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了解“负荆请罪”的缘由,交换《和合将军》中“还完人石”和“池塘相会”两个短篇,初步了解廉颇和蔺相如。我们来看看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咨询!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黑子的聪明、忠诚和对训导员的信赖。3、学习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表达人与动物间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表达人与动物间的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板书:军犬,知道军犬吗?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军犬在训练和执行任务时的照片。今天,我们要走进其中的一条军犬,它叫——黑子(补充完课题)齐读。二、检查预习,反馈词语掌握情况课件出示描写黑子前后变化的两组词语,自由读1、指名读,读准字音。2、提高要求:读出画面。教师范读“威风凛凛”,学生照样子读其他词语。3、男女生对读。4、这两组词语在课文里都是形容谁的,你脑子里产生了什么疑问?是呀,都是写黑子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5、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每个同学都再练说一遍。像这样抓住主要人物的情感变化是概括文章内容的好方法。黑子为什么会接受训导员那一次又一次的欺骗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三、感受信赖黑子对训导员信赖到什么程度?出示句子:对训导员又充满了一贯的绝对信赖……它相信训导员当然要超过相信自己。1、从哪里读出信赖?2、平时你对谁才有这般的信赖?看来,黑子已经把训导员看作了最亲最亲的人了。可就是这个最最信赖的人,在这次找小偷中,一次又一次地欺骗了它。在训导员的欺骗下,黑子一共几次找小偷呢?四、细读文本,深入研究(一)研读4—9小节,体会黑子的聪明、忠诚。1、默读课文,用“﹏”划出黑子找小偷的句子,并好好读一读,你读懂了怎样的黑子?请在相关词句旁边做简单的批注。2、出示四句找小偷的句子,体会交流并指导朗读。(1)体会黑子的“聪明”A、抓“没费多少劲”体会黑子很轻松地、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小偷拉了出来指导读出那份轻松和自信,此时黑子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B、抓“当它捕捉到训导员的眼色在一刹那间的微小变化时,它把身边的那个人拉了出来。”这个细节描写体会黑子的聪明。现在让我把目光聚焦到这个细节描写上a、哪些词让你觉得黑子很聪明?“一刹那间”说明训导员的这个眼色停留的时间很短,“微小”说明训导员的眼色变化很细微,是那种不易察觉的,可尽管这样,黑子还是捕捉到了,多么聪明的黑子啊!(2)体会黑子的忠诚预设1学生直接说出黑子很忠诚,很信赖训导员时,引导:你从哪里体会到?细心的你们一定发现了每次走回去的时候,黑子的情感也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从那一次开始变得不自信?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二、第三、第四次找小偷的句子上。预设2学生说看到了黑子越来越不自信引导:从那一次开始变得不自信?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二、第三、第四次找小偷的句子上。(1)品读第二次找小偷的句子A、哪里让你觉得黑子开始变得不自信?B、抓“再三”、“谨慎”等词体会黑子已经不像第一次那么自信、干脆了。透过“再三”这个词,我们仿佛看到了黑子在那个小偷的身边闻了又闻,嗅了又嗅,显得十分谨慎,小心翼翼。你能读出它的这份小心翼翼吗?指名读,齐读。(2)品读第三次找小偷的句子A、哪里让你体会到黑子更加不自信了?B、引导学生抓黑子的神态、动作去体会a、“迷惑”你能从它的神态中去体会,不错。你来读读“愈发迷惑”b、“很长的时间去嗅辨”又是一个动作,说说你的体会。其实黑子心底里相信那个人就是小偷,可它却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嗅辨,说明他越来越——还有哪些动作中也可以看出黑子的不自信c、“站”、“转过头”、“望”前两次它还把小偷拉了出来,现在——透过“望”这个动作,我们分明听到了黑子的心里想对训导员说:是啊,此时的黑子多么想听到训导员对它说:可它耳边传来的却是训导员那严厉的否定声,黑子的自信被击垮了。(3)品读第四次找小偷的句子A、从哪里体会到它的自信被击垮了?a、“沮丧极了”,灰心丧气到了极点,读好这个词。b、抓“停、看看、扭过头去看看、试图寻找”说说你的体会,它现在靠什么寻找小偷?是怎么找的?引读:它在每一个人的脚边都——,再——。