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语文教案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你要熟悉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一个连贯和发散思维的过程。再者,通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以下是网友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语文教案。让我们来看看!《坐井观天》课文原文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坐井观天》语文教案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欣赏动画,进入新课的学习1.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学生欣赏。2.板书课题:坐井观天。3.指导书写“井''和“观。(1)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学生独立观察,自己练写。(2)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你看“又”字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到“见”字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教师范写,学生练写。4.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青蛙、小鸟)5.导入:这个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老师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但里面藏着的道理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今天我们就借助“学习单”这位老朋友,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藏着一个什么道理。二、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完成“学习单”第1题。把课文认真读了()遍,全文一共有()个自然段。2.同桌合作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2题的“评价”。同桌互读评价:★字音正确;★没丢字添字;★句子读得比较流利。3.学生拿岀词语卡片,自己练习认读,遇到不会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4.同桌互测,完成“学习单”第3题。同桌合作,能读正确的词画“√”,暂时不能读正确的词画“O”。井沿回答喝水口渴大话弄错抬头无边无际(1)要求:同桌如果有不会读的词语,请你想办法教会他,如果两个人都不会,就举手示意老师。(2)教师相机巡视,关注哪些词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预设:“井沿”:请学生找一找插图中的“井沿,说一说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沿”。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认识“沿”。“喝”和“渴”:请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可以通过比较记忆、编口诀记忆、看图记忆等方式加以区分。5.开展游戏活动,巩固认字。(1)字卡游戏。学生问学生答,如,一位学生问:“井沿”的“沿”在哪里?学生举起字卡回答:“井沿”的“沿”在这里。(2)踩地雷游戏。一位学生选择一个字卡给全班同学看后,请另一位同学猜。猜的同学问:“地雷地雷是X吗?”如猜的不对,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不是X。”则猜的同学继续猜。如果猜对了,全班同学一起回答:“地雷地雷就是X,轰!”则该同学游戏结束,换下一人。设计意图:通过合作的方式了解学生识字的学情基础,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较为准确的起始点。三、分角色朗读,读懂对话1.默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4题。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很多,我能把青蛙说的话用___标出,把小鸟说的话用﹏﹏﹏标出。我发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次对话。2.课件出示第一次对话,谈话:像这样一问一答为一次对话。请你数一数,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同桌分角色,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做到读正确、读流利。4.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一次对话。(1)要求:请你边听边在插图中圈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练习表达:青蛙在(),小鸟在()。(2)课件出示: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谈话:小鸟的回答比较长,这句话中有三个逗号,同学们在读时不要着急,遇到逗号就稍微停顿一下再接着读。(3)引导想象:小鸟飞过了,飞过了,飞过了,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看得出,天——真大呀!5.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二次对话。(1)引导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把书卷成筒,感受从筒中看天花板和直接看天花板有什么不同。(3)引读: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非常怀疑小鸟说的话,他说——(指名读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指导朗读:当我们不相信、怀疑的时候,语调自然就会上扬。(4)引导学生学习“无边无际①提问:“无边”和“无际”是近义词,请你猜一猜,“际”是什么意思?②提问:在你心中,除了天空,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5)引导学生学习多音字“哪”。提问:你能发现这两句话中的“哪”有什么不同吗?“你从哪儿来呀?“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6.指名一组同学读第三次对话。(1)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教师启发读:哪些词突出了青蛙的自信,你能读出来吗?预设:天天、一……就……、不会。(2)启发思考:第三次对话,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一样吗?预设:青蛙的笑是自以为是的笑,而小鸟的笑是无奈的笑。(3)同桌讨论: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也不同,说法也就不一样了。青蛙在井底,高高的井壁挡住了他的视线,所以他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才会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在高高的天空中飞翔,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目光远大,看得更全面,才会说天无边无际。四、自主观察,练写“喝”和“渴”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两个字“喝”和“渴”,提问:仔细观察、比较这两个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先自己说一说,再和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左窄右宽,“人”的末笔捺改点,先写“人”,再写竖折。