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克服不良沟通模式,提升人际沟通水平
克服不良沟通模式,践行健康沟通杜玉春北京邮电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不良沟通的模式(压力应对模式)指责讨好超理性(冷漠)打岔(掩藏)指责非黑即白,是非感,关注事实和原则内在状态是怒气座右铭:“你要是同意我,我们就做朋友”试图通过管辖和主宰来维持人际关系危险:别人会将一些事情隐瞒,让他看不到真相可能的优点:他们可能是最容易交谈的人讨好内在状态是焦虑关注关系座右铭:“告诉我你想听什么,一切都会好,让我们做朋友。”担心:“如果我讲真话,就可能会失去这段关系。”试图通过讨好对方来维持人际关系问题:可能会弄巧成拙超理性情感麻木从情感上与自己、与他人失去联系倾向于逃避关系他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生活中的痛楚和压力,久而久之就把情感关闭了。可以将情感远远抛开,以至于不再感觉痛苦。问题:缺乏同情心.优势:洞察力比较强,机敏的旁观者打岔内心充满痛苦,且不希望别人发现自己的痛苦有时会表现得很健谈,但谈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或是理性问题的东西。座右铭:“千万不要成为我的朋友,因为如果你了解我了,就不会喜欢我了。”问题:自卑CONTROL操控Placater讨好者Blamer指责者Distracter打岔者Rationalizer超理性者小组练习当你和家人、同学或朋友发生冲突时,你的主要倾向是什么?1、即使关系变得紧张,也一定要让对方清楚明白我的看法。2、在发生冲突时,我倾向于让步,即使吃亏也在所不辞。3、我喜欢用幽默、提问题或者打岔的方法来缓和或结束冲突。4.我倾向于不动感情,只摆出逻辑与合理的观点,然后请大家不要争吵,冷静下来才能看清楚,希望冲突可以自然化解.小组练习将做相同回答的人分为一组,共四组。每一个组找两个人回答下面这个问题:“你为什么将自己放在这一组?”(尽量征求自愿回答的人,然后才点名提问)小组练习请指责组的一个人谈谈想法:–当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压力时,你的无效沟通方式是指责吗?–当发生冲突时,你认为一定是有人做的不对吗?你倾向于认为所有的人都有是非之分吗?–你为什么习惯于指责呢?–爱批评的人通常住在一个伤害的世界里,你有什么未曾化解掉的伤害吗?小组练习请讨好组的一个人谈谈想法:–当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压力时,你的无效沟通方式是讨好吗?–你为什么习惯于讨好呢?–指责的人总是有受伤害的感觉,而你内心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未曾化解的担心焦虑让你去讨好呢?小组练习请超理性组的一个人谈谈想法:–当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压力时,你的无效沟通方式是冷淡已对吗?–很多时候,情感冷淡引起整个人的退避,也就是离开争执现场。你的生活中有这方面的例子吗?–你怎么看待指责的人和讨好的人?–你为什么习惯于冷淡以对呢?小组练习请打岔组的一个人谈谈想法:–当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压力时,你的无效沟通方式是掩藏自己真实的感受吗?–你是怎么掩藏自己的?–你为什么习惯于掩藏自己真实的感受呢?思考ThoughtEmotionsRelationships人际关系Non-Relational不打交道CONTROL操控Placater讨好者Blamer指责者Distracter打岔者Rationalizer超理性者情感指责者内心受了伤害有未消解的怒气不关心他人感受解决方法他必须放下他的怒气•HeneedstoputonCompassion歌罗西书三章:12节他需要存恩慈的心讨好者被焦虑所控制说别人想听的话焦虑需要把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不要怕别人说长道短解决方法超理性者从人群中退缩不轻易相信别人与人有隔阂解决方法敞开心扉学会表达情感参与进