此时的黑子已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相信自己那灵敏的嗅觉,它已经完全迷失了自己。而造成这一切都是因为它对训导充满了——-,所以它一次次地服从命令,这绝对是一条()的军犬。忠诚不是错,忠诚是军犬的天职,可训导员却对聪明、忠诚的黑子做了什么?B、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训导员否定黑子的话,指名读a、你们听出了什么?b、就是这坚决、严厉的否定让黑子一步一步的从自信走向沮丧,直至完全迷失自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过程。(4)师生合作度这部分内容(二)学习12小节,体会黑子的痛苦当黑子知道自己被最最信赖的人骗了,有什么反应?出示12小节1、你看到了怎样的黑子?哪些词跳入了你的眼帘,让你的心灵为之一颤。透过这些动作,你看到黑子的内心怎样?2、请你读好这些词3、“嗷”,极度痛苦的黑子会怎样叫这声“嗷”,如果它会说话的,这声“嗷”是想对训导员说什么?4、我们这位无言的战友只能用一声“嗷”来表达它心中的痛苦、愤恨和无奈,齐读。(三)拓展写话,升华感情黑子真的不愿意相信,曾经这么值得信赖的训导员会欺骗它愚弄他,往常可不是这样的呀,此时的黑子不禁想起了以往和训导员相处的一幕幕,它可能会想起——,可能会想起——,还可能会想起——,同学们,请拿起你们手中的笔,选择一个画面写下来,如果能像作者那样,写一写当时训导员和黑子的动作、神态,就更棒了。五、学习13—18小节当骗局被揭穿后,信赖还存在吗?,让我们到营门口去看一看。出示13—18小节1、黑子还信赖他的训导员吗?你从哪里体会到?2、作者又是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来表达。3、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训导员?此时,他才明白了(狗也是有自尊的)六、总结全文。拓展课外阅读同学们,这是1感人的动物小说,作者通过动作、神态等描写,像我们塑造了一条聪明、忠诚,对训导员充满绝对信赖的军犬,同时告诉我们要学会尊重生命,学会善待生命。不仅仅是对待我们身边的人类,更包括善待那些无言的生命……像这样展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文章很多,例如,我国的动物小说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保姆蟒》等都是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里老师还向你们推荐几位国外的动物小说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课后如果能找来和沈石溪的作品对比着读一读,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课外书屋中国:沈石溪《斑羚飞渡》、《保姆蟒》加拿大:西顿《大角羊》、《野马飞毛腿》俄罗斯:比安基《山雀的日记》、《森林报》日本:椋鸠十《独耳大鹿》、《消失的野犬》板书设计:军犬黑子聪明动作神态忠诚细节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杨柳、紫薇、红杏、芍药的描述,感受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2.学习本文寓情于物的抒情文法,帮助学生理解杨柳所代表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作一些分析评价。3.引导学生归纳和学习本文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1.寓情于物的抒情文法。2.杨柳所代表的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作分析评价。教学难点本文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2.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学生由课代表分为九个小组。第一个小组搜集作者丰子恺的生平,并评介他的主要思想倾向。后八个小组分别查“小蛮腰”、“陶渊明宅边的柳”、“客舍青青”、“树犹如此”、“王恭之貌、张绪之神”、“紫薇郎”、“红杏尚书”、“美人醉卧芍药”的典故来源,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和讲解,并思考在这里杨柳象征了什么,代表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来源,并能有感情地朗读,是为了做到“积累、熏陶和感悟”。)2.老师准备做课件,展示丰子恺像;展示“小蛮腰”、“陶渊明宅边的柳”、“客舍青青”、“树犹如此”、“王恭之貌、张绪之神”、“西湖边上的杨柳”这几种情境下杨柳的形象;展示牡丹花、葡萄藤的索取者的形象;展示红杏枝叶花果的蒸蒸日上。设置美的情境,美的氛围。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作者喜欢杨柳的原因?