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及实践探索范例
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及实践探索范例【导语】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的“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及实践探索范例”精品文档,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v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金融科技在我国迅速兴起,这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以生物识别、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正逐步渗透到信贷、支付、储蓄等领域,有效拓宽了金融服务边界,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与效率,全面推动着传统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和某地方性商业银行开放银行(以下简称地方性商业银行A)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开放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业务模式、风控管理、数据安全、接口管理、人才建设等角度探索商业银行在推进开放银行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对策建议。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2016年8月,英国竞争和市场委员会(CMA)发布正式明确了开放银行的概念,开放银行是一种可以让包括小企业在内的消费者共享信息,允许现有公司和新成立公司提供超高速支付方式和创新银行产品的全新、安全的商业模式。通俗来讲,开放银行是指传统银行业、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借助API、SDK等技术手段,将自身业务数据进行共享,开发各种商业生态,间接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开放银行对于我国银行业金融科技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1.国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国外开放银行发展较早,2004年国际支付公司paypal推出paypalAPI,这被认为是“开放银行”发展的鼻祖。于2016年推出Visa开放者平台,全面开放各类底层支付技术API接口,方便有意接入Visa清算网络的第三方实现快速开发。2016年,花旗银行开放出包括用户账户、授权、转账、信用卡、花旗点数等的API。开发者能利用花旗银行的API模块自行开发所需的金融应用程序。在亚洲,新加坡星展银行较早开展开放银行业务,2017年底推出了API平台,共开放了155个API,包括转账、支付、奖励等。2.国内开放银行发展现状。早在2012年中国银行就提出开放平台的概念,并在2013年推出了中银开放平台,该平台开放了1600个API接口,整合了银行各类业务接口,涉及跨国金融、代收代付、移动支付,以及地图服务、网点查询、汇率牌价等服务。2018年被称为中国开放银行发展元年。7月浦发银行推出APIBank无界开放银行;8月建设银行的开放银行管理平台正式上线;9月招商银行上线两款迭代产品;10月湖北首家民营银行推出“众邦银行开放平台”。地方性商业银行开放银行项目的实践探索地方性商业银行A开放银行试点项目通过SDK、API方式,将地方性商业银行A账户、支付、产品服务等嵌入至电商、媒体、生活服务类平台等,跨出银行体系内渠道(网银、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实现金融服务底层化、隐身化、跨界化及融合化。1.地方性商业银行A开放银行项目的必要性研究。金融科技发展背景下,银行的传统核心系统和信贷系统已不能完全满足网络普惠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传统普惠信贷业务的流程和风控措施,已逐渐显现出与金融科技产品创新的不匹配趋势;同时银行现有的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未能结合场景金融的营销方式限制了银行的服务半径。(1)银行传统核心和信贷系统的灵活度、并发性、多业务场景支撑能力欠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核心和信贷系统难以满足互联网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快速迭代升级,各种新业务场景和新业务模式实施对接。(2)传统普惠信贷业务的现场考察、审批和放款的模式效率低。线下提供用户信息资料申请贷款已严重不符当前市场需求和用户习惯。同时传统普惠信贷业务中一直存在小额贷款的高服务成本问题。(3)传统信贷服务与消费场景的隔离严重。消费场景中没有及时提供便捷金融服务,造成金融服务完全滞后消费需求;而通过API接口的形式,嵌入到生活场景之中去,服务于无形,客户需要时,银行“恰好在哪里”,从深层次上提升了客户体验,即打造“开放银行”。(4)传统的服务方式服务客户群体面较窄。传统的银行服务由于网点、人力等成本因素的制约,服务的群体面比较窄。通过开放银行,与其他服务平台进行合作,深入到产业生态中去,可以降低银行的边际成本,服务范围更广的客户群体。2.地方性商业银行A开放银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首先,地方性商业银行A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一直敢于先行先试,在行内已经开始注重对数据的积累与深度挖掘,并且引入外部数据源,丰富开放银行服务的数据基础。另外,已经与BATJ等先进互联网企业合作,积累了一定与外部渠道合作经验。其次,潍坊拥有银行项目试点需要的科技人才。承担该项目实施的网络金融部负责人有多年的电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工作经历,从系统架构、业务发展到风险控制、用户运营等有较为系统成熟的工作框架和工作思路。团队核心成员均是从全行进行统一考核招聘,平均年龄30岁左右,对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业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力和创造力。3.开放银行试点项目的应用模式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A开放银行将选择与优质企业或外部渠道合作,将核心金融服务直接提供给企业或者是外部渠道,具体应用模式为:(1)支付(账户体系)能力开放。支付能力的开放分为两类:一是开放账户体系,为客户开通Ⅱ、Ⅲ类户,作为场景方特定金融产品的底层银行账户,成为银行服务的基础承载;二是开放支付能力,为场景方加载标准化的支付、转账等产品功能。主要是开放聚合支付能力,将本行账户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打包在一起。(2)信贷产品开放。通过开放API或SDK,在金融机构和商业生态之间架起中间桥梁,对接各类商业生态,利用场景创新能力获客导流,同时帮助各类商业生态参与者快速利用地方性商业银行A信贷风控的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切合需求的、合规的线上信贷金融服务。后期会将存款产品、投资理财等产品进行开放。(3)企业服务接口的开放。一方面,通过银企直联,把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与地方性商业银行A的金融服务系统直接对接。打破银行间的沟通壁垒,并通过一体化的系统应用,将企业在多家银行的账户有机整合,以对账户交易的流程化控制为核心,强化流动性管理,关注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并提供更多的现金管理增值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构建的供应链平台,汇集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数据,借助供应链平台对小微商户经营能力的把控,为线上或线下商户提供融资服务。开放银行对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的重构开放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实现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新型商业模式,秉承“开放、链接、共享”服务理念,应用技术工具(APIs、APP、SDK)有效整合金融机构、科技公司以及其他具有客户基础的服务机构,重塑银行业金融服务生态,重构“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1.