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2年度自强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2年度自强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体验自立自强的人生意义,养成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同时,通过与事例的对比,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学会如何科学地分析自己。下面是我给你组织的一次以自强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大家的参考、下载和支持。自强主题班会1教学重点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教学难点如何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画面导入.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中动物“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画面导入新课.师:鬣狗捕获野牛主要是因为鬣狗具有哪方面的优势?学生讨论交流.这告诉我们,动物要想在大自然中生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本领.动物世界是适者生存,弱者淘汰,那么人类也同样如此.板书课题:自立自强我能行课件展示:什么是自立?什么是自强?(自立――自已要有生存能力,不依赖别人,靠自已的劳动养活自已.自强――有上进心,要奋发图强.)(二)故事探讨,顺势利导1、讲述“皮球女孩”的故事(多媒体展示图片)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快乐的舞动着灵活的一双小脚奔跑着,她去寻找地里干活的妈妈.猛然间,一辆急驶的汽车撞在了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惨叫了一声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幸运的是小女孩活了下来,可不幸的是她失去了下肢,高位截瘫.从这以后皮球就成了她的双腿.大家常常见她瘦小,皮包骨头,坐在皮球里用双手挪着身体艰难上学的身影,心里象刀割一样.可就是这位高位截瘫的女孩,乐观的生活并坚强的加入了残疾人游泳队.她尝尽了苦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学会了游泳.她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脏兮兮的皮球女孩.自信、大方、坚强的她有一个梦想,说一定要拿残运会金牌.同桌讨论:谈谈你对皮球女孩的评价?独立思考:听了小女孩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师小结:是啊,生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厄运随时可能降临到我们头上.但只要你做到了自立自强,任何困难都微不足道.一个高位截瘫,靠皮球行走的女孩都能向残奥会金牌挑战,那么四肢健全的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相信别人能做到的事你也一定做的到.课件展示《我能行》诗歌,齐声朗诵.2、多媒体课件展示“沈阳百万富妈赵敏的一份催人泪下的遗嘱”这个故事,让学生看完后思考:看完故事后探讨以下问题:(1)小组交流:赵妈妈的家庭条件如此优越,却这么“苛刻”地对待儿子,有必要吗?(2)自由辩论:徐建国已经18岁了,赵妈妈让他独立地生活是应该的,可我还在上小学,有父母在,是否可以不培养独立生活能力?(3)看完这个故事,你打算以后从那些方面培养你的独立生活能力?师总结――父母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没有谁可以让我们依靠一辈子,只有靠自己努力,学到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生存,所以不管你的家庭条件如何,都要从小培养自立自强精神.(三)发出誓言,情感升华讲述郑板桥临终教育儿子的故事,多媒体课件出示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临终前留给儿子的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让学生把这句话做为自己的座右铭,齐声高呼两遍.(四)、深情总结,结束课堂同学们,你们有现在的享受,都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但是父母给你的条件再优越,给你铺的路再平实,你自己不努力,不思进取,总有一天也会坐吃山空.唯有勤奋努力、不懈追求,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一个人,只有做到了自立自强,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们都具有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全班跟唱《男儿当自强》,结束课堂).(五)课外作业:安排学生课外每天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工作和收获,以小组为单位,一周进行一次评比和总结.