来打岔(掩藏)者深感自卑使用各种方法分散注意力–幽默–笑话–谈天气–谈论别人–提问情感需要被滋润需要重新受培育(心理医治)解决方法批评家老好人冷漠者掩藏者动力的源头怒气焦虑不安不在意自卑不健康的沟通让对方蒙在鼓里让不良沟通成为习惯让不快和不幸持续超理性者不去理睬不去理睬不去理睬超理性者退缩故作超越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对待他人打岔者(自卑)内心痛苦不幸自暴自弃自暴自弃自暴自弃讨好者没有防卫忧郁忍气吞声忍气吞声忍气吞声指责者忍耐忍耐爆炸忍耐忍耐情感管理主导的情感:健康的状态,应该保留–仁爱:爱自己、爱别人;你好我也好–喜悦: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满足状态“知足常乐”–平和:内心不受任何事搅动的状态,没有忧虑、难过或其它负面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应的情感: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怒气:感到受了伤害时的反应。–焦虑:头脑完全被生活中某些可能的危险所占据的状态。–自卑:一种我们所意识到的自己人格和能力有亏缺的感觉。–愧疚:因为违背了道德和良心而内心有愧愤怒及其应对愤怒是人感到受了伤害时的反应。愤怒给我们能量来保护自己。与其它的反应式情感一样,愤怒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所以,生气本身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你如何处置你的怒气。愤怒的来源:–你的伤痕代表了你心灵深处的价值观!就是这些价值观界定了你的人格和处事方式!如何发怒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告诉对方你的想法为对方的益处而讲如何应对怒气•生气但不要做错事•不要让愤怒的情绪持续超过一天•不要开始从最坏处猜想别人•不要因怒气找到作坏事的借口•不要讲不合宜的话•不要变得心存苦毒和恼恨•要有仁慈,原谅对方•说话和气,帮助对方,满足他/她的真正需要讨论当我生气时,我一般会______________。当我生气时,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如果别人看见我生气,我会__________。使用所学收获对你的愤怒表达进行分析。焦虑及其应对担心或焦虑是头脑完全被生活中某些可能的危险所占据的状态。处理焦虑的方法保持内心的平和–首先,你要认清自己有惧怕,–其次,你要仔细分析你所担心的事情。自卑自卑是一种我们所意识到的自己人格和能力有亏缺的感觉。有关自卑感的测验1-总是;2-很经常;3-经常;4-有时;5-很少;6-极少;7-从不使用以上计分法回答下列问题,写下最能表达你的感受的分数:1.____我不喜欢自己。2.____我觉得我很难改变。3.____我心里骂自己。4.____我感到自己必须按照别人的期望来生活。5.____我觉得我把自己的事搞砸了。6.____我为自己的亲属感到尴尬。7.____别人都注意时我会感到难为情。8.____我觉得我不应该活在这里。9.____我受批评是应该的。10.___我感到空虚。计分算一下你的得分总和–10-30分:你需要考虑改变对自己的基本看法。你内心看起来很痛苦,也许考虑找个明智的人谈谈你自己的童年、以及你对自己的看法为好。–30-50分:你需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作一些新的调整。–50-70分:你可以每天都快乐。应对自卑认识自卑的存在分析自卑的来源旁观者清,有时从别人那里能够得到关于自己的最客观的评价自卑感其实是我们对自己的活动、自己本人的一种评判,所以我们需要针对自我排斥的态度和行为作出调整,把先前没有意识到的错误观念除掉,才能消除自卑。愧疚及其应对当我们感到愧疚时,我们都有一个倾向,就是躲进人际关系的“树丛”中,用“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以此把自己的尴尬和自卑遮蔽起来。分析愧疚的来源道德感、责任感白雪公主与另外三个小矮人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现在,还有另外三个小矮人:焦虑、自卑和罪恶感。