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选修语文《项羽本纪》教案
选修语文《项羽本纪》教案《项于吉记》通过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的宏大历史场景,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项羽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强大、傲慢、“近代空前”的英雄,也是一个暴戾、优柔寡断、只知动武而不知智谋的人。今天网友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选修语文《项羽本纪》的教案。让我们来看看!选修语文《项羽本纪》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课时:2课时“传记”教学中“选修”与“必修”的不同:1.必修课堂教学中有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概括、归纳的环节,选修教学则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内容作为课前预习,课堂检查。2.必修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认识传主,选修则要求在此之上进一步思考,对传主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人生、对于历史的认识。3.必修中是认识、了解传记这种文体,选修中则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写,怎样写更好,由此联系到其它文学形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标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借助字典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课堂上通过提问检查。二、解读文本,认识人物分部分阅读文章,注意挖掘细节,分析、概括各部分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分小组讨论。(一)少怀壮志出身武将世家,与楚渊源深厚少时即胸怀大志,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但几次学习“不成”、“不成”、“又不肯竟学”(二)叱咤风云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比较缺乏沉稳,易怒,莽撞。(三)垓下悲歌性情中人,豪气冲天。但在谋略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四)总结人是立体的,多种性格矛盾而统一地集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而这复杂的性格就流露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传记的写作要求作者首先要深入传主的生活,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走进传主的精神世界,在动笔前必须对传主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司马迁穷尽其一生的精力来写作《史记》,在资料的准备上做足了工夫。只有这样,在动笔写作时,才能恰当地将传主真实而全面地呈现出来。虽时隔千年,但西楚霸王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通过司马迁的文字仍鲜活地站立在我们面前。第二课时三、关于传记的真实性关于项羽的《垓下歌》,有人提出项羽及其左右之人都已在突围中战死,即使项羽当时确曾做诗,但也无法流传下来。所以《垓下歌》应是后人所做。中国的中国的史传文学传统,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司马迁也非常重视这一点。那他为何要将《垓下歌》写入传记中?(传记的真实性应是本质的真实,历史的真实。由于作者无法亲历传主的人生,所以很多细节是无法证实的。但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细节是必需的。这就要求作者从传主的性格,实际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出发,进行合理的虚构。)(举例:《三国演义》小说原著中,诸葛亮在空城计成功之后是大笑,而在电视剧中,诸葛亮则是一声长叹。这一细节肯定是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证,但我们却可以从当时的环境和人物的性格考证讨论其设计的合理性。)四、评价人物(一)你如何看待项羽?(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练习一中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分小组讨论)(二)你认为项羽是否应该自刎?(结合课后思考·探究·练习二进行)五、(提前安排学生观看《西楚霸王》)你认为影片在情节设置上有没有特别精彩的或值得商榷的?演员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有没有表现出人物的神,够不够到位?六、作业:阅读《史记·高祖本纪》,谈谈对刘邦的认识。《项羽本纪》原文和译文原文: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勎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译文: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儿听到过,说是“舜的眼睛有两个瞳人”。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人。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么?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那秦王朝政治差失、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反秦,一时间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只不过奋起于民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待到项羽放弃关中要塞而眷恋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反怨恨王侯们叛离了他,这就说不过去了。以功自负,强逞个人智慧而不效法古人,认为自己干的是霸王的事业,想凭着武力征讨来谋夺、统制天下,五年的时间便丢掉了国家政权,自身也死在东城,还不醒悟,又不自我责备,这就大错特错了。却说什么“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荒谬吗?《项羽本纪》归纳与积累解释句子中加红色的部分。1、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2、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3、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4、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5、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6、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7、籍为裨将,徇下县。8、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9、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10、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11、楚挑战三合,楼烦辄射杀之。12、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13、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14、是时,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15、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坑者。16、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17、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18、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19、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20、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21、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22、田父绐曰:“左”。2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24、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25、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26、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27、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28、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29、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30、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1、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3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本文标题:选修语文《项羽本纪》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288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