每周评出自立自强“周之星”,每月评出自立自强“月之星”.不要让自立自强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把自立自强的精神贯穿于生活的始终.2020自强主题班会教案内容相关文章:★★★★★★★★★★自强主题班会2主题:做自强不息的人目的:现在很多同学只有自我、自尊,缺乏自立、自强;只知道向别人索取、要求,不知道奉献、回报;只知道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不知道生活原本艰辛而多磨难,父母能给的只是一时的呵护。因此,要通过此次班会告知年轻人应该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做自强不息的人。内容:一.班主任讲故事:盲人调音师陈燕的故事前言:在故事开始之前大家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一幅简笔画,一棵树、一朵花、一条鱼,或者是一个小人,都可以……大家都画好了吗?好,现在拿出另一张白纸,这次要求大家闭上眼睛来画一下刚才画的东西,画完之后把两幅画拿起来做个比较。同学们,如果没有了光明,我们连最简单的事也做不了,那你能想象一个盲人会开卡丁车、会滑旱冰、会骑独轮车吗?接下来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耳边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名叫陈燕,是个盲人,她的职业是一位钢琴调律师。陈燕1973年出生于河北,出生就患先天性白内障。陈燕的经历十分坎坷,因为双目失明,出生后差点被父母遗弃,后来是姥姥将她抚养大的。小时候,陈燕经常被别人欺负,于是早早体味到了人间的冷暖。在她童年的记忆中,别的小朋友都和爸妈在一起,而她却和姥姥在一起。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大门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因为眼睛看不见,姥姥便着力训练她的听力和触觉。在黑暗中,小陈燕一次次地撞到墙上、树上、门上、桌子上,摔得鼻青脸肿,每当这时,姥姥总让她自己爬起来,大声说:“你要想过好日子,不被别人可怜,就得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因为你看不见。”就这样,伴着疼痛的记忆,她慢慢地听懂了各种物体的反射声音。根据不同的反射音,能准确地判定出不同的物体。5岁的时候,陈燕开始尝试过马路,这对于一个失明的孩子来说,是何等危险,但姥姥不得不让她去尝试,因为她不能照顾她一辈子。“后来我才知道,小时候每次过马路,姥姥总会悄悄地跟在我后边,怕我出意外。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真的非常感谢我的姥姥,是她尽己所能养大了我,而且教给了我生存的基本能力,还有坚强的信念,让我能面对所有的困难与不公。”10年前,22岁的.陈燕从中国盲校第一届盲人钢琴调律班毕业,这个班是中国残联专门为盲人而开办的,他们把在欧美地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盲人钢琴调律引进中国,引进的是90年代初的欧美技术,而当时国内的钢琴调律技术还停留在30年代和钢琴制造业一起引进的水平。但陈燕实在没想到,自己去许多家琴行应聘,每次说自己是盲人调琴师时,对方都不相信:“盲人能调琴?不可能!在钢琴厂,眼神稍微差一点的都不能学钢琴调律,何况你是盲人,不可思议。”陈燕伤心至极。3年寒暑,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为了练出一双灵巧的手,她一遍遍地实践,把钢琴的8000多个零件烂熟于心。为了把各个零件的位置调得丝毫不差,她就练穿针引线。很多明目人都很难把线从细小的针眼里穿过,她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一穿而过。她在学修琴的基础课时,要学习用钻在木头上打眼,把螺丝拧进木头里,把钉子垂直钉进木头里还不能歪。她经常在钉钉子时,把锤子砸到手上,拧螺丝时螺丝刀扎到手上,手上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老师常说:你们的技艺必须比健康的钢琴调律师高,否则客户怎么会用你们呢?“这句话对我的激励很大,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我们盲人一定会做得更好,要让客户承认我们。”在为用户上门服务时,她总是先把钢琴调好,再告诉用户自己是盲人。没想到这个办法很奏效,她的用户渐渐多了起来。更让她欣慰的是,人们开始慢慢接受她这个盲人调律师了。现在陈燕和她的近百位师弟师妹,已经有几千个用户了,她们还应邀到广州、济南、南京、包头、天津等地为客户们调琴修琴。陈燕曾经对2000多个人进行过随机调查,在他们心中,盲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绝大多数人这样描述:“如果他们不呆在家里,就是拿着一根棍出来乞讨,最好的情况就是当盲人按摩师。”面对这些,陈燕还真的接受不了,因为她的生活就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灰暗一片,而是时尚多彩的:她会滑旱冰,跆拳道晋升到了黄带,会开卡丁车,还考了深水游泳证。王燕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证实了自己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一点不比别人差!