他们与七个小矮人住在同一个森林里,我们知道的那七个小矮人除了一个叫“抱怨”的小矮人外,平常都很快乐,他们不与这这三个消极负面的小矮人住在一起。白雪公主与另外三个小矮人的故事白雪公主又一次迷路了,在森林里转了很久,这一次她在找她父亲的宫殿。她遇到了焦虑、自卑和罪恶感这三个小矮人,问他们去父亲的宫殿该如何走,他们答应为她带路。他们兴致勃勃带路的时候,不是在做工的时候吹口哨,而是习惯于叹息和沮丧。怪不得另外七个小矮人不喜欢和这三个小矮人住在一起。白雪公主与另外三个小矮人的故事他们很快来到了白雪公主父亲的宫殿,在大门口的台阶下停下来。这是,白雪公主对小矮人说,他们不能进她父亲的宫殿。她说焦虑、自卑和罪恶感一路上帮忙带路很好,她很感谢他们,可是他们不能进父亲的宫殿,因为父亲绝不会让他的孩子在自己面前感受到自卑、焦虑和罪恶感。白雪公主与另外三个小矮人的故事白雪公主向他们道别,弯下腰来同他们吻别。这表示她了解这些小矮人,绝不把他们抱起来,甚至也不与他们说再会。为什么呢?因为小矮人的个子很小,你把他们举几寸高都会使他们惊恐。有的时候,森林中的旅客会在道别时把一个小矮人拿起来拥抱一下,害得这小矮人发狂。据说他们会因为惧怕拼命地抓住人的脖子不放,甚至让人窒息。白雪公主与另外三个小矮人的故事所以,你要记得两件事:1.千万不能把焦虑、罪咎感和自卑带进家,2.千万不要拥抱其中的任何一个。白雪公主和巨人的故事还有一个叫做沮丧的巨人在林中闲逛。他看起来很吓人,也很令人烦恼,但是他常常帮助人在生活中有进步。他会把一个人拿起来,不管他愿意不愿意,把他放在从来没有到过的林中一角,结果,很多人借着巨大变化的机会,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负面情绪的短期价值焦虑、罪咎感和自卑这三种感受同沮丧一起,都是用来作生活中暂时的帮助。1.焦虑是为了让我们警醒对付危险2.罪咎感是为了提醒我们在道德上不可昏睡3.自卑是提醒我们亏缺了我们的荣耀4.忧郁告诉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内心作出调整但它们不是用来让你习惯下来、永久保持的。这些感受都只有短期使用的价值。健康沟通练习再次按照人际关系紧张时你所倾向的不良沟通模式分组:指责。指责者被受伤和愤怒驱使。他们需要别人接受他们的愤怒感受,赞同他们的看法。指责者需要的关系是以他们为主导的关系。这是你吗?讨好。讨好者总是担心会弄坏人际关系,他们无论如何要说让人和睦的话,好像天生的外交家。他们和指责者一样注重关系。这是你吗?冷淡。冷淡者过分使用了让情感封闭和从人际关系中退缩的能力。当面对冲突和压力时,他们会选择疏远关系,与人保持距离。他们不太在意人际关系。这是你吗?打岔。打岔者内心对自己感到不自在,他们用各种方法避免与别人深交,免得被人发现自己的内在问题。他们或许很健谈,问太多的问题,开太多的玩笑。但是主要的目标是不让人看穿自己痛苦的内心世界。这是你吗?健康沟通练习分组后,从其他三组人中选三个人,与你一起彼此描述自己与亲密他人有重大不同意见时的处理方法:请描述(而不仅仅是回应)–当你感到有压力和误解时,内心是如何感受的?–当你感到有压力和误解时,外在表现如何?如果你是一个……指责者,你希望讨好者怎样理解你受伤的感受?讨好者,你希望指责者怎样理解你焦虑的感受?超理性者,你希望指责者和讨好者怎样理解你的冷淡?打岔者,你希望指责者、讨好者和超理性者怎样理解你?健康的沟通1.描述负面情感,而不是被动反应当描述情感时,就开始管理情感了2.体恤他人情绪3.为了对方的好处而说话或行动当面交换意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并与人分享是一种非操控式的对话,将一个人所说的话与其行动、情绪之间的矛盾当面描述出来讲真话可能是最难学的一门艺术不是要说服别人认识到他自己的错误,而是让这人能够清楚地做出反思,自己做决定当面交换意见的原则最关键的原则:做他人的镜子,不要做审判官为对方着想用平和、有爱的心反复设想谈话的内容和过程作为一个局外观察者描述对方给你留下的印象–“也许我说的不对,我只是在描述我所看到的,并没有要针对你的意思”第二天打一个电话问候
本文标题:克服不良沟通模式,提升人际沟通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27484 .html