,是怎样的?想知道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教学例3。(1)出示植树画面。师:植树需要买什么?生:买树苗。师: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你会算出每棵树苗多少钱吗?(2)生小组里交流。生汇报。生甲:1250÷25÷5生乙:1250÷25÷5=50÷5=1250÷(25×5)=10(元)=1250÷125=10(元)(3)师:说说,你们先算什么?生甲:我先算每个小组种的树苗花多少钱。生乙:我先算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师:你们说得很好,也算得对。从这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小组里交流。(4)生汇报。生丙:我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5)师:你说得真棒!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有几道题你想做吗?2.试做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1,2题。出示:2000÷125÷81280÷16÷8生汇报。生甲:2000÷125÷8生乙:1280÷16÷8=2000-(125×8)=1280÷(16×8)=2000-1000=1280÷128=2=10师:你们同意这样做吗?你是这样做的吗?大家都很聪明,老师非常高兴。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①1280÷16÷825×(4+8)5×99+52.小明用3个星期把一本习字本写字,一共写了420个毛笔字。他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吗?四、总结提升。这节课,你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吗?老师祝贺你.你学会了什么?谁的表现最棒?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2、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李叔叔看一本书,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学生汇报。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师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板书三种方法。(1)234-66-34(2)234-(66+34)(3)234-34-66师:请你告诉我他们的结果。(只板书最后结果)结果相等,那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等于号)板书。2、请你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总结。(生如果说不出,可以引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是不是所有的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两个数,都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呢?请大家试着在草稿纸上举例验证。学生汇报。师:像这样的式子你能举得完吗?写不完怎么办?(生:用字母表示)a-b-c=a-(b+c)a-b-c=a-c-b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减第二个减数,再减第一个减数。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运算性质”生齐读。3、这三种解法都是正确的,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生汇报,大部分人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师总结:凑整。(两个减数能凑整)、去尾变整(被减数和一个减数有相同部分)三、巩固练习1、请你说说哪个小朋友最会运用今天所学知识使计算变得简单了呢?①354-74-26=354-(74+26)=354-100=254②154-54-79=154-(54+79)=154-133=21③472-54-72=472-72
本文标题: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7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