班主任:大家从陈燕身上看到了什么?(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想一想我们知道的自强不息的例子:霍金——全身瘫痪的科学家;桑兰——高位截瘫的运动员;千手观音——聋哑舞者;赵钦忠——无臂车身。同学们,这些身体残疾的人们都能如此自立自强,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创造一个个奇迹,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呢?也许有的同学觉得这些例子离我们太远,那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举一个离我们很近的例子。二.观看影像材料:《2005感动中国--洪战辉》人物故事:从12岁起,洪战辉在母亲离家出走的困难日子里,把捡来的“弃婴”妹妹一手带大。从读高中起,洪战辉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维持生活。。。。。。班主任:洪战辉当年一个人扛起家庭重担的时候只有12岁。同学们,想一想,我们12岁的时候在做什么?我们很少有人经历过生活的困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庭,有疼爱我们甚至溺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和我们相比,洪战辉十二岁的回忆里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艰辛和苦难,可是他却坚强的走了过来。置身不同的家庭环境,我们来做一下比较,洪战辉从十二岁就成为一家之主,养育妹妹,照顾爸爸;他虽然生活很艰难却还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最后考上了大学。那么我们是怎样对待父母、对待自己的学业的?提问:我们的学习条件、生活状况都比洪战辉要好得多,但是我们还欠缺了什么呢?(思考——讨论——回答)班主任总结:1.身处顺境中,我们缺乏了艰难困苦的磨砺,吃不了苦;(19班李成奇同学来我们读书之前在开发区一家机械加工厂工作过两年,吃过苦,受过累,懂得工作的辛苦,所以学习上认真,生活上节俭,其他各方面也表现特别好。)2.来到职业学校,缺乏奋斗目标,没有考虑过将来的事情,总以为将来离我们很远。3.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缺乏克服它的勇气,甚至有的时候连常识都不做就干脆放弃;4.在学习上缺乏恒心和毅力,只有三分钟热度,而不能持之以恒。同学们,父母只能给予我们一时的呵护,我们何不去填补这些空缺,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呢?作为年轻人,应该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坎坷。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好汉!”三.观看影视资料:《士兵突击》第九集第40分钟——第十集第28分钟剧情简介:许三多从一开始晕坦克车到创造奇迹连续完成腹部绕杠330个的过程。四.班主任倡议: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像许三多那样不抛弃、不放弃,向那些自强不息的榜样看齐,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五.尾声:合唱班歌《男儿当自强》自强主题班会3班会目的:通过班会,让同学们进一步生命的可贵,更加热爱生活。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主题阐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其根源就在于世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盛世,期间多少沧桑,多少风雨,我们都勇敢的走过了,也将勇敢的走向明天的辉煌。当代青少年应秉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试看明日之世界,我中华必将傲然屹立。班会设计:课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学生,使其对“自强不息”的意义先有一番思考,并安排学生做一个反映学生生活的小品,用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认识怎样做到自强不息。班会过程:一、导入班会,激发学生情绪。如果只剩下一只眼,你会不会哭泣?如果缺少了一条腿,你会不会悲伤?如果失去了一双手,你会不会痛不欲生?如果同时失去了一只眼、一条腿、一双手,你还活得下去吗?即使活了下来,你还能感觉快乐吗?(学生谈感受)过渡:世上的确有这么不幸的人,但是这样一个人居然能够活得那么成功,那么快乐和幸福。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台湾传奇画家谢坤山的故事。二、讲述台湾传奇画家谢坤山的故事。(边讲述边展示幻灯片)谢坤山今年48岁,出生在台湾屏东市一个贫寒之家。全家人靠着父亲走村串乡当货郎维生。因此,他12岁小学一毕业就不得不辍学进了工厂,以赚钱帮补家用。16岁时,因一场意外工伤
本文标题:2022年度自强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69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