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至女儿的信》九年级语文教案
《至女儿的信》九年级语文教案“爱是什么?”是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作者用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存在,繁衍,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是只有人类才有的爱。只有爱是理性的,智慧的,审慎的。下面是网友整理的九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给女儿的信》。希望你能学到东西!《至女儿的信》九年级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这个_间故事的巧妙构思,理解文中个别语句的含义。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好处。3、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故事。4、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5、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设想:学生有对课文学习的主动权,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把这一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问题深入理解,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引发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解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教师准备:摘录三个片断制成投_。学生准备:看至少一部古今中外爱情名篇。教学过程:一、设疑创设情境课一开始,我作了如下设计:无论哪个时代,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歌德也曾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但正处花季年龄的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或许我们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中得到些启示。受我的问题的触动,学生开始思考了。二、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在学生思考时我适时提出了如下要求:请你从课文中的字词句、文章表述形式的技巧、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等方面理解、体会本文,尝试运用“假如”、“列举”、“比较”、“替代”、“除了”、“可能”、“想象”等方法发现问题。于是学生开始阅读课文,寻找问题。在留给学生10分钟阅读思考时间后,我提醒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疑惑或看法,并对本组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讨论时,我旁听了几个小组的讨论,发现由于前一段时间的训练培养,诜多学习小组都注意到了对本组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小组的记录员也都作了记录。三、组织学生讨论疑问各学习小组讨论整理问题之后,我让小组的记录员把本组的问题写到黑板上去。去掉相同的问题,学生共提出了这样七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而是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呢?2、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告诉了女儿什么是爱情?3、“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智慧的人的时候”?5、上帝由“驳然大怒”、“怒不可遏”到“久久地伫立凝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6、为什么说“爱情高于上帝”?7、爱情除了“忠诚”,死后会有“心灵的追念”,是否还有其他?在学生板书时,我一边看一边迅速归纳、整理学生的问题,我发现这七个问题,其中第4题是文中句子的理解,第2、3、5、6题是对文中故事内容的理解,第1题汲及表达技巧,第7题是文中故事的拓展理解。于是我让学生先说对第4题的理解。在三位同学的互相补充后,学生有了以下的理解:这句话意思是只有智慧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才能明白自己是否幸福,作者这样说是在提醒女儿当爱来临时需要保持理解,这样才能享受到爱情带给你的幸福。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故事来思考2、3、5、6题。四、课外资料延伸课文学生有了共识后,我又补充问学生“故事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学生王促晨说“这正好说明真正的爱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我接着他的话说“王促晨说得真好。是啊,真正的爱情是一辈子的忠诚,是即使一方死了另一方也会时时心中追念,但是除了这以下还有其他吗?作者在最后提到‘以人的方式去爱’必然还包括其他故事所没有提到的爱。处在花季年龄的你们必然有一些关于‘爱情’的看法,你能说说你的爱情观吗?”不知是由于羞怯,还是由于希望自己的回答不令同学哄笑,学生们都低着头,静静地不发一言。为了使学生不感到尴尬,我出示了三段文字(3小说(《白马啸西风》、《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中的关于“爱情”的片断),并对学生说:其实在坐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会经历爱,所以关于爱情的思考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小说都在探讨这个话题,你们爱看的武打小说里也有许多爱情观。大家看看投_上的三段文字,这是金庸先生三部作品中的爱情观,看看你欣赏哪一种?你是否还另外的见解?你能结合其它爱情作品谈你的观点吗?由于这些片断出自学生最喜欢看、最熟悉的作品,因此看完后,大家都开始了议论。五、写箴言拓展课文最后我又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用箴言的形式写出来作为礼物送给同学。六、总结看了一些同学的箴言,在下课前一分钟,我作了总结:老师今天从同学们中了解了许多爱情的箴言。最后我想把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成熟的爱情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至女儿的信》九年级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书信的写法,积累重点词语和名言警句。2、体会文章采用故事阐明爱情真谛这一构思的巧妙。能力目标:体会用对话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征,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爱情的诠释,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能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教学难点:对故事寓意的理解。教学方法:鉴赏发现法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课型:新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语:曾有一位哲人说过,在孩子没学会劳动前,先教会他劳动;在孩子没有涉及爱情前,先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孩子只有了解了爱情,知道爱是理性与智慧的选择,他们才不会为了好奇,过早地盲目追寻爱情。这或许就是编者选择这篇课文的用意:给正处于十四五岁的你们一点情感的理性指导。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然而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想,正值花季的你们,或许也曾经有过憧憬和困惑,然而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说,对吗?