不同点:“渴”字头齐脚不齐;“喝”字头不齐脚不齐,“口”要写得高且小。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互评。4.学生自主用这两个字组成词语,再写下来。第2课时课时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2.知道青蛙和小鸟说法不一致的原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积累近义成语“井底之蛙”。3.会写“沿、答、话、际”4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分角色表演1.组内练习。一人读青蛙的话,一人读小鸟的话,一人读旁白。2.指名表演。根据课文内容和青蛙、小鸟的身份,加入适当的表情、动作。朗读提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其实没有表达疑问的语气,而是青蛙很肯定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要读出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句话是小鸟的解释,要读出小鸟认真、诚恳的语气。“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适当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的自信。“朋友,你是弄错了。”重读“是”,读出小鸟着急、无奈的语气。3.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道理?(1)学生讨论,汇报。预设:①这是一只目光短浅的青蛙,因为生活在井中,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对“天”的认识不够全面,却从不真正跳出来看一看。②这是一只自大的青蛙,一点都听不进小鸟说的话。③我们不能像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多学习、多请教,丰富自己的见识。(2)教师小结: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同时要谦虚,向别人学习。二、创编对话,拓展思维1.提问:假如你是那只青蛙,你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同桌合作完成第四次对话: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____________。青蛙对小鸟说:“____________。”小鸟回答说:“____________。”预设:青蛙跳出井口,它看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青蛙对小鸟说:“原来世界这么广大,天果然是无边无际的,小鸟,你说得对。”小鸟回答说:“以后,我带你多走走、多逛逛,感受这广阔世界的美丽。”2.指名汇报对话,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三、拓展阅读,比较积累1.过渡:“坐井观天”既是寓言又是成语,和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井底之蛙”。2.学生阅读“教学资源”中的故事《井底之蛙》。3.启发思考:这个故事里的青蛙和咱们课文里的青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4.总结:“坐井观天”和“井底之蛙”都是比喻眼界狭窄、目光短浅的人,希望同学们能成为见多识广的人!设计意图:通过《井底之蛙》的拓展阅读,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坐井观天》寓意的理解,又进行了相似成语的积累。四、自主观察,练习书写1.对比指导“话”和“际”。①指导“话”的书写要点:“讠”的点、横折的折笔、提的折笔在一条竖线上;“讠”的横和“舌”的横水平对齐;“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四个横向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学生练写,生生互评。②学生自主练习“际”。先观察、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阝”在左,横撇弯钩要写得小,“丨”为垂露竖。然后练写,生生互评。2.迁移练写“沿”字。学生先观察,再交流书写要点:“沿”字左窄右宽,头齐脚齐,竖瞄插到左半格,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学生练写,师生互评。3.教师范写“答”字。提示书写要点:上下结构,上紧下松,竹字头要写得居中紧凑,“合”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撇捺舒展对称。学生练写洞桌互评。4.学生完成“学习单”第5题,回顾课文内容,练习书写。坐井观天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告诉学生看问题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教学时,我是从三次对话入手,抓关键词,理解文本,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在教学中,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我随手画在黑板上的简笔画理解“井沿”,并让学生指出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从“一百里”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天的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海洋、宇宙、大地、草原等等。真正让学生理解寓意的突破口,我觉得还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笑”。“青蛙为什么笑了?”学生的回答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能道出寓意,“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觉得很好笑。”“青蛙以为自己是对的,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吹牛皮,觉得很好笑。”“那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天天在天上飞,明白天有多大,听到青蛙老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觉得青蛙很无知,小鸟无奈地笑了。”“天明明大得很,而井里的青蛙看到却只有井口那么大,还不相信小鸟的话,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虽然学生们的总结很稚嫩,但是经过教师的梳理和归纳,学生在回答“学了这篇课文的你懂得了什么?”难以理解的寓言就顺理成章的从孩子们的口中说,“我懂得了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整天坐在井里看天,而就应跳出井口看看外面,这样才能不被别人笑话。”“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那样就太可怜了。”“我们不能像井底的青蛙,自己明明错了,还不听别人劝告,自以为是。”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这只可怜的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去想象,所以在以后教学中必须要注意语文课堂上学生想象潜力和合作潜力的探究,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作用,让语文教学成为一个欣赏情,传授情,感悟情的过程。
本文标题: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1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