杨柳与前人喜欢杨柳的原因有什么不同?杨柳与牡丹花、葡萄藤有什么不同?杨柳与枝叶花果蒸蒸日上者有何不同)而作准备。二、导入有一种树,它既不像松柏那样有坚毅的英姿,也不像翠竹那样挺拔而秀颀,它很普通,房前屋后,湖畔河堤,到处都可以见到它;但它又很不普通,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喜欢它,赞美它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这是种什么样的树?对,是柳树。有一个人,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甚至把自己住的地方都称为“缘缘堂”,是的画家、文学家,他是谁?对,他就是丰子恺。丰子恺也喜欢柳树。那么,丰子恺眼里的柳树和其他人眼里的柳树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一起走入丰子恺和他的《杨柳》。(导入由远及近,最后定格于杨柳,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到丰子恺受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为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喜欢杨柳的心态:“随缘”。)三、认识作者由第一个小组讲解作者丰子恺的生平,并评介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教师同时放课件,展示丰子恺像片,并做适当补充)丰子恺(1898─1975)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9年毕业。1921年游学日本,1922年回国后至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书。1925年出版第一本画册《子恺漫画》,开中国漫画先河。1931年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出版。抗战爆发后,曾在浙江、重庆等地教书,后在家从事创作。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率直集》、《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他的散文率真、朴素、清幽、玄渺,既包含着人间隔膜和儿童天真的对照,又常有佛教的观念。由于丰子恺的经历与其师李叔同的影响,出世与入世的思想在丰子恺的作品中也时有交织流露,总的说,读他的散文时时可以感悟到一种恬淡的禅味。了解丰子恺的生平,了解他的“随缘”思想。为理解文中的“一时兴到”,“不会一生皈依它”做铺垫。四、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本文作者的语言,如同拉家常,娓娓道来,因此不适合整体朗读。自由朗读更有利于学生体会它不事雕琢的语言、朴素自然的笔调。2.边朗读边思考:(1)本文抒发了对什么的喜爱?为什么?是借景抒情还是借物抒情?(这几个问较容易,全班同学可一起回答)答:本文抒发了对杨柳的喜爱,因为它朴实无华,甘于奉献、不忘根本。(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自己对它的喜欢的?(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由各小组抢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之一:三个角度。①与杨柳有一种偶然的缘(随缘)。②杨柳的形态美(外在美)。③杨柳的内在美(朴实无华、不求索取、不忘根本)。答案之二:两个角度。①我与杨柳的关系。(随缘)②赞美杨柳的平凡无私。五、研读课文1.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我与杨柳有一种偶然的缘。教师:前人喜欢杨柳,往往有很深的原因,或者爱它的鹅黄嫩绿,或者爱它的如醉如舞,或者我爱它像小蛮的腰,或者因它是陶渊明的宅边所种,或者因它以“青青”之色出现在送别诗中,或者因英雄曾对它发过“树犹如此”感慨,或者因它有“王恭之貌”、“张绪之神”。那么,什么是“小蛮腰”、“陶渊明宅边的柳”、“客舍青青”、“树犹如此”、“王恭之貌、张绪之神”,请同学们分别谈一谈。分组讲解,老师做补充:(1)“小蛮腰”语出《本事诗》:“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小蛮,是白居易的两个侍妾,她们善唱《柳枝》曲,樊素有着樱桃小口,小蛮有着柔美的腰肢,因此白居易写诗赞美她们。后人喜欢杨柳,说它的枝条有美丽少女的腰肢那么柔美。(2)陶渊明的宅边所种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
本文标题: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4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