今天我们不妨抛开所有的顾虑,敞开心扉来真诚地面对爱情这个话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看看我们的教育家是如何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的。(板书课题)一、听读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并拿上笔做这样几项工作:①给自然段标上序号。②画出你原来不认识但通过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读音的生字。③画出你原来读的和老师不一样的字。④你还可以认真听一听,老师有没有那个字读错了?繁衍(yǎn)忐忑(tǎntè)一抔黄土(póu)无与伦比(lún)刹那间(chà)怒不可遏(è)伫立(zhù)幢(zhuàng)麦穗(suì)2、听了这封书信,你觉得苏霍姆林斯基是个什么样的人?(好爸爸)有谁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的相关资料?(见注释,学生一起读一遍)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苏联教育家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曾多次获得的勋章和称号。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苏霍姆林斯基从心灵深处特别爱孩子。他写过一本书,题目就叫《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每年暑假和寒假他都与孩子一起郊游,他担任校长,同时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坚持上课。他后来是工作岗位上心脏病突发,被抬上担架,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回来。我特别感动他的一些细节。他每天早晨都来到学校大门口,用非常慈祥的目光看着孩子们一个一个走进校门。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什么地方,总有孩子围上前去,每当这时候,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露出了孩子般纯真的笑!3、苏霍姆林斯基在这封信里和女儿谈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是爱情?)1、我们的教育家在这封信里是采用什么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的?(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转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祖母玛利亚所讲的一个童话故事)导入:老师第一次读这封信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童话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转述的这个童话故事。二、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具体内容和精彩的语言特色。请几位同学分角(jué)色朗读童话故事部分,我们先一起来看看需要几个角色?(奶奶、上帝、大天使、我),那几个同学愿意自告奋勇站起来朗读这则童话?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上帝几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他的态度如何?用笔将相关的句子在书上用横线画出来。(三次,一次次引导学生边说边板书重点词句)1、第一次上帝所见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在上帝眼里是“美”的呢?(1)那么这份“不可理解的美”是指什么?(爱情)为什么不可理解?(因为他从未见过)(2)他的态度如何?(勃然大怒)(3)为什么会勃然大怒?(因为人类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师明确:对呀,在上帝的眼里,人类只是他创造出来的一种生物,传宗接代、繁衍子孙,与其他生物是一样的。2、那么,上帝在五十年之后看见的东西变了吗?(没有)(1)请一名学生把描写上帝看到的内容的文段朗读一遍“从这次他看到……还有一种新的东西”其余学生思考,这次上帝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看到的东西?(无与伦比的美)(2)请一名学生解释“无与伦比”是什么意思?然后问:为什么上帝眼里见到的美会是无与伦比的呢?(五十年相濡以沐、同甘共苦,永不褪色)(3)我们请所有的女同学把这段文字声情并茂的再读一遍,请所有男同学思考上帝眼里看到的这种“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是什么?(忠诚)这次上帝又是什么样的态度?(怒不可遏)师明确:爱情就是忠诚!忠诚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哪怕过了五十年!3、三年以后上帝又来了,这时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什么样的爱情好像都应该黯淡一些,他看到的东西如他所愿发生改变了吗?(没有)(1)这次他仍然看到了什么?(请一名学生回答)(2)为什么第三次上帝看到的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这里的“不可理解”与第一次的“不可理解”意思相同吗?(上帝第一次看到人类相爱,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不可理解。第二次看到经过五十年岁月的消磨,男的女的还是这么相爱,他感到很美,无与伦比。第三次早只有一个人,女的死了,似乎不应该感到爱情之美的,但他还是感到很美,他觉得爱情的力量不可思议。(3)上帝除了看到老爷爷目光里的那种不可理解的美和力量之外,还看到了什么?(请所有学生将23自然段朗读一遍)思考讨论:作者在这里安排上帝在老奶奶死后看到青年男女们眼里的爱情,用意是什么?(告诉上帝人类的爱情会一代代传承下去,不管他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人类都会将这种美好的情感传承下去)(4)面对这一现象,上帝并没有象上两次一样发怒,那么上帝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久久地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5)学生讨论:上帝为什么没有继续发怒而是“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他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他离去后,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爱的无法毁灭,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的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当然也有感动。连君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了,都被感动了,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第二课时一、检查词语掌握情况。继续上节课的讨论:1、在上帝的眼里爱情是如此的完美,在作者笔下爱情更是被描写的美轮美奂,在上面的这三个片段描写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片段?那句话?或者哪个词语?,请你找出来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片段中反复描写的那个场景“一会儿……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作者这样写是在告诉我们爱情其实很简单、很平淡,有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就是一个眼神就足够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卿卿我我、海誓山盟)2、作者安排的三个场景基本相同,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呢?(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们对爱情的认识是通过上帝和大天使的对话层层深入)3、奶奶告诉“我”说“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
本文标题:《至女儿的信》九年级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4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