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鱼游到纸上》是教材第八册第七组的多篇课文选读。正文主要讲述作者在杭州玉泉游玩,与一位聋哑青年相识。这个聋哑小伙子看鱼的时候很专心,很专注。他的鱼栩栩如生。我们来看看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吧!欢迎咨询!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拓展带文,进一步加深对罗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品质的了解。4、课内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体会并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及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2、拓展带文,进一步加深对罗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品质的了解。教学难点:课内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课题,理解质疑。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执着、求实的科学家伽利略,这节课,我们再认识一位法国大艺术家,(出示罗丹图)他的名字叫——罗丹。他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在他身上我们又能受到怎样的启发?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30课全神贯注。同学们,对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谁来谈一谈?带着你对词语的理解,再读课题。二、读链接语,明确任务。1、这是1略读文章,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链接语,看一看,这节课的学习要求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找一找,画一画。2、师:来,同学们交流一下,链接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生交流。3、明白了学习要求,下面我们就一起完成第一个任务。设计意图:明确学习要求,了解学习任务。为下面的独立自主学习奠定基础。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交流。设计意图:理清课文思路,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了解四、研读感悟,交流展示。(一)研读感悟。师:同学们,你看因为我们读书全神贯注很快就把第一个学习要求完成了,真棒!接下来我们完成第二个任务:(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开始吧!有的同学已经画完了,大声的把你画出的句子读一读。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课文的链接语,自学课文,找到描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画下来,并放声读一读,简单谈体会,读出理解。(二)交流展示师:同学们,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地句子大家都找到了吗?来,谁来交流一下?句子一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lū)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1、预设生1:大家看第二自然段的这句话——(生读),这句话能看出罗丹把周围的一切都忘了,他自言自语完全沉浸在工作中,这就是全神贯注。2、师:同学们看屏幕,对于这句话,(出示课件)他说的有道理吗?谁有补充吗?那他的朗读是否把这种理解表现出来了呢?谁能再来试着读一读。来,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用手势带动学生)还有哪些句子能看出罗丹的全神贯注,我们继续交流。句子二他把地板踩得吱(zhī)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1、预设生2:大家看这句话——(生读)罗丹因为有了灵感,所以很激动,他开始认真修改,忘了时间,忘了一切。2、师:说得多好,掌声送给他!但是,他读得怎么样?好,谁能比他读得好?好一个全神贯注的罗丹。来,我们男女生合作来读这句话。来,女同学先来,男同学(手势)继续交流!句子三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了下来,对着女像痴(chī)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1、预设生3:大家看这句话——(生读)罗丹把整个世界都忘了,他对修改后的作品很满意,傻傻地笑了。2、师:是啊!多么如痴如醉!多么全神贯注啊!来,一组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多么陶醉的罗丹啊!来,三组。(手势)多么让人敬佩的罗丹啊!来,我们一起读!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罗丹的全神贯注呢?来,继续交流!句子四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suǒ)。1、预设生4:生读,罗丹把朋友都忘了,罗丹自顾自地走了,差点把好朋友都给锁在屋里了。2、师评价:是啊,真是太投入了。句子五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1、预设生5:生读,罗丹把朋友差点锁到屋子里了。2、师评价:是啊,把身边的朋友都忘了,这就是“全神贯注”!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一次次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学生透过对重点词句的解析,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本相互走进,视界融合。(四)学习最后一段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描写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并且通过入情地朗读,走近了罗丹,走近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面对这样一位大艺术家,你想说点什么,你呢,你也来谈。想想罗丹,再联系我们自己,你又想说点什么?小结:是啊,我们做一切事都应该全神贯注,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正和大家一样,茨威格亲眼看到罗丹全神贯注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齐读)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文学习,受到启发——自己平时学习时也应该全神贯注(五)总结写法。1、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出示所有的句子)认识了一位全神贯注的艺术家,现在,我们再来联系这些句子,想一想,为什么这位大艺术家的形象会这么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对,是啊!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多么形象的动作描写啊!(板书)同学们再看,你还发现了什么?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这又是什么?对啊!这是生动地神态描写。(板书)还有吗?语言,是啊!这一句是语言描写。小结:是啊,文章不是无情物,细致、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能凸显人物的品质,能把人物写得生动、鲜活!!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罗丹之所以全神贯注,是因作者围绕描写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表达出来的,并为学习拓展带文的方法做进一步的引导。五、以文带文,拓展阅读。