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课件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课件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奶奶的亲切和善良,教育他们懂得只有分享劳动成果,才能更多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喜悦。来看看江苏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案课件吧!欢迎咨询!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课件1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认识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朋友之间不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还需要沟通,交流和爱护,得到对方的肯定和鼓励,并感受到友谊的珍贵。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情感交流的方法,感受友谊的珍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2、揭示课题,板书:15朋友之间3、师述:我们该怎样保持朋友之间的友谊呢?学习可今天这篇的问题。她们是怎么解决的呢?通过这件事,她们又有什么收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朋友之间》。3、指名朗读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兴奋、欲言又止、光彩夺目、糟糕、自不量力震惊、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4、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内容。2、全班交流。学习质疑解难。3、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在学习课文时找答案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1、教师小结。2、指导书写生字。(1)指名认读生字。(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左右结构:段词扭证左中右结构:傲上下结构:简上中下结构:意(3)重点指导书写“傲”字。(4)学生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15课,你知道了什么。二、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友谊得真正内涵。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1)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2)讨论交流。师问:这时,作者的心情怎样?2、学习课文5—28自然段。(1)讨论:“我”的感情有哪些变化?(2)分别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不理解——“我只是觉得……”林童欲言又止。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她的想法。生气——我转身离去。难过——一想起和林童过去是那样友好,现在却不能共同分享欢乐,我就很难过。怀疑——也许很糟糕。3、学习课文29—33自然段。(1)请同学读演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谈谈自己的体会。(2)分小组表演。(3)全班表演。(4)学生评议,交流感受。(5)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课文的感受。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课件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四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教学重点:“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教学难点: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意思。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有人想去偷他们,你会怎么做?谈谈自己的经历。有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奶奶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杏儿熟了》[设计意图:把学生的生活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读、正音。3、同桌互读课文,互查互评。[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采用多种形式的检查与评价,有助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整体感知1、快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2、你觉得这个奶奶怎么样?从哪些内容感受、体会到的?找出相应的段落。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观察插图,选择你喜欢扮演的人物角色,给自己起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2、进入角色,朗读课文,想想奶奶是怎样对待你们的。找出相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3、在小组内交流句子,谈谈感受。(教师示范)[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并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4、全班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5、齐读5—8自然段。[设计意图:在进行课文分析的同时,指导学生朗读,引导他们读出文中的滋味,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做到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提升,体现了课改新理念。]五、学习课文9—10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奶奶的言行怎样影响着我?2、指名回答。(板书)3、自由读。齐读。六、回到课文第一部分,理解作者思路。1、自由读1—4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写什么?2、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杏儿多、杏儿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3、分角色读。[根据教学思路,打破逐段分析的常规,将课文进行整合与利用,有利于直奔主题,更好地把握中心。]七、课堂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八、作业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词汇。]板书设计:15杏儿熟了杏儿奶奶小伙伴香甜影响杏儿“我”乡亲们快乐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课件3教学目标:1、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奶奶的慈祥、善良,教育他们懂得: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更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2、根据课后练习1的问题默读课文,抓住描写奶奶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她的几次笑的词语与句子,边默读边思考,体会奶奶的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不知所措、一步一颤、颤颤巍巍、吩咐、分享”等词语。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本文所说明的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喜悦。2、抓住描写奶奶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奶奶慈祥、善良和朴实的品质。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十课《杏儿熟了》。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杏儿熟了的含义。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地朗读全文,然后说说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生1: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因为奶奶非常善良。生2: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因为小淘淘和伙伴们“偷吃”奶奶家的杏儿,奶奶非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摘杏儿给他们吃,所以我最喜欢奶奶。生3:我最喜欢文中的奶奶。因为奶奶尽管年纪那么大了,但她还是摘杏儿给他吃,我觉得奶奶的心肠很好。2、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奶奶。为了使奶奶的形象更加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再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关于奶奶神态、语言、行动的句子。师生交流。3、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于奶奶行动的句子。①奶奶急忙走出去,原来是邻居家的小淘淘偷摘杏儿,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了。指名读、齐读。(评价:读得不错,把奶奶那种着急的心情读出来了。)②奶奶走过去扶起淘淘,给他揉揉腿。指名读、男生读。③过了一会儿,奶奶拿了一根长竹竿从屋里出来了。她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子往下打。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动词:拿、出、走、打“站不大稳”、“颤颤巍巍”说明了什么?能否把奶奶的年纪读得再大一点。指名读、齐读。4、奶奶的神态又是怎样的呢?(笑)交流:①奶奶忍不住笑了。②看他们吃得那么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③我有点不高兴,奶奶却笑了。从奶奶的这几次笑中,你觉得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慈祥、善良、心肠好、待人宽厚……)5、关于奶奶说话的语句又有哪些呢?①“多得数不清啊,要不,你数数看。”②“你们先别走。”③“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个读、齐读。6、结合上面所说的,想想“果子大家吃才香甜”是什么意思?(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果子要一起吃才好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三、抓住“我”对杏儿熟了是否要分给他们分享这件事的态度转变,体会奶奶对“我”的影响。1、奶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我”。对小淘淘他们“偷”摘杏儿一事,“我”开始的态度是怎样的?用“——”划出“我”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2、读好这些句子,说说“我”是怎样的心态。没好气——幸灾乐祸——不高兴、怪——疑惑、似懂非懂3、默读课文最后一节,说说从这件事后,“我”对“杏儿熟了”是怎样处理的?4、从“我”前后的不同态度中,谈谈“我”对奶奶的这番话是怎样理解的?出示:于是,我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一些来,给乡亲们送去——给他们送去香甜,也给他们送去喜悦。香甜:①杏儿熟了的香甜。②分享劳动的愉快。四、总结全文是啊,快乐有时候其实很简单,与人分享,快乐更多。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却无损于自身的光芒。当我们乐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时,不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你的一份快乐会变成更多的快乐!最后,老师要送给大家两句话:真正的快乐是与人同乐!的快乐是给人快乐!板书设计:20.杏儿熟了奶奶“我”行动:走、扶、揉、开始:没好气、幸灾乐祸拿、出、打神态:笑语言:“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后来:主动给乡亲们送杏儿有快乐要与人一起分享
本文标题: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4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