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文化大革命观后感【汇编4篇】
文化大革命观后感【汇编4篇】【导读引言】网友为您整理收集的“文化大革命观后感【汇编4篇】”精编多篇优质文档,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文化大革命读后感【第一篇】文化大革命读后感初二24班鲍泰宇“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在中国发生的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建国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一场内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它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和广大群众,结果给林彪、江青一伙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以可乘之机,造成全面内战,天下大乱。“文化大革命”,实际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分为三段: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九大是第一阶段。从九大到1973年8月十大为第二阶段。从十大到1976年10月为第三阶段。1973年7月,毛泽东提倡批林批孔,以维护“文化大革命”。1974年1月初,江青、王洪文提出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得到毛泽东的批准。江青一伙借机把矛头指向周恩来,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毛泽东及时发现江青等人的阴谋,对他们作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并指出江青有当党中央主席和“组阁”的野心,使其阴谋受挫。1975年初,四届人大确定了以周恩来为总理,邓小平等为副总理的国务院人选。会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先后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和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等方面的一系列会议,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先是号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继而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全国人民以各种方式进行悼念活动,“四人帮”却竭力压制,加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继续,激起了民愤。北京、南京、太原等地群众自发地发动了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对**事件的性质作了错误判断,将其定为“反革命事件”,并错误地处理了邓小平。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文革大革命爆发以后为什么给国家人民造成那么大灾难?毛泽东本人当然要承当主要责任,但根源不在于他个人,根子在于民主遭到很大破坏,集体领导的原则变成了毛的个人专制,出现了对毛极端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一种没有制约限制的权力那是非常危险的,也是非常可怕的。《“文化大革命”》教案1【第二篇】第6课“文化大革命”(一)内容标准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的国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惩的灾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评价“文化大革命”,总结“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教学要点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大跃进”和人发公社运动带来的困难,经过几年的调整到1964年底已基本克服,国发经济形势超向好转。但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毛泽东严重估计了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进而于1966年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被反革命集团利用,从而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新课探究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的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于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二、经过:1、开始标志: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2、“全面夺权,全面内战”:①起点:1967年1月张春桥、姚文元策划指挥上海夺权活动。②兴起:上海夺权后,夺权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出现所谓的“一月革命”风暴③扩大:很快发展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④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权的活动3、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集团、江青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两个反革命集团。“四人帮”就是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包括: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4、结束1976年10月,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总结巩固文化大革命(1966——1976)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反革命利用全面夺权全面内乱危害国家教学实践与反思第6课“文化大革命”(二)内容标准、教学目标参见(一)教学要点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难点: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本课时要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与教训。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背景: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对此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不同时机、不同范围的抵制。新课探究三、正义的抗争1、“二月逆流1967年2月,在周恩来主持的怀仁堂碰头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同江青、张春桥等展开激烈的斗争。这些老同志的抗争被江青等人诬为“二月逆流”,受到严厉批判。“二月逆流”实质上是老一辈革命家忧国忧民、坚持正义的抗争。2、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林彪因迫不及待地图谋提前“接班”,甚至还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乘飞机仓皇外逃,于1971年9月1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3、周恩来、邓小平全面调整①林彪问题解决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开始纠左,还促成邓小平的“复出”。②1975年起,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日常工作,对军队、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4、四五运动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1976年清明节前夕,首都百万群众聚集**广场,沉重悼念周恩来,愤怒声讨江青等人的滔天罪行。4月5日,遭到“四人帮”的镇压。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5、粉碎“四人帮”(1976年《**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中“江桥摇”实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四人帮”成员,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粉碎“四人帮”。)四、“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与教训1、“文革”造成的严重灾难(影响①“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持续十年之久,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全面内乱”。(性质)②国民经济发展迟缓,错失发展机遇。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③人民生活动荡不安,基本没有提高④政治运动接二连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干群心情压抑。2、历史教训思想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组织上: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政治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总结巩固文化大革命(1966——1976)毛泽东发动错误决策反革命利用全面夺权全面内乱危害国家林彪叛逃客观失败灾难与教训教学实践与反思文化大革命【第三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十年动乱,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起因:主要是毛泽东的个人意志,大致来自两方面1.苏联搞“修正主义”,全盘否定斯大林,对中国背信弃义,擅自撕毁对中国协助的合同。毛泽东担心中央也出现“修正主义”,担心他的接班人(刘少奇等)也像赫鲁晓夫那样全盘否定自己2.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斗争是长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完全的,尤其是思想上的。于是他觉得文革是很必要的。简单经过:通过批倒了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领导,林彪、江青等叛徒的地位不断提高。渐渐地,形成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后来有形成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期间形成了以中学生为骨干力量的红卫兵,使得社会进一步动乱。自从九一三事件(林彪集团谋杀毛泽东计划)破产,叛国出逃,却在蒙古机毁人亡)后,“文革”平静下来些,但是四人帮却逐渐壮大,加紧夺取最高权力的步伐。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被以叶剑英为首的老一辈领导逮捕,从此十年文革基本结束。结果:1.政治上长期动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2.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3.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巨大破坏。国民素质下降,经济、科技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加大。文革破坏的部分文物: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后,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在地上的石狮子。8.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9.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被平毁无遗。10.医圣张仲景的塑像被捣毁,墓亭、石碑被砸烂,“张仲景纪念馆”的展览品也被洗劫一空。“医圣祠”已不复存在。11.书圣王羲之的陵墓及占地二十亩的金庭观几乎全部平毁,祗剩下右军祠前几株千年古柏陪伴书圣失去了居所的亡魂。12.文成公主当年亲自主持塑造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二人的塑像,安放觉拉寺。被捣毁。13.合肥人代代保护、年年祭扫的“包青天”墓,也毁于一旦。14.杭州革命青年砸了岳庙,连岳飞的坟也刨了个底朝天。岳武穆被焚骨扬灰。15.朱元璋巨大的皇陵石碑被拉倒;石人石马被炸药炸得缺胳膊少腿;皇城也拆得一干二净。16.张之洞的坟被刨开。张是个清官,墓里没一点珍宝,红卫兵将张氏夫妇尚未腐烂的尸体吊在树上。张氏后人不敢收尸,任尸体吊在树上月余,直到被狗吃掉。17.北京城内的袁崇焕的坟被夷成了平地。18.红卫兵掘开蒲松龄的坟,教书匠蒲松龄真穷,墓里除了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尸体被捣毁。19.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蒋介石旧居,蒋氏生母的墓被上海的大学生领导的宁波中学生掘开,其遗骸和墓碑都被丢进了树林。毛泽东语录《毛主席语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编辑出版、文化大革命期间风靡全国乃至世界的毛泽东主席名言警句选编本,发行量达50亿册,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圣经》。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所以文化大革命中被普遍称为“红宝书”,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们对此记忆犹深。1959年庐山会议后,林
本文标题:文化大革命观后感【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36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