1、师:下面,我们就向刚才这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品读第2文章《罗丹与巴尔扎克雕塑》,(出示要求)找出描写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看看,借助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对罗丹又会有哪些了解?2、学生读文章,画句子。3、交流同学们读的真认真,你找到了描写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了吗?预设生1:我找到了对罗丹的动作描写:(读句子:罗丹的眉头立即蹙紧了,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只见他不声不响,用手拍着脑门,在工作室里来回踱个不停。突然,他操起身后的一把大斧,冲向雕像,没等几个学生反应过来,罗丹已经砍断那双“奇妙而完美”的双手。)的确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罗丹,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来,我们一起来读。)预设生2:我抓住了对罗丹的语言描写(几个学生一下子惊呆了:这时,耳边响起了罗丹急促的声音:“这双手太突出了,它已经不属于雕塑的整体了,所以我不得不把它们砍掉!”)通过这句话,我知道——(重视作品的整体,师是啊!这种精神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又看到了罗丹“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崇高品质。设计意图围绕描写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有意识地选取《罗丹与巴尔扎克雕塑》,以课内带课外,以1再带1,既加深了学生罗丹东的了解,又进一步感受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可谓一举两得。六、总结写法,小练笔。1、师:同学们,短时间内我们品读了两篇文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读文章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指板书)描写的句子,能深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样,我们写文章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这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同学们,你有没有敬佩的人,下面,我们就来个小小的挑战(出示课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写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把人物的品质表现出来。敢挑战吗?2、谁来交流你的描写?师适时点评。设计意图此环节,充分发挥教材培养学生作文技能的例子作用,让学生凭借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养成作文的熟练技能。七、总结,布置作业。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读书时,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指板书)了解人物,走进人物。通过刚才的小练笔呢,我们又学会了写作时怎样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把人物写活。课下,请同学们仿照今天学习的两篇文章把你心中的人物写完整,写具体。希望,你笔下的人物也会像罗丹一样给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设计意图完善课内练笔,让学生养成作文应认真写完的习惯,并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细致斟酌,写好自己的习作。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词,重点理解:举止、赏心悦目、融为一体、一丝不苟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弄懂鱼“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意思及其相互关系,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忘我的品质。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练习给课文分段。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检查预习。1.指定学生分节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生词有没有读准,课文有没有读通。2.“开火车”领读生词。3.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聋哑青年、“我”)4.小结预习情况,提示阅读目标。(三)讲读课文。1.默读课文的开头部分,想想:“我”是在哪里认识那位青年的,“我”为什么喜欢去那里?指名回答,联系课文理解“赏心悦目”。2.默读思考:一开始,那位青年给“我”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①指定学生用书上的四个字概括。(板书:举止特别)理解“举止”。②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在哪里?用“”划出书上的有关句子。③怎样才能读出那位青年“举止特别”?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后评读,再练读。④这位青年看鱼如此专注入迷,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的?说说“忘我的境界”的意思。3.轻声读课文,想想:小女孩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①指定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②(出示小黑板:课文第7自然段),讨论交流: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年画的金鱼栩栩如生?(1)那位青年用了哪些方法画金鱼的,结合图示和简笔画,简要介绍“工笔”和“速写”。(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那位青年画得怎么样呢?理解“一丝不苟”。(3)朗读前后两个分句,速度应有什么变化?先自由练习,再指名朗读,后齐读。(4)理解和想象“融为一体”。③小结。(板书:了解)4.过渡。默读9—14节,思考:“我”是怎么发现那位青年是位聋哑人的?①指名用读书的方式回答。②“我”的心为什么会咯噔一跳?指名回答。练习用“没想到……没想到……更没想到……”说话。③连用两个感叹号不但表达了“我”当时极为惊讶,还表达了“我”对那位青年的什么感情?(板书:敬佩)④有感情地齐读。5.过渡。引读12—14节,(板书:先游到心里)思考:“游到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①我们常说的“心里”,其实是指哪里?②究竟是什么游到青年的脑海里呢?③回顾朗读4、12自然段,说说为什么那位青年会把金鱼的特征刻在脑海里?④“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呢?指导学生用“先……然后”、“只有……才”、“如果……就……”、“因为……所以”等句式练习说话。(四)讨论分段。1.回顾“我”对那位青年的认识变化的过程,提示学生可扣住这条线索给课文分段。2.学生练习,讨论交流。(五)交代第二课时教学任务,进行书写练习。1.第二课时教学任务①进一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继续练习用“段意综合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③学习本文的作者和那位青年是怎样观察和积累材料的。2.课堂练习①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②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板书设计:看鱼勤奋专注青年画鱼执着画技高超作者:欣赏——误解——敬佩鱼游到了纸上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
本文标题: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45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