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梁家河”有感纪实文学《梁家河》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的工作和生活,再现了总书记从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梁家河村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梁家河的7年人生,是我们领袖Xi总书记一生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教材。从梁家河走出的习近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黄土地的儿子”,感受到了他“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炽热的爱民、为民情怀;更激励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重新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再出发!梁家河的七年是习近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并确立的重要七年。正如习近平所说“陕北黄土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从带领群众建沼气池、打堤坝、开铁业铺等实实在在的事情中,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这其中的过程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但习近平就是凭着对群众的感情,一心一意为大家,让梁家河的人民过上了一天比一天好的日子。今天我学习了这本书,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立足本职工作,立足脱贫攻坚,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印台教科体事业实现追赶超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作品浓浓的为民情怀让人深受感动,扎根最艰苦的黄土地,也要坚定不移为村里的老百姓谋发展、做实事。真实的细节拉近了我们与总书记的距离,亲切自然,跟大家一样的喜怒哀乐,觉得他就是我们当中的一个,他就跟基层人民群众在一起。梁家河是习近平读懂人生的地方,是他脱胎换骨的地方。他与梁家河的乡亲们同甘共苦:人在一起,心在一起,吃苦流汗在一起。他的青春在这里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在这里,他零距离体察了民生疾苦;在这里,他锤炼出大气自信和清醒务实的品格。仅四十幅真实生动的历史照片,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话的真谛,也使我深深感悟到了这位从群众中走来,备受人民拥戴的人民领袖与梁家河人民的深厚情谊。《梁家河》一书真实再现了习总书记当年在知青窑前、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前、在淤地坝前、在赵家河的知青林前留下的足迹,讲述了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三个最”就是习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他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陕北是全国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翻读这本书,在回望历史中,深切感受了青年习近平成长的艰辛与不易,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在对接现实中,我清楚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来源。“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你有多亲”。读了《梁家河》,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要永葆“立根原在群众中”的为民情怀,按照群众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用查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办实事的能力,获取群众的公信力。梁家河是习总书记挥洒了七年青春的第二故乡,是他读懂人生、读懂中国的起承点。习总书记插队时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他热爱读书,手边离不开书。谈论具体问题时引用典故和案例,可以做到信手拈来。这使我认识到,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我以后要多读原著、多读经典,并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用相长。通过学习,我深刻感悟到了总书记立志“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爱民、为民的赤子情怀,并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不断升华思想境界,增强理论自觉,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普通党员,自己更应该学好这本书,身体力行,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立足本职工作,在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继续前行!相关阅读:读梁家河一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本文标题:学习“梁家河”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6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