开放银行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构成。通过对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及地方性商业银行A开放银行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面对开放银行,银行生态原有的参与者都要经历服务能力升级和参与角色蜕变的过程,此外,也会增加一批新的参与方。在金融科技浪潮推动下,开放银行生态体系主要包括四类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第三方非金融参与者以及客户。(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开放银行生态的核心参与者,通过向科技企业学习,积极寻求转型以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2)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挖掘银行需求,建设算法等技术能力及通用技术平台,为银行输出技术解决,为金融机构消费者提供更好地服务体验和消费需求满足。(3)第三方非金融参与者。非金融参与者就是一些数据公司或者拥有大量数据基础的客户服务公司,通过其广泛的数据接口以及大量的客户沉淀,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为其金融以及非金融公司提供有效的客户资源。(4)客户。此客户指金融服务的需求端,可分为C端客户、B端客户、G端客户。未来,客户将享受开放银行提供的随人、随时、随需、随地服务。2.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的重构。开放银行改变了金融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将客户行为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过去十几年间由于金融行业与生俱来的优越性,传统商业银行往往忽视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客户服务体验的提升,采取硬压式的金融产品输出方式,金融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金融服务,随着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传统银行业痛定思痛,借助开放银行与金融服务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机构共享数据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同时客户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金融服务。开放银行颠覆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营销方式,将经营模式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传统商业银行主要根据业务类型,比如信贷、储蓄、资产管理等设计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向客户进行营销,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开放银行利用共享数据,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客户进行画像,根据客户实际需要进行营销推送,改善用户的金融服务体验,达到金融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大众化、创新化、普惠化以及高效化。开放银行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将金融业态由“网点模式”转变“平台模式”。以往传统商业银行主要通过网点扩张来进行业务的扩张,由于千禧一代主要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模式寻求金融服务,加之偏远地区开设物理网点困难重重,导致传统网点模式严重浪费金融资源,阻碍普惠金融的开展。开放银行秉承“开放、共享”原则,重视产品和服务的接入和输出。借助API、SDK等技术将不同的金融产品融合到同一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客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下体验不同类型的服务,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提升了客户金融服务体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银行业顺应新一轮技术变革,以金融科技驱动金融服务创新转型升级成为商业银行重塑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地方性商业银行A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创新转型中的应用,开展开放银行试点项目,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提高普惠金融水平。1.目前开放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缺乏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支撑。目前开放银行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制定国家层面统一的开放银行框架标准,导致各方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进行程序开发,很难将各种业务整合到同一个平台,导致业务功能复用困难。另一方面,相关制度、法律法规不完善,银行业、政府机关以及第三方机构的金融数据很容易形成数据孤岛,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存疑,对金融消费者的基本保障没有法律支撑。(2)数据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开放银行具有天然的共享特性,使得其数据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大。一方面,开放银行借助互联网提供金融服务,很容易引发黑客攻击导致数据失泄密以及银行业务系统瘫痪;另一方面,由于开放银行关联银行业、金融科技公司以及第三方等多方机构,如果一方出现风险,很容易造成风险扩散,引发系统性风险。(3)缺乏金融科技复合型专业人才。一方面,同时具备金融业务、大数据、金融科技、云计算、生物识别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短期内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的就业机制和工资水平难以长期有效吸引和留住所需的中高端金融科技人才,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开放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体而言,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获利点主要依靠存贷利差,随着新型金融业态的出现,传统商业银行面临获客、服务以及产品创新的多重挑战,业务竞争愈加激烈。开放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应用金融科技实现业务转型的新型商业模式,可能是银行未来的主流经营范式。2.对策建议(1)寻求多方合作,开展业务模式创新。商业银行应加强同金融科技企业以及第三方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开放银行业务的融合创新,提升金融客户的服务体验。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和业务需求,积极探索生物识别、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科技,打牢开放银行发展的后台技术保障。(2)强化多元化条件下的开放银行平台风控管理。开放银行的金融服务场景更加多元,面向的客户群体更加多样化,业务环境更加复杂化,风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商业银行应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交叉混合使用反欺诈数据、人脸识别、电子签章、人行及第三方征信等风控措施,以高效、便捷的手段提升风控管理水平,避免发生合规问题。(3)加强数据信息保护,切实保障金
本文标题:国内外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及实践探索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1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